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寫了一首詩,大臣說詩里有一個人,是皇后的情人,皇帝憤怒了

2019-08-21     路生觀史

提起契丹女強人,就會想起那個強悍的蕭太后,屢次親征,巾幗不讓鬚眉,逼迫宋真宗簽下澶淵之盟。契丹屬於游牧民族,民風彪悍,其經濟水平自然和北宋差距不少,所以其才子佳人也相對較少,但到了遼道宗一朝,遼國出了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子,這位就是遼道宗的第一任皇后,蕭觀音。

史料記載「道宗宣懿皇后蕭氏,小字觀音,欽哀皇后弟樞密使惠之女。姿容冠絕,工詩,善談論。自製歌詞,尤善琵琶。」蕭觀音原本是欽哀皇后蕭耨斤的侄女,相貌那是傾國傾城,並且善於詩詞歌賦,還喜歡彈奏琵琶等樂器,是遼國罕見的文藝女青年。

重熙年間,被燕趙王耶律洪基納為妃子,耶律洪基繼位為皇帝後,蕭觀音被封為皇后。耶律洪基得此佳人也是疼愛有加,不過,對於戶外娛樂活動,耶律洪基更加感興趣,經常在外打獵遊玩,甚至幾個月都不回宮中。

凡是碰到不靠譜的皇帝,奸臣必定會趁機奪權,擾亂朝綱,好比秦二世胡亥和趙高、明正德帝和劉瑾。耶律乙辛原本是皇帝的護衛,因為平叛耶律重元的叛亂,成為朝廷大員,封北院樞密使,位高權重。

皇帝常常在外遊獵,不問政事,朝廷的大權就落到了耶律乙辛頭上,隨即為所欲為,剷除異己、拉幫結派成為朝廷一大奸臣。蕭觀音作為皇后當然不能干涉政事,但他生下太子耶律浚,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而耶律乙辛要想奪權,就需要幹掉皇后和太子。

耶律洪基長時間在外遊玩,就苦了後宮的蕭觀音,獨守空床孤獨難耐,於是蕭觀音就常常以辭藻來抒發心中對皇帝的想念。這就是《回心院》詞的由來,這首詞感情真摯,是難得得好詞。

「鋪翠被,羞殺鴛鴦對。猶憶當時叫合歡,而今獨覆相思袂。鋪翠被,待君睡。」「疊錦茵,重重空自陳。只願身當白玉體,不願伊當薄命人。疊錦茵,待君臨。」蕭觀音寫詞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重新獲得皇帝的寵愛,辭藻美艷華麗,把思念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皇后寫詞想念皇帝,這無可厚非,但蕭觀音對音律掌握稍差,便請來熟通音律的樂師趙唯一,為這首詞譜寫一個曲子。趙唯一當然不敢怠慢,他盡心竭力譜曲,一彈一唱間,蕭觀音心之神往,兩人好像產生了某種曖昧的情愫。

契丹一族不同於中原漢族,對於男女之情看得不是那麼重,在眾人眼中也不是什麼大事。此時耶律乙辛從眼線得知此時,便想藉此利用一番,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耶律乙辛知道皇后喜歡詩詞,安排人送上一首極為香艷《十香詞》,還忽悠說是宋朝皇后寫的。

要是宋朝皇后真的看到詞的內容,估計得被氣得吐血。我們在此摘錄一段「紅綃一幅強,輕闌白玉光;試開胸探取,尤比顫酥香。芙蓉失新顏,蓮花落故妝;兩般總堪比,可似粉腮香。」這首詞寫的就是女子身上十個部位的香氣,多少有些少兒不宜。

蕭觀音看到之後也為之一驚,有些臉紅心跳。一位侍女就此機會說了一通謊言,這位侍女名叫單登,是耶律乙辛的眼線。單登對皇后說:「這首詞如果配上您的手書,那豈不是更佳!」蕭觀音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便真得親自書寫了一遍,並在最後配上了一首詩。「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君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問題就出在最後這一首詩上,因為他裡面出現了那個樂師的名字「趙唯一」,耶律乙辛借題發揮,認定皇后和趙唯一私通,把狀告到了皇帝那裡,皇帝被人帶了綠帽子,這可是奇恥大辱。不管真假,皇后等一概人等都被打入大牢,在嚴刑拷打之下,蕭觀音、趙唯一被屈打成招,最終一代才女含恨而死。

蕭觀音含冤九泉,也許,她跟趙唯一根本什麼關係都沒有,錯就錯在她對詩詞歌賦的熱愛,奸臣當道小人作祟,最後她也無可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香消玉殞誰人憐。(文/九魚亭)

參考資料:《回心院》、《十香詞》、《遼史·第七十一卷列傳第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VM8rW0BMH2_cNUgd2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