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300年擴張史(3):錯過關鍵革命,俄羅斯帝國走向滅亡

2020-11-23     大國爭霸

原標題:俄羅斯300年擴張史(3):錯過關鍵革命,俄羅斯帝國走向滅亡

上次我們講到了亞歷山大一世時期,在這個時間段里,俄羅斯帝國進入到了「高光時刻」,擊敗了拿破崙,成為了「歐洲的救世主」。然而,就在俄羅斯帝國步入極盛的時候,其內部問題也已經非常嚴重了。大家都知道,從1765年「珍妮紡織機」誕生之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就已經來臨了。此時,歐洲列強都在進行資本主義改革,像俄羅斯帝國這種落後的農奴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用一句話來形容現在的俄羅斯帝國就是,看似繁花似錦,實則烈火烹油!作為一代傳奇帝王,亞歷山大一世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他便有心對俄羅斯帝國進行改革。在1816年至1819年期間,亞歷山大一世便在波羅的海地區,推行了農業改革。同時,他還秘密的準備了一項取消農奴制的法案,如果亞歷山大一世能改革成功,那麼俄羅斯帝國的未來也將隨之發生改變。

不過非常可惜的是,亞歷山大一世的改革行動,遭到了貴族地主階級的強烈反對,就在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便收到密報,得知帝國軍隊正在準備發動政變!在發現自己的觀點,不被主流社會認可後,亞歷山大一世心灰意冷,最終他便離開了政治中心,來到了氣候宜人的小鎮塔甘羅格進行療養。

同年,俄國皇宮突然宣布,亞歷山大一世在療養地駕崩,至此一代傳奇帝王迎來落幕。對於亞歷山大一世駕崩一事,外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說他並沒有死,而是看破了紅塵,化名費奧多·庫茲米奇,恢復了平靜生活。但不管怎麼說,亞歷山大一世的死亡和遁世,都給俄羅斯帝國的未來走向,造成了重大影響,即使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俄羅斯帝國還能繼續侵略擴張,但沒能及時進行資本主義改革,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機,都註定了他接下來的命運。

亞歷山大一世「死後」,俄羅斯帝國的發展,並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坡路,在尼古拉一世成為了新一任皇帝後,俄羅斯帝國便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活動,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貴族軍官,開始向落後的農奴制發起挑戰。為了維護帝國的穩定,尼古拉一世在實施武力鎮壓的行動時,也在逐漸對農奴制實施改革。由於國內矛盾太過於嚴重,還拖累了俄羅斯帝國的對外戰爭,這導致俄羅斯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大敗收場,被迫簽署《巴黎條約》。

尼古拉一世時期(1825年—1855年),俄羅斯帝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鎮壓起義和改革農奴制的事情上,他們對侵略擴張的興趣並不大,因為此次的俄羅斯帝國,剛剛打贏了「拿破崙戰爭」,獲得了歐洲霸主地位。對於俄羅斯帝國的強大實力,歐洲列強都深感不安,所以在「第九次俄土戰爭」爆發後,歐洲列強就一起出手,對鄂圖曼帝國進行援助,圍攻俄羅斯帝國。

1853年,因為領土爭議問題,俄羅斯帝國對鄂圖曼帝國宣戰,至此「第九次俄土戰爭」爆發,而在俄羅斯帝國與鄂圖曼帝國的戰鬥中,俄羅斯帝國就取得了重大勝利,重挫了鄂圖曼帝國大軍。在發現鄂圖曼帝國的疲軟無力之後,歐洲列強便立即對其展開了援助,至此「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854年,英國和法國海軍進入黑海海域,朝克里米亞半島發起進攻,這場戰爭的規模非常龐大,俄羅斯帝國出動了70萬人,而聯軍則出動了約100萬人,在一系列的激戰鬥中,俄羅斯帝國傷亡慘重,在戰爭結束時,俄羅斯帝國的傷亡人數便超過了40萬,而聯軍的傷亡人數則只有20幾萬。最終,迫於戰爭壓力,俄羅斯帝國便在1856年與歐洲列強簽署了《巴黎條約》,這導致俄羅斯帝國喪失了歐洲霸主地位。

