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動歷盒袁老師
因輔導孩子作業,跟孩子爭吵,媽媽一氣之下,吞了7顆安眠藥。
許女士的孩子7歲,讀小學二年級,因為臨近期末,孩子作業比較多,媽媽每天陪孩子輔導作業,心中焦慮。上個星期五晚上,許女士給輔導了大半個小時數學題,孩子還是不會做。於是媽媽就發了脾氣,兒子就和媽媽吵了起來。媽媽慪氣下,就一口氣吞下7顆安眠藥。幸好及時去醫院就診,沒什麼大礙。
雖然我們不會像這個媽媽這樣過於衝動,但是這種感覺家長們都是深有體會的。一道題講半天不懂,火蹭地一下就上來了,催半天就是不寫作業,吼一吼才管用。家長那個焦慮呀!
陪寫作業首先我們要知道焦慮是正常的,但是我們要冷靜去面對孩子的問題,媽媽們也要懂得自我的情緒管理,這個真的很重要的。碰到許女士這樣很火大的事情,自己可以先離開現場,或者讓孩子爸爸來代班,自己換個地方冷靜冷靜。
說到這裡,家長肯定會說:
「我的孩子出了問題我就冷靜不下來呀,到底要怎麼冷靜呢?」
今天我提供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在發火的時候能夠先冷靜下來。
1、一離二吸三涼水。
一離:就是「閉上嘴,邁開腿。」迅速離開那個讓你生氣的孩子,先做到「眼不見為凈」,再去想辦法。二吸,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進行放鬆,深吸幾口氣,你的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三涼水,假如還生氣,可以涼水洗把臉。這個時候你已經平靜下來了。
2、換個角度想問題,試著把孩子看作是別人家的孩子。
當這個孩子不是我們孩子的時候,就會容忍很多,爸爸媽媽面對自己孩子的問題很難冷靜,但面對別人孩子的時候就會冷靜很多。我們往往會把最難聽、最傷人的話都丟給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換個角度看看,試著把他作為別人家的孩子,你是孩子的阿姨或叔叔,這樣就會冷靜很多。
3、不能一巴掌拍死,將錯誤行為與孩子本身份開。
因為錯的是孩子當時某一個行為,而不是孩子的本身,應該想著怎麼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能因為一個錯誤的行為否定他整個人。
孩子語文考試考差了,「你怎麼這麼差勁呀!怎麼這麼笨呢?真不是學語文的料!」這樣就否定了孩子這個人,單憑一次考試怎麼就能定性孩子永遠考不好、歸咎於孩子笨呢?
那我們該怎麼處理呢?比如可以這樣說:「我們來查找原因,是會麼原因讓這次考試考差了?沒好好複習,還是有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好?我們把原因找出來,一起來克服它,下次就能考好的。」還可以這樣說:「分數的上下浮動是正常 ,但並不代表你笨,只要堅持努力,下次就會考好的。」
就像上面的許女士一樣,孩子數學題講半天不懂,不代表著孩子其他都不好。
4、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賦予孩子正能量。
我記得有一個諮詢者,孩子一年級,這位媽媽很焦慮,一來就說孩子的各種不是。我說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媽媽無奈地表示孩子身上哪有什麼優點,滿身都是壞習慣。
談話中,媽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全是滿滿的缺點,每件事情都能分析出孩子的不足。媽媽的焦慮與不安同樣影響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更焦躁。我雖然也看到孩子身上存在很多不良習慣與缺點,但從中發現他身上存在的一些閃光點,比如率真、積極上進、想像力很豐富等。因此,我就特彆強調地說給媽媽聽,然後告訴她,要從日常生活中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正面引導孩子,鼓勵孩子。
這個孩子其實內心是積極向上的,很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績,但是缺乏耐心與後繼力,一看到自己做不好馬上就放棄了。媽媽一味的指責讓他更加難以堅持去做好一件事情,一點小小的賞識與鼓勵就能讓他堅持一小會兒,不斷地打氣就會讓他繼續堅持去做。
學習上可以如此去賞識孩子、鼓勵孩子,生活中也可以如此,對不足的方面進行分析,查找原因,想辦法改正,而不是死揪著問題不放。後來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孩子真的慢慢變好了。
所以碰到孩子的問題,我們家長發火,關鍵不是因為孩子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亂了陣腳。
大家碰到孩子問題的時候,會發火嗎?發完火是什麼樣的心情?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svkKG8BMH2_cNUgwpQJ.html我是動歷盒袁老師,動歷盒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兒童正念教養專家,從事過十多年的家庭教育輔導、兒童培訓和心理諮詢工作,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專注於3-12歲孩子的家庭教育,致力於將家庭教育方法產品化、課程化、工具化。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入我原創家庭教育和育兒產品小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