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了人的女人想要融入新家庭,需要很多的努力和付出,需要得到對方的認可,以及從心底里把你當成是一家人來看待。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有時候並非是你付出的努力,就越能看到回報,也並非是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會越多,反而會相反。
當你付出了努力,對方卻看不到你的付出,反而會覺得這些都是你應該做的,不會感激更不會回饋。你付出得越多,對於對方而言,反而會覺得你是個好脾氣好欺負的人,把越來越多的責任強加到你的頭上,把你當成過一個「好使喚的」,甚至是個「下人」,才不是一家人。
這讓人真的很無力,當你想要成為一家人的願望越強烈,拚命地努力想要達成願望,很有可能使得勁兒,都像是拳頭打在了棉花上,勁兒使了,沒有任何的回應,還累的不輕,久而久之,讓人更加感到身心俱疲,喪失了信心,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
事實上,這根本就不是你的錯,想要努力獲得對方的認可,沒有錯,想要努力容易新家庭,也沒有錯,付出並不是傻,只不過,這和事兒無關,和人有關。
要知道,嫁了人的女人,在婆家這新家庭,本來就屬於一個外來者,想要和每個人打好關係,並不是不可能。有的人或許會覺得,這需要高情商,需要自己不拿自己當外人,也許就是你自己太生分了,太敏感了才不好融入,其實不是的,如果你遇到的是好的家庭,對的人,那麼不管你做的好與不好,只要有這份心,都能融入。
可若是你遇到的是不好的家庭,是錯的人,頻率不對,即便你付出再多的努力,再高情商多麼會為人處世,可能還是白搭,人不對,什麼都不對。
有人也許要問了,那按你這麼講,這就是全憑運氣了?運氣不好遇到了不好相處的人,那就是啥辦法都沒有了?
可能聽起來還是挺讓人無奈的,但事實就是如此。
我想這一點,嫁了人的女人都會感同身受這份無力感。對於一些不親近,不必一定要相處融洽的家庭成員,相處不好無法融入也就罷了,可對於一些親近的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若是一開始就不對付,到後來也不會很對付,相處起來要多彆扭就有多彆扭,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這是我家,不是你家,你自己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我爸媽都沒說過我半句話,輪到到你教育我嗎?我回娘家過年還要受你這份氣?你給我出去!滾!」
一陣叫罵聲中,張萍(化名)忙不迭地從門裡退了出來。
「把門給我關上!」
張萍猛的一抖,趕緊把門給帶上了,心還沒落地,就聽到門內傳來巨大的撞擊聲,然後是碗落在地上啪嚓碎掉的聲音。
公婆聞訊出來查看,看到張萍,再看看門,就明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兒。門內的動靜還沒停止,還在不停地咒罵著,張萍的眼圈有些發紅,婆婆把兒子叫了出來,把張萍勸進了房間。
張萍並不想哭,可是今天畢竟是大年初一,她好意把早飯端進了小姑子的房間裡,好聲好氣地勸她吃飯,並且說了幾句掏心窩子的好話,可卻換來了這種結果,她怎麼能不覺得委屈呢?