總結一下,尼古拉一世時期,俄羅斯帝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其國內矛盾突出,對外戰爭又接連失敗,他們與歐洲列強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在俄羅斯帝國的新皇帝亞歷山大二世上位後,他便把重心放在了改革農奴制的事情上,並且還調整了戰略方向,將重心放在了亞洲地區和中亞地區。

亞歷山大二世時期(1855年—1881年),是俄羅斯帝國擴張的最後階段,這在一時期內,俄羅斯帝國從清朝手中奪取了約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時,他們還先後征服了中亞的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國,開疆擴土約160多萬平方公里。最後,俄羅斯帝國還終結了高加索戰爭,將高加索地區徹底納入囊中。在1866年的時候,俄羅斯帝國的疆土便達到了全盛,國土總面積約為2280萬平方公里,僅此於大英帝國和大蒙古國。(註:1867年,俄羅斯帝國將阿拉斯加的150萬平方公里土地賣給了美國)

在亞歷山大二世掌權之初,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落後的農奴制進行改革,「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已經嚴重保留了俄羅斯帝國的制度問題,這時俄羅斯帝國的工業水平和政治體制,已經落後於歐洲列強很多。在1861年的時候,亞歷山大二世便下詔廢除了農奴制,至此俄羅斯帝國的農民獲得了平等政治權利,可以自由遷徙,通過打工或者開墾新土地發家致富,這大幅促進了俄羅斯帝國的經濟成長。因為改革農奴制的突出表現,亞歷山大二世還獲得了「解放者」的名號。

在解決掉內部問題後,亞歷山大二世便開啟了對外擴張的步伐,而他的擴張方向主要有三個地區,它們分別是亞洲地區、中亞地區和歐洲地區。在俄羅斯帝國對亞洲地區進行擴張時,無疑是最輕鬆的,他們通過誘騙和武力威脅的方式,就從清朝手中搞到了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俄羅斯帝國對中亞地區進行擴張時,費了不少時間,他們在1864年至1865年期間,先後發動了多次戰爭,才征服浩罕、布哈拉、希瓦三汗國,獲得1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在對歐洲地區進行擴張時,俄羅斯帝國承受了不少的外部壓力,他們先是冒著被西方干涉的風險,出兵鎮壓了大波蘭起義,維護了該國在波蘭的利益。然後,俄羅斯帝國又開始向高加索地區用兵。在1964年,俄國軍隊便攻占了穆里德教派最後一個基地,至此持續多年的高加索戰爭走向終結了,高加索地區落入俄羅斯帝國囊中。

在亞歷山大二世完成了對亞洲地區、中亞地區和歐洲地區的擴張後,他便又把重心,放在了國家改革的事情上。前面我們說了,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農奴制,為帝國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在實施這一計劃時,亞歷山大二世就遇到了許多麻煩,由於俄羅斯帝國步入了自由化時代,這催生了很多的地下革命組織,一些極端組織就試圖通過刺殺皇帝,來改變社會。最終,在1881年的時候,亞歷山大二世便遇刺身亡,這為俄羅斯帝國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總結一下,在亞歷山大二世時期,俄羅斯帝國發生了重大改變,他們廢除了落後的農奴制,步入了工業時代,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這使得俄羅斯帝國的國力大幅提升。而在對外擴張的事情上,俄羅斯帝國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擴大了在亞洲地區、中亞地區和歐洲地區的疆域面積。不過非常遺憾的是,由於亞歷山大二世沒能將改革徹底進行下去,而他的繼承者們也沒能實行有效的改革措施,這最終導致俄羅斯帝國走向了滅亡。關注我不迷路,為你提供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VVA9HUBjdFTv4tAUh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