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也會發生在健康人身上,請收下醫生的這10條建議

2019-11-29     知識分子


中國心臟性猝死事件居全球之首,圖片來自clevelandclinic.org

撰文 | 常 賀(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教授/副主任醫師)

責編 | 葉水送


2019年11月27日,台灣當紅明星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突發猝死,年僅35歲。圈內好友紛紛發文悼念的同時,某演員的一席話也引發熱議:明星是「高危職業」,高強度的緊張拍攝,連續錄製節目長達十幾個小時,已成行業普遍現象。

醫生也是「高危職業」

明星、醫生、警察等「高危行業」猝死事件頻發,過勞或成重要原因,這些不幸事件大多數與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休息時間少尤其是夜間睡眠少、生活不規律有關,嚴峻的執業環境成了行業常態。如下盤點一下最近在醫生群體中發生的不幸猝死事件。

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麻醉科醫生江金健被發現心臟驟停,年僅30歲。

2019年7月4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青年醫生、副教授肖育眾被發現暈倒在實驗室,因心臟驟停送醫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1歲。

2019年6月30日,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博士突發心臟驟停,年僅32歲。

2019年6月28日,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副主任醫師張恆偉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48歲。

......

一個個鮮活生命的不幸離世讓人惋惜,它也再一次為我們敲醒警鐘:猝死現在正朝著年輕化的趨勢發展,而過度勞累、長期熬夜、作息混亂等不良習慣恰恰是猝死的關鍵誘因。

有關猝死的醫學常識

猝死指的是平常身體比較健康或者貌似比較健康的患者,在短時間內(1小時內)不可預料的突然死亡,以意識突然喪失為主要表現。

猝死事件的發生與遺傳、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圖片來自tuftsmedicalcenter.org


中國人群不同年齡組發生心臟性猝死的機率,圖片來自J Am Coll Cardiol 2009,54(12): 1110

據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華偉和張澍等人2009年對中國心臟性猝死的流行病學進行調查,發現中國心臟性猝死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41.84例,由此推算,中國心臟性猝死總人數為每年高達54.4萬例,居全球之首。

猝死一般來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兩種類型。心源性猝死最為多見,多發生於起病後1小時以內,有的甚至僅數分鐘,主要與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有關。

冠心病可以隱匿存在,有些人可能無心絞痛及其他心臟症狀,但也會發生猝死。不少所謂 「健康者」 猝死,即是這種情況。

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壓病累及心臟,引起左心室肥厚者,也易發生猝死。

「猝死的預防」人人都應知


雖然猝死來得突然,讓人防不勝防,但通過注意以下這10個方面,希望大家能遠離猝死的風險,不讓猝死有機可乘,讓悲劇重演。


1. 保持穩定的情緒,勿大悲大喜

預防猝死,需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因為緊張和激動會使血壓驟然升高誘發急性心梗。如冠心病患者觀看緊張激烈的體育競賽,或因遇到不順心事造成心理嚴重失衡,或因某件事大悲大喜,都可能導致突然死亡。


2. 心胸要開闊,樂觀開朗

要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做到心胸寬廣、情緒樂觀、性格開朗、處事豁達、熱情隨和、隨遇而安。猝死的人往往是那些脾氣暴躁易發火動怒的人,血壓波動劇烈,引發急性心梗者屢見不鮮。

3. 避免過度勞累,不眠不休傷害大

年輕人的猝死大多發生在連續幾天熬夜加班,不眠不休之後,熬夜對身體傷害極大,身體機能會受到嚴重破壞,因此熬夜過後雖毫無症狀但容易發生猝死。年輕的上班族應多注意身體,避免長期熬夜加班傷身,工作和身體要協調好。

有些離退休老人打麻將成癮,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由於過度勞累和輸贏對情緒的影響,在麻將桌上誘發急性心梗猝死媒體也屢有報道。其他形式的勞累猝死,也時有發生。

4. 運動是良藥,可有效降低心臟病

運動可以強健體魄,增加人體免疫力,可以讓人保持健康的體重,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每天堅持30分鐘的運動量,可以有效降低心臟病、中風、猝死等風險。即使沒有條件去健身房接受專業的訓練,平時利用上下班時間多爬樓梯,多走路,在家做些簡單的運動都是對身體有幫助,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保持每天一定的運動量。

5. 鍛鍊要適度,否則良藥變苦藥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有人運動後猝死於家中。運動並不是越強越好,對於身體的鍛鍊要量力而行,不要過於疲勞,持續時間過長。如果是老年人,一般以散步、打太極為宜,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運動過度而導致猝死。

6. 飲食習慣很重要,勿重油重鹽

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生活中喜歡重油重鹽,吃腌制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平時飲食應該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果,調整飲食結構,按時進餐。

7. 積極戒煙,可有效預防猝死

吸煙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三大危險因素之一,經常吸煙,煙不離手的人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比常人高,發生猝死的機率也遠遠高於正常人。很多人說:「我抽煙抽了幾十年也沒見我猝死」,積極戒煙的原因不是說抽煙是導致猝死的決定性因素,而是吸煙可誘發猝死,存在一定的機率。因為煙草中含有毒性物質尼古丁,此物質可引發心臟的冠狀動脈收縮和痙攣,可誘發冠心病急性發作。因此,戒煙可以有效地預防猝死事件的發生。

8. 堅持減肥,減輕心臟負荷

對於肥胖的人群來說,肥胖也是導致猝死的因素之一,因此堅持減肥可有效地預防猝死的發生。肥胖會使心臟負荷加重,尤其對於冠心病患者尤為不利,容易導致猝死,故肥胖者應限制飲食總熱量攝入,並適當鍛鍊,以消耗熱量減輕體重。

9. 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

排便猝死時有耳聞,保持正常的力度排便也是預防猝死的方法之一。在平時的日常飲食中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纖維的食物,必要時還可以服用緩瀉劑或肛塞開塞露,以保持大便通暢。

10. 慢性病患者,需藥物治療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是誘發猝死的因素之一,對於「三高症」患者一定要隨時監控和積極的藥物治療,未經治療的患者,由於「三高症」的長期影響,會加重心臟負荷,很容易造成冠心病猝死。

對於有冠心病的病人,要預防猝死,必須隨時攜帶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藥物,以便在發病之初及時服用,避免發生嚴重後果。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hyqtm4BMH2_cNUgoU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