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剛出院就又入院,護士們千萬要注意

2019-08-02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患兒因病毒性腦炎治療1周後出院,第2日卻因精神差、嗜睡再次入院,其原因是什麼?應該怎樣處理?看看下面的內容~

案例介紹

患兒,男,9歲,因"精神差,嗜睡1天"於2019/07/07 21:35以"精神差、嗜睡原因待查 病毒性腦炎?顱腦病變?"收入院。

現病史:患兒1天來無明顯原因出現精神差、嗜睡,體溫波動在35.0-35.9℃之間,無寒戰、抽搐,無頭痛、頭暈,無視物模糊、復視,無心慌、胸悶、心悸,無意識及肢體活動障礙,無嘔吐、腹瀉,在當地診所測血糖5.0mmol/L,血壓95/79mmHg,未做其他特殊處理,症狀無緩解。入院時,患兒神志清,精神差,進食差,睡眠增多,大小便無異常。

既往史:2019/06/30至07/06,患兒因病毒性腦炎在我院住院治療。

查體:T 35.9℃、P 80次/分、R 19次/分、BP 101/58mmHg,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膚粘膜無黃染、皮疹,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眼耳鼻無異常。咽部稍充血,扁桃體無腫大。頸軟,三凹征陰性,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乾濕囉音。心律齊,心音有力,無雜音。腹部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脾未及,腸鳴音存在,四肢活動自如,雙側巴氏征陽性。

入院後給予降顱壓對症支持治療,並完善相關輔助檢查。急查電解質示血鈉129.3mmol/L,具體治療護理過程及轉歸如下:

本案例中,患兒嗜睡、精神差、巴氏征陽性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案例分析

1. 急性病毒性腦炎

急性病毒性腦炎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腦炎所致的腦水腫、顱內壓增高主要為腦實質水腫,這種水腫是混合性、血管源性和細胞毒性的。20%甘露醇是防止和治療顱內壓增高發展到失代償段的第一線脫水利尿藥物,要求在30 min內靜脈推注或靜脈滴注。

2. 甘露醇的利尿原理

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有兩個方面:甘露醇可擴張腎小球入球小動脈,使腎血流量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該藥經腎小球濾過,幾乎不被腎小管再吸收,在近曲小管形成高滲透壓,抑制鈉和水的重吸收而引起利尿。然而,長期大量使用甘露醇時,可以發生低鈉血症,引起電解質紊亂。

本案例中,患兒因病毒性腦炎在我院接受治療1周,期間輸注甘露醇。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是觀察輸注過程中或輸注後患兒頭痛減輕情況和穿刺部位有無外滲、疼痛以及患兒跌倒風險,卻忽略了長期大量使用該藥可引發低鈉血症。該患兒病毒性腦炎治癒後出院,第二天又再次入院,急查電解質發現,患兒血鈉129.3mmol/L,低於正常水平(135~145mmol/L),發生了低鈉血症

3. 低鈉血症的臨床表現

低鈉血症的臨床表現與血鈉降低的程度及速度有關。

輕度低鈉血症或低鈉發生緩慢時症狀不明顯,易被忽視,一般症狀包括乏力、易激惹、噁心、嘔吐等,還可表現為神經肌肉應激性低下,肌張力下降、腔反射消失、心音低鈍及腹脹等。

低鈉血症伴脫水(低滲性脫水)時可發生較嚴重的脫水症狀,甚至休克。低鈉伴細胞外液容量過多時,表現為外周水腫、體質量增加、尿量減少,水中毒嚴重時可發生肺水腫。

嚴重低鈉血症和迅速發生的低鈉血症(特別是超過0.5mmol/L/h)將發生細胞內水腫和腦細胞水腫。血滲透壓越低,腦水腫症狀越重。血清鈉<120 mmol/L時,出現表情淡漠、嗜睡、噁心、嘔吐、肌顫、抽搐等;血清鈉<115 mmol/L時,反射減弱、肌無力、假性麻痹、巴氏征陽性、驚厥或昏迷等。

血清鈉在24 h內降至120 mmol/L以下時可導致死亡,顱內疾患合併低鈉血症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易與原發病症狀混淆。

由此可以發現,正是低鈉血症的發生,導致患兒精神差、嗜睡、巴氏征陽性等表現。

經驗總結

1. 適當吃咸,關注電解質情況

長期大量輸注甘露醇易發生低鈉血症,我們在宣教時讓患兒適量吃咸,同時關注患兒電解質的結果,根據病情及電解質情況補液,出院前複查電解質。

2. 密切監測病情變化,科學補鈉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低鈉血症症狀根據低血鈉程度和發展速度而不同,當48h 內血清鈉濃度低於125~130 mmol/L時,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噁心、嘔吐、不適等,當低於115~120mmol/L時就會出現頭痛、嗜睡,最終出現抽搐、昏迷和呼吸困難。責任護士應有風險意識,及時提醒醫生監測血電解質,以儘早發現。

嚴密監測電解質,正確掌握補鈉量及速度。

參考來源:

何仁斌.甘露醇注射液致嚴重不良反應2例[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2019,1(6):11-14.

原標題:患兒剛出院就又入院,甘露醇的這個副作用,護士們千萬要注意

來源:「中國護理管理」公眾號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wTmWmwBUcHTFCnfGW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