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辭職,阿里巴巴仍會繼續更新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生活。
因為,一群人共同奮鬥的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
阿里巴巴屬於創造它輝煌的員工們。
當馬雲要辭職的消息傳出來,所有人都在問「為什麼?」也都在擔心:馬雲離開了阿里巴巴,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對於絕大多數的企業而言,創始人的離開勢必會影響公司的發展,甚至讓企業一蹶不振,再難創輝煌。
但是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靈魂人物馬雲的離開,在短期內有一定的動盪,但是絕不可能動搖根本。
這是從阿里巴巴創業之初便已決定,勵志將阿里做成102年網際網路企業的馬雲,從成立開始便在企業內實行合伙人機制(股權激勵),設計合伙人制度。對於阿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不務正業的教師」馬雲
「我想有一天,不久後,我會回去教書。我覺得這件事和做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相比,我能幹得好得多。」
阿里巴巴剛創業時,馬雲用自己所提出的合伙人機制留住「18羅漢」的創業事跡被廣為流傳。
多年後,馬雲曾說:「小企業一無資金,二無人才,三無技術,靠什麼留住人才?靠的就是股權激勵。」
也因此,熬過了企業持續虧損低估的阿里終於在2003年成立了淘寶網,成為中國電商歷史上的神站。
2004年,支付寶上線,開始撼動銀行,甚至資金儲蓄池一度超過銀行,改變了數億人的支付習慣。
2009年,阿里雲上線成為中國雲計算的Top1,雲數據的應用走入更多人的視野中。
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一夜成就數十位億萬富翁,馬雲兌現創業之初的股權激勵承諾。
如今,阿里巴巴的身影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網絡公司,名列世界500強中第300名。
2014年,在烏鎮峰會上,當別的公司CEO都在談設備、技術、模式的時候,馬雲說了一句:「天不是藍的,誰不是清的,技術再好又有什麼用呢。」
阿里發展至今,早就不僅是為自己利潤增長而奮鬥的企業,它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包含:環境質量,概念創造,技術探索,關注女性,鄉村教育等等。
自阿里步入正軌後,馬雲一直做著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他可以面對歐巴馬、普京、特朗普、華爾街諸強侃侃而談,也可以在演小品、唱京劇、變成MJ跳舞玩魔術,出演太極電影,把太極的思想應用自己及阿里對內對外關係化解上。
與其說馬雲是一個商人,不如說他在打造阿里巴巴的路上,孜孜不倦在「教育」其他的企業家們:
企業不屬於一個人,而屬於它的創造者們。經營企業不僅是為了賺錢,而是成就更多的人,同時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馬云為何會放心離任?
「公司持久發展靠的是治理制度、文化體系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梯隊,公司不可能只靠幾個創始人。」
2019年9月10日,馬雲將正式辭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將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企業發展到成熟期,作為創始人的馬雲能放心離任,這從19年前他所提出的「我們是一群平凡人,要一起做一件不平凡的事」開始,便奠定了。因為阿里巴巴創建了合伙人機制。
很多人在談起阿里巴巴創建合伙人機制時,只是認為這只是通過股權激勵來整合創業員工的一項機制,其實不然。
合伙人機制的核心是:利益與尊重。
不僅讓跟著老闆的人共享企業發展的利益,更將其當成公司的「合伙人」而非「打工者」。不斷的激勵內部人才自我完善,吸引外部人才加入,形成完善的人才更替制度。
而這合伙人的身份不同於普通的合伙人:
01
不等同於股東
雖然合伙人可以持有公司一定的股權,但是一旦其離開公司(退休或離職)視為自動放棄股權收益,由公司無償回收股權,僅擁有股權分紅權。
02
不等同於公司董事
阿里巴巴內部董事會擁有極高的權力,合伙人會議並沒有取代董事會來管理公司,合伙人會議的主要權力是董事會成員候選人的提名權,即內部的人事控制權。
03
不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阿里合伙人的職責是體現和推廣阿里巴巴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主要是精神和身份層面的,沒有具體的財產賠償責任。
目前阿里集團內部的合伙人機制將公司的控制權在形式上歸於30人左右的核心高管團隊,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集體領導,有利於內部的激勵和主動性激發。
驅動阿里巴巴前進發展的不止馬雲一個人的力量,而是由他所代表的所有阿里巴巴合伙人們,或許他們比馬雲更操心企業具體的管理運營。
馬雲在宣布傳承計劃時寫道:「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鍊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為此,這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和實踐。」
馬雲的退休,標誌著阿里巴巴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
與此截然相反的是,最近也出事了的京東——劉強東一人便持有近80%的話語權,一旦他身陷囹圄,京東恐怕連高層決議會議都無法順利召開。
成群的大雁南飛一定是以V字形飛行,並且定時變換領導者,如此飛行比一隻雁單獨飛行能多飛20%的距離。
生意場上也是一樣,學會發揮大家的力量,才能在競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機制與華為的股權激勵機制便是最好的證明。
馬雲走後,阿里巴巴將如何?
「這兩年阿里巴巴處於最佳狀態,雖然競爭壓力還在,但從2017年開始,阿里的護城河逐漸顯現,戰略也更加清晰。」
企業是創始人的「孩子」,創始人會更關注長期價值、公司遠景和創業初心,而職業經理人會對履職周期負責,這意味著他們會更加關注短期結果,如財務數據、短期指標、公司股價等等。
但是這一現象已經被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機制所完美打消掉了,從某種方面說,只要進入了合伙人,他們便是馬雲的「30多個分身。」
其實馬雲一直在為自己的退休做打算,他並沒有覺得這個公司是他自己的,這是他最清醒和睿智的地方,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阿里機構,並且為這個機構培養了一批批強有力的接班人,希望這個機構可以綿延不衰,成為102年的企業。
這回宣布的是「傳承」二字,也正表明了阿里制度的優越性,即便是出現什麼危機,不僅有馬雲,還有更多的「阿里人」能站出來。
2013年,馬雲卸任CEO後,阿里並沒有走下坡路,而是繼續鬥志昂揚一路前進,是少有的保持高速增長的大企業。
即將接棒的張勇也已進入阿里巴巴11年,擔任CEO後讓阿里實現連續13季度業績健康持續增長。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馬雲退休,是阿里巴巴新時代的紀元。
「阿里從來不只屬於馬雲,但馬雲會永遠屬於阿里。」
結語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劃和階段後,創始人都期望不在親力親為,會將中心放在戰略方向,企業文化,頂層設計上。
因此要求著企業家不斷精進,不斷學習先進的內部管理機制體系。
組織裂變、激活團隊、賦能、全員經營!
業績倍增,老闆身心解放!
人人成為經營者——阿米巴經營系統班
【主 辦】:和英諮詢全國各分公司
【課程主題】:揭秘「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高收益秘訣
【核心內容】:獨立核算、激活組織、全員參與、利潤倍增
【授課方式】:系統理論講解、案例剖析、操作練習、提問諮詢解答
【招生對象】:董事長、總經理、股東、副總、總助、財務、人事等負責人
想了解更多企業經營管理精髓,實現企業利潤增長15%,你不容錯過:
點擊"了解更多"詳情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