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批90後正式邁入30歲的門檻,90後在這個社會中的角色也發生了轉變,他們已經成長為一批有為青年,並且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逐漸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那麼,這批青年人在各行各業中的表現如何?在職場中的發展又如何?有怎樣的擇業態度呢?針對這些問題,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20年90後職場人洞察報告》,此次報告根據獵聘大數據,並對1990-1999年出生的職場人展開調研,從就業觀、生活狀態、經濟情況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揭示當下90後職場人各個方面的現狀。
一、後浪更生猛,90後已成職場界實力擔當
1、90後逐漸成為多行業的硬核力量
越來越多的90後人才開始聚集在各行各業中,並且逐漸成為眾多行業的中堅力量。獵聘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在文教傳媒、網際網路和金融三大行業中,90後從業者占比均超過四成,其占比分別為47.58%、46.64%、40.32%。
此外,在機械製造、消費品、能源化工三大相對傳統的行業中,90後人數較少,占比均在30%以下。相對於傳統行業,文教傳媒、網際網路、金融等需要更多創意、活力,並且多金的行業則更容易吸納更多優秀的青年職場人加入。
2、在直播、二次元、寵物等熱門領域,90後從業者超50%
在當下比較熱門的領域中,如直播、電競、二次元等,90後已經在該領域中挑起大梁。獵聘大數據顯示,在直播、電競、民宿、二次元、寵物五個領域中,90後從業者的占比均已超50%,占比分別為65.98%、53.04%、52.34%、51.44%、50%。
這些熱門領域顯著受益於網際網路的普及、亞文化的發展,90後正好處於這些領域發展崛起的時代,對這些領域的興趣和價值認同感較強,因此更容易吸納90後的青睞;同時不斷豐富的渠道和不斷擴展的行業規模,也亟需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3、七成以上90後認為自己在團隊承擔重要作用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90後不僅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還在職場競技場中大展身手。當被問及「你認為自己在團隊里是否已經承擔起重要作用?」時,76.43%的90後認為自己在團隊里已經承擔起重要作用。可見,90後有自信、有擔當,正逐漸成為職場中的主力軍。
4、崛起的90後在職場上更自信
1)撕掉「垮掉的一代」標籤,90後相信自己是「崛起的一代」
現代社會,90後被貼上了很多負面標籤,但從90後自身來說,他們給予自己的標籤大多正面積極。本次調研結果顯示,90後給自己定義的前十個標籤分別為自由、努力、有想法、有創造力、敢闖敢拼、有擔當、壓力大、獨立、有個性、有活力。
整體而言,90後是個性鮮明的一代,他們崇尚自由,有想法也敢闖敢拼,充滿了無限的創造力。此外,90後正在面臨社會角色的轉變,再加上當前經濟形勢的影響,他們也會感到壓力相對較大。
2)「焦慮潮」卷不走自信的90後,超六成90後沒有職場危機
即使社交媒體總在調侃90後的「人生四分之一危機」,但事實上,90後適應環境的能力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得多,獵聘調研數據顯示,63.69%的90後表示目前自己沒有職場危機感,他們在職場上是自信滿滿的一群青年人;這也和他們從小生活在一個物質相對富足的環境,大多家庭經濟壓力小有關。
二、90後職場人的就業觀
1、90後職場人擇業態度
1)90後更加現實求穩,同樣注重個人感受和公司文化
在90後心中,什麼才是真正的好公司呢?本次調研中,90後所給出的答案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十個關鍵詞依次是:有發展前景、福利待遇好、工資高、穩定、公平公正、有責任心、關心尊重員工、氛圍好、企業文化好、誠信。
