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輪到塘廈!將建軌道站、商業等一體的綜合體

2019-10-16     東莞紀實

東莞城市更新

又有新消息啦!

這次是塘廈鎮環市路站周邊

近日,《東莞市塘廈鎮新城市中心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A03街坊調整論證報告》(以下簡稱《塘廈鎮新城市中心片區控規調整》)獲市規委會第14次控規與城市更新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

因該地塊位於

東莞市地鐵1號線支線

塘廈鎮環市路站

500米控制範圍

故對A03街坊根據TOD理念進行重新規劃

塘廈鎮環市路站

將打造一個彙集商務辦公、商業消費、

城市公園、公交換乘和公共服務

於一體的上蓋綜合體

最大限度發揮TOD地區土地價值

《塘廈鎮新城市中心片區控規調整》屬於塘廈鎮新城市中心地區控規,包括A03街坊01-03地塊,北至康業路,南至迎賓大道,東至環市西路,西至半山一路。調整面積7.95公頃(119.2畝),現狀為空地。

本次調整地塊原控規用地性質為:商業金融業用地+二類居住用地(C2+R2)、公園用地(G11)和廣場用地(S2)。調整地塊屬於市儲備用地。

根據項目開發的地塊界限、公共服務設施、道路調整等,將AO3-01地塊(C2+R2)和A03-02地塊(S2)合併,廣場結合合併後的A03-01地塊(C2+R2)整體設計考慮設置。將A03-01地塊容積率從4.5提高至5.0;建築密度從60%調整為45% ;建築限高從150米提高至260米;地塊居住建築面積占比從24%提高至40%。

「慢行+公交」「慢行+自行車」

共享單車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未來在塘廈鎮環市路站出來後,再也不用愁找不到共享單車的停放點了。

該片區將通過「慢行+公交」「慢行+自行車」方式強化與軌道站點的銜接,滿足居民出行需求。在原控規基礎上,將A03-03地塊新增一條內部道路(15米,雙向兩車道布設);結合軌道站點位置和需求預測數據,在A03-01地塊地面層新增1處公交首末站;在公交服務盲區新增1處公交停靠站;新建長約5.2km的微公交線路,串聯主要興趣點;結合公交站點和客流興趣點,新增7處共享單車推薦停車點;結合軌道出入口和預測數據,布設2處自行車停車場

調整後,新城市中心地區控規總人口48974人,教育設施能夠滿足需求且有盈餘,其中幼兒園餘147個學位;小學餘38個學位;中學盈餘2個學位。

有望建塘廈第一高樓

塘廈鎮環市路站TOD定位為社區型,承載居住的服務配套功能。功能用地為圈層式布局,核心為商業,外圍居住配套,開發強度沿軌道站點及迎賓大道—環市北路遞增。

在TOD控制區基礎上劃定核心區範圍,面積約20公頃,以及由原控規A03-01~03地塊和分隔支路組成的TID綜合體範圍,面積約8公頃。核心區主要與站點進行功能和交通的接駁, TID綜合體主要與站點進行共構開發。

何為TOD、TID?

相對TOD而言,TID概念在公眾視野里比較陌生,簡單而言TOD就是指「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其中的公共運輸主要是指火車站、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及巴士幹線,TID又稱為軌道交通綜合站點開發,是地產融合交通樞紐及軌道交通的地產發展理念。

據項目設計單位介紹,核心區功能立體多元,互聯互動, TID綜合體則是以商業和少量住宅為主,配建公交首末站、計程車場站和社會停車場等公交設施,並與公園地下空間整體開發建設,營造活力的公共空間和文化娛樂活動場所。為鎮中心區提供個宜居宜業 ,並且適合公共活動、購物消費娛樂休閒的場所。

據了解,該TID綜合體設計定位為彙集商務辦公、商業消費、城市公園、公交換乘和公共服務於一體的上蓋綜合體。

其中,TID設計要點為打造區內地標,引領鎮中心天際線;提供高品質、具活力的開敞空間,銜接便捷通達的二層步行廊道,成為片區公共活動中心,包括與軌道站、商業綜合體緊密結合的活力廣場,融合地下空間、社會停車的復合城市公園,四通八達的二層步行連廊;打造互聯互通、無縫銜接軌道站的一體化建設地下空間;地下負一層以商業、公共空間為主,負二層無縫對接站廳層,最大化利用軌道客流。

來源 | 東莞日報

編輯|章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qFW120BMH2_cNUgrk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