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就應該茶涼

2019-06-09     W王曉真

有一句話叫「人走茶涼」,用來形容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但是,我覺得人走茶涼是對的,朋友之間也不例外,如果人走茶不涼,朋友陸陸續續地來,你就招呼不過來了。

所以,不必為此大發感慨。

人走茶涼的事很多,尤其在官場、生意場上。

我在一個單位做負責人的時候,單位給我配了一輛車和一個司機。

當然,那個時候我跟司機也算是朋友,經常打交道。

後來我落魄了,落魄之後有一個習慣,就是還坐那輛車,他開始不太高興,我沒在意,以為他家裡有事心情不好。

結果他把我拉到政府門口,跟我說,你已經不是領導了,下車吧。就這樣把我趕下車,我只好坐4毛錢的大巴回家。

後來我做股票發達了,他為了套股票信息,又來找我。當時我心裡挺窩火的,想打他。

不過仔細一想,他作為一個打工的,要巴結那麼多領導,不容易,你走了還巴結你,累不累?另外你已經不是領導了,他還天天拉著你,別的領導怎麼看?所以說走一個領導,茶就趕緊涼,新領導來了,他得沏新茶。如果你回到這兒,他再臨時給你沏一杯茶,但他不會把茶一直熱著。這樣想著,我就理解他了,還是幫他買了股票。

人走茶涼,再換人,換熱茶,這是人生經常要面對的問題。如果說人走茶老不涼,你累,他也累。

當然,我說的是在60個人的範圍內。在60個人的範圍之內,基本上是人走茶必須涼。

但是在10個人的範圍內,人走茶也是熱的;30個人的範圍之內,時不時地溫一溫茶就行。

當然,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你認識的30個人里,可能有人剛走茶就涼的,而60個人里甚至60個人之外的人卻人走茶不涼。

比如,你遇到困難了,這個時候有一個朋友可能會對你伸出援手,有的朋友關係本來不錯,但可能他就躲了。

1989年我遇到一些變故,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借不到兩三百塊錢。

最後是什麼樣的人借給我錢的呢?是世俗觀念認為是「壞人」的人。所謂的壞人,比如說領導看不上眼的,不正經上班的,辦一個皮包公司在外面折騰的,當時在人們看來這些都是壞人。結果借給我錢的是當時我正處理的人,有人舉報他,因為當時我在政府機關,得處理,結果還沒來得及處理,我自己就下台了。

另外一個人是非常規矩的好人,是我把他招到我們單位來的,也是朋友。

我跟他借錢,他不借,為什麼?他說了一大堆什麼政治上、體制上的原因,總之是不借,我也沒有辦法。那天正好碰到那個沒來得及處理的「壞人」,我說你幫個忙行嗎?他說,什麼事?我說跟你借300塊錢。

他說行,你明天到我那兒去一趟。我去了,我給他打了一個條,然後坐著火車從海南回到北京。

我做萬通慢慢起來後,有一次在電梯里看到借我300塊錢的那個朋友。

他問我你現在怎麼樣了,我說還行,就在後院。我說什麼時候把錢還給他,他說不要,等你再發達一些,我拿著這個借條到哪兒都能找到你。

他是做導演的,後來還坐了牢,有一陣子沒有聯繫,後來他還真找我了,說你得幫我了。我幫了他。

所以說要有心理準備,並不是主流價值觀認為最好的這些人在你需要幫忙的時候會幫你。

另外還要理解一點,當別人不幫你的時候,你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很多領導幹部自己責任一推走了,人走茶涼,你憑什麼讓別人給你熱著?後邊又有人來了,人家得重新沏茶,你得寬容。

這樣,彼此在社會上才能找到各自的生存道路。

所發文章來自於網絡,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精彩內容天天推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eqgE2wBmyVoG_1Z191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