近幾年,「發展前景」、「福利待遇」、「工資高」出現頻率一直很高,可見這三個因素90後衡量「好公司」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穩定」一詞的出現頻率也比較高,說明當下經濟環境和形勢的轉變都在影響著每一個青年人,他們越來越務實,更加追求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90後還希望公司「公平公正」和「關心尊重員工」。他們渴望尊重、平等、舒適,希望有更自由的平台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個人價值,這也是90後較為突出的特點。
2)只要錢給到位,近八成90後表示996也可以「真香」
目前的職場競爭十分激烈,996工作制已經成為一些公司的辦公常態,並時常引發社會熱議。90後對於996的態度如何?本次調研顯示,78.52%的90後表示「薪資足夠高就接受」,而11.98%的90後則表示「無論薪資多少都不接受」;9.51%的90後表示接受,因其「沒有辦法不接受」。從大部分人的反應看,這種接受是有條件的,即以足夠高的薪資來交換,這一點也體現了90後對現實利益的重視。
3)擇業除了看薪資,90後也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
對於一份工作,除了薪資90後最看重什麼?排名前二的答案是:個人技能是否可以得到鍛鍊、個人的興趣能不能得到發揮,其得票率為37.45%、31.94%。「是不是得到他人認同」「是不是能在公司承擔更多責任」「對社會有沒有意義」這三項位居第三至第五,得票率分別為14.07%、9.51%、5.89%。由此可見,在薪資之外,90後比較看重工作對於個人技能的提升和興趣的發揮,體現了他們對自身職業成長空間的重視。
2、不同性別的90後職場人擇業態度
男性敢闖敢拼,女性更求穩
同為90後,但在對待某些具體的問題上,不同性別之間存在明顯的差別。例如,當面對選擇「快速發展、但風險高的創業公司」還是「發展有限、但更穩定的大公司」時,男性選前者和後者的比例分別為49.53%、50.47%;而女性選這兩者的比例分別是35.35%、64.65%。可以看出女性選擇高風險公司的比例明顯低於男性,而選擇更穩定公司的比例則遠遠高出男性。
當在「薪資高、加班嚴重的私企」和「薪資低、輕鬆穩定的國企」之間進行選擇時,不同性別的選擇也不相同,男性更傾向與選擇前者,占比為64.62%;而在女性中,選擇後者的比例更高,占比為51.91%。
從以上兩組數據可看出,男性在工作上比女性更追求高薪,為此不惜加班;而女性則更注重穩定,即使薪資低也沒有關係。這是由於男性背負著更大的養家餬口的責任,而女性成家後則要面臨在家庭、育兒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因而兩者的側重點會有差異,大多數男性更注重發展前途和薪資,而大多數女性則正好相反,求穩的訴求更加強烈。
3、90後職場人對創業的態度
敢想敢幹,超四成90後條件不成熟也想創業
如今,「為自己打工」是不少年輕人推崇的一種工作理念。在今年存在全國性疫情的情況下,90後對創業持什麼態度?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即使條件不夠成熟,仍有40.3%的90後抱有創業的想法。顯然仍有不少90後有比較熱血的一面,他們對未來發展有自己的考量,充滿激情。
在40.3%的有創業想法的90後中,當被問及「如果創業,你最想做什麼」時,他們想從事的排名前十的項目是:開餐飲店、開服裝店、教育培訓、開奶茶店、自媒體、養殖業、開網店、物流配送、開甜品店、服裝設計。整體來看,很多90後都選擇了實現自己的店主夢,希望把愛好變成事業,「甜品熱」「奶茶熱」熱也席捲90後群體。
4、90後職場人對副業的態度
近五成90後有副業,微商、家教、攝影、撰稿成熱門副業
當下,斜槓青年的工作方式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副業被更多人所接受,從事副業不再是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本次調研發現,近五成90後均有副業,其中在90-94年出生的職場人中,49.26%的人有副業,而沒有副業的人占到50.74%。而在95後中,有副業的人占到50.26%,比例略高於90-94年出生的人;沒有副業的人占比為49.74%,比例略低於90-94年出生的人。
在90-94年出生的職場人中,從業人數比例最高的副業是微商、撰稿、代購、設計,其占比分別為36.54%、27.71%、23.49%、23.49%;而95後從業人數比例最高的三大副業為微商、家教、攝影,其占比分別為32.63%、26.32%、20.00%。這幾個副業的共同特點體現為:工作時間相對靈活,如微商、代購、家教;創意性較高,如撰稿、設計、攝影。
