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 NBA最好的十位單挑高手

2020-04-28     談球說愛

單挑,從來都是籃球比賽中最好的得分方法,但往往是某些局面下進攻方可以想到的最後方法。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沉迷於單打獨鬥的球員,往往容易被冠上毒瘤之名,遭教練狠批。但是,但當戰術失效、進攻時間耗盡時,那些頂級的單挑高手,就是所有人的最愛。

透過各種獨特的技巧,這些人獨自完成進攻,突破僵局。再者,擁有出色的單挑持球手,對於想要提高自己競爭力的球隊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哪怕就算不讓本方的單打手在場上頻繁執行單挑,對方也會因為忌憚他的進攻技巧而被迫改變防守策略,更容易漏出在其他位置上出現空位投射的破綻。

在過去十年的NBA聯盟里(即2010-2019賽季),又有哪些球員稱得上是T1級別的單打好手呢?結合效率、頻率等兩大因素,筆者將在下文中盤點出最具代表性的十位球員。


十、賈馬爾·克勞福德

場均單打得分:3.0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0.961分。

在屢屢被讚譽為控球大師的那一群NBA球員當中,「3+1之王」克勞福德基本上就是生涯榮譽最低的那一位了。

一堆帶有街球韻味的酷炫動作讓防守者暈頭轉向後,再於後繼飛身撲來的防守者意外的時機點猛然拔起,空心命中!作為榮膺過三屆最佳第六人的板凳匪徒,克勞福德十數年如一日在場上表演這樣的入球,時刻提醒著球迷:哥打的不是籃球,是風騷。

無論是在哪一個城市呆著,在主力替補的銜接階段,克六總是能用一波單挑得分流的火力為主隊拉開比數或填補巨坑,三屆最佳第六人的獎盃正是對這一位浪人劍客的最好褒獎。

九、凱文·馬丁

場均單打得分:3.4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0.973分。

馬丁的巔峰在00世代的最後五個賽季,彼時的他效力國王。在離開國王之後,在不同的環境當中,馬丁都成功證明過自己的得分能力。

隨和的個性、軟綿綿的防守,使馬丁無法兌現兩次被賦予領袖的期待。只是,當球隊需要他出來得分的時候,馬丁會立刻化身成為場上的冷血單挑手。投籃姿勢古怪、但勝在節奏詭異、準星十足。在還沒提速的NBA時代,馬丁曾數次交出過類似8投1中得20分的表現。牙籤般的瘦弱體型,絲毫沒有阻礙馬丁成為一位經典的聯盟得分手,反而造就了馬丁初代碰瓷王的名號。所謂的輕薄如紙,銳利如鋒,不過如是。

八、達米恩·利拉德

場均單打得分:3.4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0.991分。

曾經有許多球迷認為利拉德是完全沒辦法打硬仗、自視過高的明星球員。實際上,他已經無數次用個人能力來為開拓者逆轉戰局,當中不乏在季後賽生死時間裡發生的英雄單打時刻。早在2014年對火箭的季後賽上,二年級的利拉德就向球迷展現了自己豪橫的單打能力。

和庫里一樣,利拉德也是那一種極具創意的組織型射手,他的速度、運球、過人、變向、擺脫技術、強射能力都十分高超。整體不如庫里強大是事實,但是就拉開持球單打這一項表現而言,利拉德說最頂級的控衛一檔,要稍微優於庫里。


七、勒布朗·詹姆斯

場均單打得分:5.6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0.952分。

自新秀賽季以來,詹姆斯的場均得分得分從來沒有下過25分。過去十年,詹姆斯最差一季的TS%都有57.7%。

作為目前NBA歷史得分榜的第二號選手,大概是沒有球迷愚蠢到會去質疑LBJ的得分能力啦。不過,提到菁英級別得分手的時候,跳出來優先高度讚賞詹姆斯極其卓越的人,似乎也並不多。這一點,也體現在討論詹姆斯單打能力的範疇之上。

在2011年開發出背身之後,詹姆斯的單打威脅提升到了另外一個層次。突破衝擊力睥睨眾生之外,身體控制能力和出手抗干擾的能力近乎歷史最jianyong,投射水平幾乎一直處在一個尚算可以的水平。一旦補好短板,詹姆斯的單打威脅自然也是指數爆炸式提升。

以2012-2013賽季為例,此時的LBJ已完成了從1.0版本到2.0版本的轉型。翻看這個數據的單打數據,面框+背框單打的比例達到驚人的37.3%,合計的單打效率超過了聯盟90%以上的選手。

六、科比·布萊恩特

場均單打得分:6.4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0.912分。

在科比的視角里,單人貼身等於沒防守、兩人包等於大空位、三人包夾強上未嘗不可。

和喬丹一樣,在整體機能和身體制空力有所下滑的階段,科比把最主要的得分手段轉換成在腰位的中低位單打跳投。面對防守者,科比會用許多投籃假動作或者奧拉朱旺式讓對手跳起,之後長驅直入、霸氣得分,或者直接來一個高難度的翻身後仰跳投。無論任何時候,只要科比在8-12英尺附近的地方施展跳投,地表上就沒有任何人擋得住他。

五、克里斯·保羅

場均單打得分:3.7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1.003分。

回顧過去十年,僅有四位NBA球員能將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卡在1分以上。不知道,CP3會不會是最讓你感到意外的一位呢?

