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尊洛陽孟津的唐三彩,你的生活豐富美好又多彩

2020-08-01     朱文鑫

原標題:擁有一尊洛陽孟津的唐三彩,你的生活豐富美好又多彩

走進洛陽孟津,知道這裡擁有洛陽三寶之一的唐三彩,於是,在電視台王士宏老師和才女劉艷濤的陪同下,一起造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民間工藝美術家高水旺大師。唐三彩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生產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其精湛的燒制技藝,不朽的藝術價值,是凝聚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築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一帶出土了一批唐代墓葬,後來人們習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並且沿用至今,享譽中外。

唐三彩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在中國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三彩誕生於唐代是有其文化淵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術是唐三彩誕生的物質基礎;其次,唐代盛極一時的厚葬之風是促成其誕生的直接導向;第三,唐代各個領域的歷史文化是孕育其最好的藝術養料。唐三彩的誕生也是三彩釉裝飾工藝的誕生,是釉彩裝飾和胎體裝飾結合的過程。輝煌璀璨的唐三彩,其絢麗斑斕的藝術效果在雕塑精美、造型生動的俑上得到了發揮和淋漓盡致的展現。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窯燒制。唐三彩的燒制採用的是二次燒成法。從原料上來看,它的胎體是用白色的粘土製成,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將焙燒過的素胎經過冷卻,再施以配製好的各種釉料入窯釉燒,其燒成溫度約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種氧化金屬為呈色劑,經煅燒後呈現出各種色彩。

高水旺大師,歷經近40年從事唐三彩歷史文化研究、傳統技藝恢復、傳統工藝研發、創意產業實踐,取得顯著成績。挖掘恢復了唐三彩非遺核心技藝之釉開片——「蜻蜓翅膀」絕技,傳承並續寫了唐三彩斷代千年的歷史,對中國唐三彩傳統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做出卓著貢獻,成為中國唐三彩文化領域的巨臂旗手和領軍人物。高水旺領軍的洛陽九朝文物複製品有限公司,主要研製生產「九朝牌」唐三彩八大系列產品。公司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級非遺項目(唐三彩燒制技藝)保護單位,河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08年,高水旺申報唐三彩燒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藝術作品,先後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獎」、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中國陶瓷行業最高獎——「大地獎」等國內國際多項殊榮;作品先後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國家大劇院等50餘家博物館收購、收藏;先後在美國洛杉磯、中國台灣等地舉辦了10餘次唐三彩專題藝術作品展和學術研討會;先後被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元首、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國內外政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等近百位知名人士收藏。高水旺專著《大唐三彩》一書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全國新華書店經銷,填補了唐三彩理論空白,並給後人留下寶貴資料。高水旺大師唐三彩作品,被譽為「東方藝術瑰寶」。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吸取了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唐三彩製作工藝複雜,以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作為坯體,用含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並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先將素坯入窯焙燒,陶坯燒成後,再上釉彩,再次入窯燒至800℃左右而成。由於鉛釉的流動性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互相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唐三彩的造型豐富多彩,一般可以分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動物四大類,而其中尤以動物居多,這個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在我國古代馬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戰場上需要馬,農民耕田需要馬,交通運輸也需要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馬比較多。其次就是駱駝也比較多,這可能和當時中外貿易有關,駱駝是長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絲綢之路沿途需要駱駝作為交通工具。所以說,匠人們把它反映在工藝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宮廷侍女比較多,這個反映的就是當時的宮廷生活了。

馬的造型比較肥碩,這個馬的品種,據說是從當時西域那邊進貢過來的,所以和我們看到的馬的形狀有點不大相同,馬的臀部比較肥,頸部比較寬。唐馬的造型特點,它是以靜為主,但是靜中帶動,你們看到這是一匹靜立的馬。但是通過馬的眼部的刻畫,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圓睜的,然後馬的耳朵是貼著的,它好像在靜聽或者聽到有什麼動靜一樣,通過這樣的細部刻畫來顯示出來唐馬的內在精神和內在的韻律,也可見匠人們高超的製作工藝了。

唐三彩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釉色。作為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黃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次,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黃、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複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與唐代藝術的豐滿、健美、闊碩的特徵是一致的。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立玉,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動物以馬和駱駝為多。

非遺傳承,任重道遠。為了提高唐三彩項目的傳承活力,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高水旺和省級非遺傳承人高順旺多年來堅守傳承一線,共培養高級工藝美術師3名,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3名,省民間藝術家6名,市縣級非遺傳承人5名,老中青人才梯隊完善,傳承有序。

近年來,九朝公司斥資先後籌建唐三彩傳習館、唐三彩傳承保護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高水旺藝術館、唐三彩研習體驗館、唐三彩博物館等場館,為廣大遊客和學生提供教育研學旅行服務,深度傳播唐三彩文化,讓唐三彩非遺文化見人見物見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t84q3MBd8y1i3sJ55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