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肝氣犯胃?
肝氣犯胃,是指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胃氣無法和降所表現的證候。多由情志不遂,氣鬱化火,或寒邪內犯肝胃而發病。臨床以胸脅胃脘脹滿疼痛為主要表現。其它表現常見於胃脘痛、嘔吐、呃逆、脅痛等。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肝氣犯胃型慢性胃炎?
本症以不思飲食,噯氣(飽嗝)吞酸,脘腹或脅下脹痛,攻竄不定遇惱怒加重為辨證要點。
因惱怒憂思,情志不遂,導致氣機阻滯,升降失司,故胃、脘腹連同兩肋都會有脹痛的感覺,滿悶不舒,非常難受,氣機忽聚忽散,故攻竄不定,或引痛少腹,得噯氣或放屁,氣機稍舒,故脹痛減輕,遇惱怒氣鬱更甚,所以疼痛加劇。
是以本症以不思飲食,噯氣吞酸,脘腹或脅下脹痛,攻竄不定遇惱怒加重為辨證要點。
為什麼會肝氣犯胃?
正常生理情況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進脾胃的運化,脾胃的運化功能又有助於肝的疏泄,兩者相互依賴,相互協調。
而在疾病情況下,兩者亦相互影響,如抑鬱傷肝,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引起肝氣犯胃證;若胃氣先虛,肝氣相對偏盛,乘之於脾胃,也可引起肝氣犯胃證。
應該如何調理?
本症調理方向宜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應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情,代表方為柴胡舒肝散加味,
柴胡疏肝散,為理氣劑,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氣鬱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止痛,肝氣鬱滯證。主治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鬱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
方義:肝主疏泄,性喜條達,其經脈布脅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條達,則致肝氣鬱結,經氣不利,故見脅肋疼痛,胸悶,脘腹脹滿;肝失疏泄,則情志抑鬱易怒,善太息;脈弦為肝鬱不舒之徵。遵《內經》「木郁達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氣之法。
1、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為君藥。
2、香附理氣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氣以止痛,二藥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經之郁滯,並增行氣活血止痛之效,共為臣藥。
3、陳皮、枳殼理氣行滯,芍藥、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均為佐藥。
4、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
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本方芳香辛燥,易耗氣傷陰,不宜久服。
不可盲目用藥,切勿病急亂投醫,任何症狀都應辨證。
總結:
肝氣犯胃,需疏肝理氣,時刻保持好心情,可用柴胡疏肝散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