除了十年如一的控衛之神組織屬性之外,保羅還擁有著極其出色的單打技巧。無論是質還是量,保羅在過去每一個賽季幾乎都長踞聯盟前列。靠著紮實的運控投基本功、外加越發爐火純青的防守閱讀能力,保羅可以捕捉到對位者的任何細節瑕疵。

往禁區切入之後,保羅很喜歡先游一圈花園,迫使對方產生換防,再將長人拉到外圍進行一對一的中距離單打,用小個子的靈活配合上大師般的中投準星來懲罰比自己高大的防守者。


四、卡梅羅·安東尼

場均單打得分:6.3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0.918分。

進入2010世代,去到蘋果城畫地封王的安東尼進入了增重轉型的階段,過往丹佛飛天遁地的身手逐漸完全不見。進攻萬花筒的屬性或許有所弱化,但是進攻破壞力可是絲毫未減。

光靠教科書一樣的試探步與無懈可擊的跳投技巧,甜瓜就能輕鬆地在場上斬獲很多分數了。不入油漆區射下50+這樣的表現,也就只發生過在安東尼身上了。不要忘記,安東尼的三分出手頻率和穩定度,亦是在紐約時期開始提高的。

在這個階段,安東尼的速度和彈跳確實是開始明顯下滑,但是相對應的增重紅利就轉移到內線肉搏身上。中距離低位拿球之後,安東尼不一定就是面框打你。他也會用肉肉的身體擠壓防守者,強行靠體型硬吃。在靠近籃筐的同時,以右腳當軸心角做出如滾筒洗衣機大轉身擺脫動作,同樣是這個時期安東尼的招牌技能。

三、凱里·歐文

場均單打得分:3.9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1.024分。

除了歐文之外,好像沒有任何一位新秀敢在初出道的時候就向黑曼巴發起帶賭注的單挑挑戰吧

無論是距離殿堂級別的控球後衛,或者是成熟的球隊領袖,歐文都有一段漫長的距離。不過,說到殿堂級別的單打高手,歐文已經相當接近這一範疇。寬鬆一點來說,歐文早已成功躋身此列。

只比每單打回合可獲得的平均分數,過去十年里,歐文僅僅遜色於哈登一個。要知道,歐文的造犯規和三分出手的比例遠遠沒有哈登誇張,足見歐文單打取分的穩定性。不只是華麗又實用的控球切入技巧,默默練出了堪比頂級純射手的外線能力,那敢於執行壓哨一擊的殺手本色,同樣是讓歐文成為翹楚單挑手的重要因素。

二、凱文·杜蘭特

場均單打得分:4.8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1.004分。

受益於勇士成熟的進攻體系,杜蘭特的單打回合占比較之雷霆時代降低不少,通過攻防轉換與擋拆進攻的得分比率大幅提高。偏偏,正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杜蘭特無差別單挑之王的名號,卻被球迷喊得越來越響。

為何會出現這樣一種看似不合常理的迷思?答案很簡單,當KD忘記參與團隊進攻的時刻,往往是金州勇士最為危險的時候,前者屢屢在這一種場面下扮演死神的角色。陷入得分低潮的時刻,什麼傳統的弱邊多層掩護跑動+底線、中路空手走位滲透、手遞手傳球三分都一邊去,把球交給杜蘭特單打才是最穩的戰術。

一、詹姆斯·哈登

場均單打得分:6.6分;每單打回合平均得分:1.033分。

論質量,哈登的單打表現是過去十年的聯盟最佳。論數量,除開沒有數據記錄的遠古巨獸張伯倫,哈登的單打頻率已然是站在聯盟歷史金字塔頂上的男人。(最近兩個賽季,哈登已經把場均單打得分提升到了驚為天人的18分開外)。

問題就來了,在如此歷史級的單打頻率下,哈登依然能交出笑傲聯盟的效率表現,您品品。回顧哈登的生涯,很容易忽略的一點,早在自出道開始,哈登就一直在貫徹魔球理論,製造潮流。

在雷霆的前三季,哈登的三分出手占比就47%,比同時期庫里的35%還要高出一大截。進攻技巧每一季都在進步,到了休斯頓成為球隊核心之後,哈登差不多直接移除了無球打法和中距離投射的選項,要麼三分要麼上籃,把效率最大化。

一般來說,在弧頂遠一步的位置就開始持球單挑防守球員,往往是愚蠢的單打選項。但是這一點放在哈登身上顯然不成立。在火箭隊友不遺餘力地通過當初為哈登換到偏弱防守者之後,哈登就開始了他的瘋狂表現。進可突破殺入造犯規,中可運球原地找空間抬手單打,退可後撤步大號三分,被夾擊就外傳喂餅隊友。不是花里胡哨的萬花筒,而是招招要命的三板斧,哈登的強大之處,正是知道自己只需要做什麼事情,並把它做到了可怕的極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qG8wnEBfGB4SiUw0T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