日前,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以「深圳口岸規劃建設創新實踐與思考」為主題舉行專題講座,期間透露關於深圳各口岸最新消息:
皇崗口岸
1. 今年6月正式啟動重建的皇崗口岸,重建後占地面積為8.7公頃,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左右。
2. 設計通關能力按日常20萬人次/天。
3. 查驗模式按照「一地兩檢」進行設計,預留後期升級為「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的空間。
4. 計劃引入深廣中軸城際軌道、穗莞深城際軌道和地鐵20號線,預留港鐵北環線支線接入條件。
5.口岸採用原址立體重建方式實施,計劃2020年上半年拆除現皇崗口岸旅檢區,力爭2022年底前完成新口岸建設,依舊延續24小時通關舉措。
蓮塘口岸
1. 蓮塘口岸預計年底通車,雙方將現階段暫時按7:00-22:00做出安排,
2. 同時啟動24小時通關的準備工作,共同努力儘早將蓮塘口岸建設成24小時通關口岸,
3. 深圳地鐵2號線原新秀站,已建設延長線至蓮塘口岸站,實現無縫連接,下地鐵即可過關。
蓮塘口岸是深港間規劃建設的第7座綜合性陸路口岸,承擔香港與深圳東部、惠州以及粵東、贛南、閩南之間的跨界貨運,同時兼顧客運。旅檢大廳設旅客出入境查驗通道23條,其中包括9條人工通道和14條自助通道,通關能力為3萬人次/日。
深方旅檢大樓共7層樓5層地上,2層地下,地下2層,主要為車庫、公交車始發站計程車接駁,此外旅客通關節點就在出入境大廳中部,出入境可從深圳河人行天橋直接通往港方旅檢大樓,通行非常方便。
蓮塘口岸將首次實現客貨車查驗通道「一站式」通關。相比多次停車、各自查驗的傳統查驗模式,「一站式」通關實現了「一次停車,聯合查驗」,利用先進信息採集技術,實現通關信息集中採集,提高了車輛通關效率。
深圳灣口岸
與港方協商,初步確定:
1. 2020年6月底前實現小車通道24小時通關,
2. 9月底實現貨檢通道24小時通關,
3. 年底前完成旅檢部分的準備工作,
4. 逐步實現口岸24小時通關。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口岸的建設中,都有一個相同的目標:實現24小時通關。對兩地車牌感興趣的,可以關注公眾號:牌牌做粵港澳車牌資訊。
從大數據來看,每天都有大批人員往來兩地。來自深圳邊檢總站的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達2.41億人次,2018年逾2.5億人次,其中經深港陸路口岸出入境的人員最多。
經深港陸路口岸出入境的人員中,不單有深圳、香港的商旅遊客,還有大量來自珠三角及其它城市乃至全國的旅客。但目前深港兩地實行24小時通關的陸路口岸,僅有皇崗口岸一個。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在未來香港、澳門與內地之間會加強融合,通關人數將會越來越多,因此擴大通關範圍及時長成為必然!
而且我們不難發現,深圳灣、蓮塘口岸實現24小時通關後,加上現有的皇崗口岸,深圳陸路口岸將形成東、中、西部各有一個24小時通關口岸的總體布局,將可基本滿足深港口岸旅客夜間通關的需求。
在皇崗口岸重建取消貨檢後,原經由皇崗口岸通行的跨境貨運,將從蓮塘口岸和深圳灣兩個口岸逐步向東西兩翼轉移,最終實現「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口岸交通大格局。
好消息當然不止這些,除皇崗口岸、深圳灣口岸和蓮塘口岸外,沙頭角口岸重建和羅湖口岸的改造工作已經在安排中了。你們是否能看到,國家給粵港澳大灣區布了一個多大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