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布穀聽聽
來源 | 布穀學習(ID:iBookgood)
文 | 布穀聽聽 編輯 | 金雀兒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佛洛斯特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猶太人中會誕生那麼多天才?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猶太人強大的秘密:
教會小孩面對自己的恐懼並且陪著孩子克服恐懼,是猶太父母做得十分成功的教養功課。
但是,這也不代表開車的人可以無照駕駛或是可以在馬路上橫衝直撞。
像是在以色列,沒有潛水執照不能下水,也每隔幾年就得更新執照。所有和體力、技能和身體狀況相關的執照,都一定要定期更新,包括駕照。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冒險與互助精神?且看下文。
從小鼓勵冒險的以色列教育
在以色列,因為旅行冒險而傳出失蹤或死亡的消息時有所聞。
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在當完兵後通常都會先出遊半年到一年再回國找工作或升學。每年在海外的背包客人數極多。而且大部分的人不選擇歐美或日本做為長期自助旅行的地點,反而是南美、東南亞、尼泊爾、印度這些國家布滿了以色列年輕人。去這些國家,一來相對比較便宜,二來在文化上跟他們原來的環境差異較大,讓他們好奇。
也有的年輕人,乾脆買一張全球機票,自己決定路線。
走在語言文化不同的街道上,你會很快的重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誰。
而這個國家之所以有如此高比例的自助背包客,則可以歸因於這個國家鼓勵孩子冒險的教育,以及社會與家長對於小孩冒險的寬容與接受。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總是會面臨要不要讓孩子去學習或從事一些危險度較高的運動與活動的抉擇:像是爬山、騎馬、潛水、滑雪、爬樹、野外求生。
而在以色列,不管是國家,社會與家庭教育,幾乎都是有志一同的認定教會小孩冒險犯難的精神是重要的。 大家相信這對於培養小孩的獨立性、自信心與開創性有極大的幫助。
當然,以色列長年的戰爭,每個孩子到了18歲都需要當兵,都有可能上戰場。在這種狀況下,父母能夠提高小孩在戰場生存下去機率的方式,就是培養出強健體魄以及能夠在各種困難處境下生存下去的小孩。
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就可以看到老師鼓勵小孩在野外散步或戶外教學時,找到不同的步道路線,試著去鑽一些草叢和看起來沒有路的地方。
小孩在這個過程中受些擦傷是好事,他們會更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以及團隊合作。
等到孩子上了小學,每年的校外教學中,在大自然中行走與求生,一直都是重頭戲。小孩學會涉溪,爬山,再大一點學會紮營與生火,如何撿柴,學會如何睡在野外(而不是五星級的露營營地)。
如何分辨野生動物的足跡,以及碰到野生動物時該如何反應和自我保護。
學會面對危險與害怕
當然,從事危險度較高的活動與運動是有代價的。比起在家裡吹冷氣玩電動的小孩,在野外露營的小孩自然要多面對被毒蛇咬到、在山谷滾翻的機率。
但是,不要因為開車在路上就有被車子撞到的可能性而不出門吧?
在害怕以及對於恐懼的想像侵蝕你控制世界的能力之前,要用新的成功經驗取代掉失敗的經驗。
教會小孩面對自己的害怕並且陪著孩子克服害怕,是猶太父母做得十分成功的教養功課。
但是,這也不代表開車的人可以無照駕駛或是可以在馬路上橫衝直撞。
像是在以色列,沒有潛水執照不能下水,也每隔幾年就得更新執照。所有和體力、技能和身體狀況相關的執照,都一定要定期更新,包括駕照。
而學校與家庭則是從小帶著小孩做各類的體力與技能訓練,男女皆同。
在以色列,每個人身上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旅行故事。不認識的一群人坐下來談起旅行,大家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另外,大家在旅行時一定都會買旅行保險。在高山旅行的人們,也一定都有搜救保險。
出發前要自己評估好風險,知道有問題時如何救自己,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國家。
在旅行中學會互助合作
而在這些人煙較稀少的地方旅行,交換各種旅行訊息與留下自己的行蹤是重要且負責的做法。
以色列年輕人也從不排斥和其他陌生人一起旅行,在特拉維夫的背包客中心,常會看到有人在牆上留下自己的旅行計劃和電話號碼,詢問是不是有人要一起參加。
這種習慣在海外和本國旅行客聯絡和留下資料的做法,在大災難發生時特別起作用。
2015年4月的尼泊爾大地震,靠著少數人的衛星電話,以色列旅客傳報了他們的所在地、當地所有以色列人的名單與情況,二百五十多名本來在地震後失聯的以色列旅客,在三天後除了後來一個被證明死亡的年輕人之外,全部被以色列政府找齊。
而因為軍隊的訓練和旅行,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對同儕更是信任和樂意幫助。
從建國之後,為了鼓勵將士作戰,以色列政府一直信奉 「不能把我們的孩子拋棄在戰場上」的原則,當有士兵被敵方俘獲成為人質時,政府也一定會盡全力讓他活著回家。所有當兵的年輕人都必須想盡辦法和自己的團隊同進同退。
這些訓練使得退休後的以色列年輕人在海外旅行時,也特別照顧同行的人。
也有人開玩笑說: 走到比較難走和危險的路段時,如果有碰到以色列年輕人,就跟緊一點,如果你碰到困難,他們一定會留下來幫助你!
孩子發生意外,全社會一起幫助
之前,以色列21歲的女生Zohar Katz在秘魯旅行時突然人不舒服而前往當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她是被某種罕見的昆蟲咬傷後引起血液感染疾病,狀況危急,需要全身輸血。
她每天需要十一到十五袋的血袋,治療需要持續15天左右。
秘魯當地沒有辦法提供如此大的捐血量,血庫告急。消息傳到以色列,馬上成了各大新聞媒體當天以及接下來幾天的頭條。Zohar 的家人以及以色列慈善機構自動發起捐血活動。
新聞傳出的四天後,以色列緊急救援組織Magen David Adom (類似紅十字會)帶著來自以色列民間捐助的一百袋符合條件的血袋,以及血液科醫生,一起飛往秘魯。幾天後,狀況回復穩定的Zohar 搭機回到以色列繼續後續治療,目前已經恢復健康。
看完以色列的冒險教育和互助教育,你又是如何想的呢?
你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在長大後,走與別人不同的路嗎?
作者 | 布穀聽聽
來源 | 布穀學習(ID:iBookgood), 國內領先的K6兒童輕教育服務品牌。由北大、人大、中科院教授打造,為4~12歲兒童提供集學科、通識、啟蒙為一體的優質在線教育服務。
聲明 | 本文為轉載文章,已獲授權,如您希望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本人無意侵權,如您覺得有侵權行為,請速與我聯絡刪除。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BzwbHMBnkjnB-0zY0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