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和美國的高級官員展開了會談,就簽署「海事信息共享技術協議」一事,展開了深入交流。一旦印度和美國簽署了該協議,那麼印美兩國便會形成了一種「准盟友」關係。其實,單從這份「海事信息共享技術協議」來看,還不足以把印美的合作關係,拔高到「准盟友」的高度,但再加上此前印美簽署的3份軍事協議,就可以了。
據了解,在「海事信息共享技術協議」之前,印度和美國還分別簽署了「後勤交換協議備忘錄」、「通信兼容性與安全協議」,以及「地理空間合作的基本交流合作協議」。通過這3份協議,印度和美國之間的軍事交流,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大的高度,所以在簽署了「海事信息共享技術協議」之後,印度和美國就基本形成了一種類似「准盟友」的合作關係。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印度和美國簽署(準備簽署)的這4份協議,都是在4年之內達成的。其中最早的「後勤交換協議備忘錄」,是在2016年簽署的,按照該協議的要求,美軍和印軍可以互相使用彼此的軍事基地,進行維修和補給工作。而「通信兼容性與安全協議」,則是2018年簽署的,按照該協議要求,美軍和印軍可以共享實時情報數據,這對印度來說非常有利。
「地理空間合作的基本交流合作協議」則是今年10月27日簽署的,在該協議生效後,印度就可以從美國軍事衛星發回的數據中,獲取自己所需的情報。現在印美商討的「海事信息共享技術協議」,可以讓兩國在海事領域的信息和情報共享更加順暢。在這4份軍事協議的加持下,印美關係已經從普通的合作夥伴,上升到了「准盟友」的高度。
針對這個事情,有專家還進行了評論,稱:印度與美國簽署多項軍事協議,違背了印度不結盟的原則,印度是不結盟運動創始國之一,他們與美國成為「准盟友」,違背了不結盟運動的準則。近幾十年來,印度一直在遵守不結盟運動的準則行事,就算是在與關係親密的俄羅斯合作時,印度也沒有簽署這麼多的軍事協議,但現在印度卻倒向了美國,與美國簽署了一系列軍事協議,這讓印度幾十年的努力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