丈夫和公婆都勸她別和小姑子一般計較,張萍心中心裡也並沒有生氣,就是一時控制不住情緒,自己調整了一會兒,也就沒事了。
張萍並不是一個不懂事理的人,她知道小姑子的脾氣不好是一方面,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小姑子今年離婚了,遭遇了人生中很大的變故,導致她看什麼都不順眼,什麼都不順意。
張萍呢,是多了幾句嘴,看著這幾天一把年紀身體還不是很好的公婆,一直像伺候祖宗一樣伺候著小姑子,小姑子呢,成天在屋裡不出來,每天就是一個人窩在床上打遊戲,成宿成宿的不睡覺,白天睡的不起床,不洗澡不洗臉,要公婆打水過去給她擦臉,飯端到嘴邊給她吃,她於心不忍,於是才委婉了說了小姑子幾句,結果就招致了這樣的結果。
張萍是女人,能懂小姑子心中的苦悶,又體諒小姑子年紀到底比她小几歲,就沒打算再計較。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她和丈夫的手機一同響了,張萍拿起手機一看,瞬間從頭皮開始發麻,原來是小姑子還沒有善罷甘休,又在家族群里指名道姓的發語音叫囂起來。
「你只是個外人,那是我爸媽,這是我家,有我哥的一份也有我的一份,跟你沒半點關係,別想假惺惺討好我爸媽,休想把我擠出門,要走也應該是你走,這個家裡沒有你的位置!」
婆家的人這下全知道了,小姑子毫不留情面地直接在眾人面前讓張萍走,張萍氣得無法忍受抹眼淚,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她沒打算婆家會向著她,畢竟小姑子才是親的,她的確是個外人,她準備立刻退群然後收拾行李回娘家。然而婆婆下一秒的舉動,讓張萍驚了。
張萍還沒來得及退群,眼睜睜看到了一條群消息,群主把小姑子移出了群。這群還是張萍前幾年沒結婚的時候教婆婆建的,張萍怎麼不知道這群主是婆婆,是婆婆把小姑子踢出了群,所以她才驚到了,停下了手裡的動作。
沒過多久,婆婆敲門進來了:「萍萍,你不用走,這是你家,誰也趕不走你,但這也是我女兒的家,可是她太任性太不容人,這是我們慣壞的,我向你替她賠禮道歉。我已經跟她說過了,她要是再鬧,這個家就讓她一個人呆著,我們都走,讓她自己一個人鬧騰吧!」
張萍大年初一被小姑子氣的抹眼淚,擠兌的要回娘家,幸好是婆婆及時採取措施挽回了婚姻,張萍真的回了娘家,那這事兒可就變得複雜了。
離婚也許不會,但有了全家人的縱容,小姑子一定會變本加厲,更加無理地對待嫂子,張萍真的就越來越難以融入這個家庭了。
小姑子說得並沒有錯,張萍在婆家的確就是一個外人,可正因為這是真話,所以才扎心。但是不是一家人,並非一定要靠血緣親情,也可以是靠感情。若是沒有人站出來替張萍說話,不作為也就是認同了小姑子的說法,等於就是把張萍給「排外」了,如何能讓人不傷心,不難過呢?
即便公婆跟丈夫對張萍都不錯,但也無用,畢竟這種軟弱的護短的行為,還是會傷害一個女人的心。
不得不說,張萍的確是有一個好婆婆,換做別人,可能都會護犢子自己的女兒,可張萍的婆婆沒有這麼做,她站在了兒媳婦的一邊,幫里不幫親,即便是對方是自己最疼愛的女兒,還是沒有偏袒。
張萍只不過是作為嫂子,想要勸一勸脾氣大不懂事兒的小姑子,她的出發點是好的,並沒有錯,正因為沒有錯,才更需要家人的支持,需要有人去認可張萍做的是對的,婆婆沒有和稀泥,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認可了張萍,我想有了婆婆這個行動,也會讓張萍在婆家更有底氣,更多了十足的安全感。
但說實話,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張萍這樣的好婆婆的,更多的時候婆婆自己就拎不清,就是矛盾的源頭,再加上一個攪和稀泥的丈夫,就更坐實了女人是「外人」的事實。
面對這樣的情況,這樣的人,女人或許越是高情商,越是樂於付出,反而受到了傷害越多。畢竟你付出的再多都得不到對方的一絲一毫的感激,付出反而就會成為女人心中不平衡的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讓女人越來越感覺到不公平,越來越失去家庭的歸屬感。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想,女人只能自己想開一些,因為歸屬感很多時候靠外人給,並不靠譜,歸屬感應該是自己給自己的。
無論如何,你已經嫁了,你就是家庭中堂堂正正、名正言順的一員,公婆也好,妯娌也好,誰都不能剝奪你在家庭中的權利。
前怕狼後怕虎,總是在乎別人的感受,被別人左右心情,這樣的女人,一般都過不好。只有想開一些,活得自我一些,學會自己取悅自己,或許不僅自己高興了,反而會氣到那些想讓你過不好的人。
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很多事情你以為很重要,你越是在意越是不能如願,越是讓人心情鬱悶,鑽進沒有出口的牛角尖,其實只要你不在意,誰也傷害不了你半分。
融入家庭,靠的不是一味的付出,一味的討好,而是讓自己的內心堅強起來,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也許你得不到別人的喜愛和認可,但那又何妨呢?只要你不是人民幣,就不會招所有人的喜歡,況且對方的喜歡對你而言從來就沒有什麼影響。
那不妨就試著不在意,或許當你做到了,你反而就得到了自在和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