撰稿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社會閱歷,因而從事此副業的90-94年的職場人比95後的占比高。而家教可以作為一種兼職賺錢的手段,但對於個人的職業成長性幫助不大,更適合於尚未進入職業深耕期的95後。
三、90後職場人的生活狀態
1、90後職場人的經濟狀況
1)90後並非都是「精緻窮」,超八成90後有小金庫
此前,90後被貼上「超前消費」「月光族」「精緻窮」等標籤,但實際情況如何呢?獵聘調研數據顯示,僅有9.32%的90後無存款,4.94%的90後處於負債狀況。值得注意的是,有高達85%以上的90後表示有一定的存款,其中近半數90後有5萬元以內的存款,存款超過5萬元的90後多達36.12%。
90後在消費上更追求個性、時尚,但是這屆年輕人顯然也懂得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隨著90後工作經驗的累積,經濟實力的增強,他們逐漸懂得消費和財富積累的平衡,並且有一定的理財規劃。
2)90後理財有規劃,也懂得孝敬父母
當被問及「如果你每月工資有很多結餘,你會用這些錢做什麼?」時,有74.9%的受訪者選擇了「用於投資理財」,這意味著,90後普遍有理財習慣,他們一方面享受著超前的消費,一方面也兼顧著創造多渠道的收益。
在本次調研中,有57.79%的受訪者會把結餘的錢用於「孝敬父母」,顯然90後非常重視家庭,也懂得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此外,還有57.22%的90後表示會關心自己,優先「改善當下生活」。
2、90後職場人購房情況
買房看收入也看需求,已婚90後對房子更渴望
當前90後開始奔往而立之年,大多數人到了現在這個年紀,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嚴峻的問題:買不買房?獵聘調研數據顯示,這批青年人買房非常理性,56.46%的受訪者表示等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了,可以考慮購房。此外,已婚90後對購房需求更強,47.42%的已婚90後更傾向於買房。對於已婚族來說,擁有自己的房產意味著生活穩定性變高,家庭幸福感增強。
3、超半數90後把家庭放首位,已婚90後為父母花費更多
對於90後而言,家庭在他們人生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在關於「家庭」「工作」「自己」三項的排序中,超半數的90後把家庭放在了首位,其中,31.94%的90後的排序為「家庭>工作>自己」;21.86%的90後的排序是「家庭>自己>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90後在家庭中逐漸承擔更多的責任,他們開始為父母付出一些花銷,比如,父母生日或者節日的禮物,帶父母出去旅遊,帶父母去聚餐等等。獵聘調研數據顯示,87.83%的90後每年為父母的花銷在2萬元以內,其中30.99%的90後每年為父母花銷在5000元以內,34.03%的90後每年為父母花費5000-10000元,22.81%90後每年會為父母花掉10000-20000元。
從不同婚姻狀況來看,已婚90後更能夠體諒父母,他們每年給父母的花費比未婚90後更多。其中60%以上已婚90後每年會為父母花費5000-20000元,而接近70%的未婚90後每年給父母的花費在1萬元以內。
綜上,90後職場人是個性鮮明的一代,他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並且在各行各業中承擔起重要作用。工作方面,90後趨於理性,更加務實求穩,也對未來發展有想法、敢於拼搏、充滿激情。生活方面,90後會合理理財,理性消費,也開始懂得承擔更多家庭責任。
通過全面分析90後職場人現狀,獵聘顧問建議企業根據90後職場人特點制定更合理的招聘策略,在幫助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同時,最大化實現僱主的目標和價值;同時建議90後職場人繼續保持自信,務實進取,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在各行各業中實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