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都發聲稱月餅好吃不在包裝,呼籲商家儘快改善。廣州市場監管部門積極響應,還開展相關整治活動,深受消費者支持。
其實,過度包裝現象由來已久,一年比一年變本加厲,對此,有網友忍不住吐槽,公司發的中秋節禮大大的盒子裡就裝著4個小籠包大小的月餅。
這一下打開了網友們的話匣子,有熱心網友表示,現在月餅行業內普遍都是這種包裝,畢竟涉及到人情往來送禮時,它們還是比散稱的拿得出手,可這確實不環保而且內容實物也不多。
過度包裝的本質是增加了成本投入,導致產品售價遠高於其實際價值。若是整個行業都是這種風氣,市場上充斥著高檔包裝商品,消費者為了滿足需求只能被迫進行購買,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自由選擇權間接受到了損害。
長此以往,消費者的損失難以估量,事實上,買盒子送月餅並不是消費者樂意見到的事,畢竟其購買的主要目標是包裝內部的產品,而不是為了收藏盒子,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吃貨吐槽那些包裝好的月餅又貴又不好吃,根本比不上那些老店的散裝產品。其實這一點,在電商平台體現的尤為明顯,畢竟其售價較實體店更為實惠。
就以有著「價格屠夫」稱號的拼多多為例,在省去包裝費用以及藉助平台「工廠直銷」模式,繞過原本繁雜的各種經銷環節後,其售價幾乎擊穿底線,知名品牌的蛋黃月餅10個僅售5.7元,消費者更是好評如潮!
即使是有娛樂圈廚神之名的謝霆鋒,也沒能逃脫拼多多的「砍價魔掌」,其鋒味旗艦店在平台上推出的月餅銳降至98元,其他的高檔品牌產品降幅也不遑多讓。
產品售價已如此實惠,可在平台推出的「中秋節」活動中,那超1500萬筆的月餅銷量里,散裝類目排名暢銷榜單第一,多款產品都是10萬+!
由此可見,消費者都是十分注重性價比的,以往月餅過度包裝而導致的種種的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改正的地步。此次人民日報出聲,整治市場亂象,還產品以自身實際價值的做法,正合大眾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