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附近這間餐廳生意好,絕不止因為近和環境
By小企9999
10年前出差北京,在機場邊一家做粵菜的飯館吃得相當滿意。那時好希望廈門機場附件也能有家環境服務口味各方面都讓人滿意的平價餐廳。
自從遇龍餐廳進駐龍凈環保酒店後,我也有了非常踏實的推薦。一家新餐廳,生意那麼好,絕不可能僅僅因為地理位置和環境,必須有上得了台面的優秀菜品和合理的定價。
我曾經感慨,能認真製作小菜的餐館,幾乎各方面都讓人比較放心,菜肴的出品,基本上可以肯定不錯。且看遇龍餐廳的這些壓桌小菜,每一款都美輪美奐,不是一般餐廳的海帶絲花生米可比,即使當做主菜吃也能讓許多好吃嘴兒們滿意。我就特別喜歡他家的熏魚和雞爪,毫不遜色專門店。
很多人喜歡吃的刺身,遇龍也能有相當不錯的出品,造型雖然沒有海鮮姿造的別致,食材可是一點都不含糊。這一盤鰤魚肉,肚腩油潤,脊背爽脆,鮮嫩甘鮮回味持久。
當季的空運大閘蟹,用江浙滬的紹酒熟醉方式製作,足不出省,也能充分領略適時而食的江南風味。
毋米粥堂灼的做法體驗感強,時下很多餐廳採用。
用無糖的豆奶和米湯汆熟配料,殷紅翠碧,口感彈牙的藜麥,鮑魚丁等食材被煮得剛剛好,口感爽滑且層次感強。這麼一碗潤腸養胃粥墊底,喝酒的氣氛瞬間就能濃烈起來。
桂花鱸和帶皮羊肉上桌前形色完美,不過還差最後的融合。
淋上燜煮羊肉的原湯,餐桌旁電磁爐燒沸後勾芡,一份閩南風格的「魚+羊=鮮」饞得圍觀的食客食指大動。
四海龍蝦配魚子:湯鮮肉美,擺拍看起來也比較大氣。如果一定要挑點毛病的話我覺得容器還有提升的空間,既能滿足這種分餐制的需求,又能拼湊成套的器皿會比那些方形的「花盆」美觀許多。
百花竹蓀清湯羊:從去年秋季開始供應的半湯菜,目魚膠外裹竹蓀,口感更有層次,帶皮山羊肉處理後膻味很淡,暖洋洋的湯喝起來舒服極了,到目前這乍暖還寒時節依然熱賣。我甚至覺得夏季也沒必要從菜單中暫時撤下。
黑松露醬炒鐵棍山藥:主打健康概念的淮山吃起來太過單調,加上順德煎釀式的洋茄,脆嫩的玉米筍,配色的紅椒,在用流行的黑松露點綴一下,感覺檔次一下子提升了好多。
滋補藥膳鱸鰻湯:豬尾燉鱸鰻,跟閩南傳統的土龍湯差不多,價格一下子實惠了許多。
鐵板芝士牛仔骨:滷牛仔骨吃膩了,黑胡椒味也審美疲勞了,突然碰到用芝士焗的,連我這種平時不太喜歡吃芝士的也忍不住多夾兩塊嘗嘗。
炭烤梅肉炒山蘇:配色醒目,大葷大素搭配的好菜。
功夫豬蹄:抽骨豬蹄釀入混合了馬蹄丁的肉餡,綑紮之後整隻在湯鍋里煮熟,上桌還是完整的,經過服務員挑線後分解成大塊,簡直是肉食主義者的摯愛。
貴州山鄉臘肉炒藜蒿:現如今藜蒿大多不是野生,那種獨特的清香味淡了不少,好在搭配的臘肉煙燻味十足,博得一致叫好的同時也讓朋友們對菜單上的「山鄉」定語給與高度認可。
半干魷魚燜芥菜:半干魷魚有明顯優於鮮魷或水發魷魚的口感,特別Q彈咀嚼的快感特彆強烈,氣息也比鮮魷魚濃烈許多,是類似鹹魚的那種發酵感。也許這種獨特的滋味正是中式美食所追求的,所以才會有一道道膾炙人口的「梅乾菜」、「毛豆腐」、「臭鱖魚」、「蝦醬」、「鹹魚鯗」
一煎一煮兩枚手工餃子,在靚麗甜辣醬的映襯下仿佛絕代雙嬌。最常用的中餐形象符號不僅有了閩南味,也瞬間有了國際范兒。
比起機場候機樓里的快餐。廈門機場附近的遇龍餐廳是個安排迎來送往的不錯選擇!
接機送機非常方便!距離T3五分鐘 T4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