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依賴有風險,媽媽們一定要幫助他們戒掉

2020-03-05     智欽孕嬰平台

奶瓶,是寶寶賴以生存的飲食工具,要戒掉並非易事。

但是,就算如此,當寶寶長到一定年齡時,媽媽們無論如何都要幫助寶寶儘快戒掉奶瓶。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在1周歲後應該停止使用奶瓶,等到18個月左右大時,需要完全戒除奶瓶。原因如下:

1、會增加寶寶齲齒的風險

用奶瓶喝奶時,奶嘴恰好在寶寶的上下門牙中間,奶頭頂在齶部,寶寶只要一吮吸,幾乎所有門牙都會浸泡在奶液中。這樣,寶寶在喝奶的同時,口腔的細菌也在迅速繁殖起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寶寶形成「奶瓶齲」。

2、導致牙列不整齊,影響容貌

長期吮吸奶嘴,寶寶的門牙就會受到擠壓,容易造成嘴唇變形、牙列不整齊、臉型不對稱、形成高齶弓的「奶瓶嘴」等現象。

3、引發幼兒肥胖

過於依賴奶瓶的寶寶,也增加了患肥胖症的危險。通常情況下,1歲後寶寶一天的奶量不超過500毫升。但有研究表明,過於依賴奶瓶的寶寶會不自覺攝入更多的奶,也讓寶寶獲取了超出身體所需的過多熱量,從而引起肥胖。而且奶里的含鐵量很低,無法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求,還可能會導致出現缺鐵性貧血。

4、增加中耳炎的病發幾率

習慣用奶瓶喝奶的寶寶中,超過半數的寶寶喜歡在睡前含著奶瓶睡覺,這樣奶水沿著嘴邊流進耳朵里,極容易誘發中耳炎。

5、不利於寶寶的心理成長

吮吸是新生兒的本能,奶瓶的發明,正好匹配了嬰兒天生的吮吸能力。可以說,奶瓶是嬰兒的象徵。如果寶寶1歲後仍然使用奶瓶,在他的意識里自己就仍然是個小baby,無疑不利於寶寶的心理成長和獨立性的培養。

有媽媽說,道理都懂,但是絕大部分媽媽表示:真的做不到啊!

一方面寶寶斷奶時間晚,才剛學會用奶瓶喝奶,又要開始戒掉,容易導致不喝奶;另一方面,戒奶瓶的過程太累了,完全要跟寶寶鬥智斗勇,還分分鐘會敗下陣來。

到底怎麼給寶寶戒奶瓶才能更有效呢?

1、多一點堅持

因為寶寶再長大一些,會變得更加「叛逆」,常常喜歡跟爸爸媽媽對著干,這樣會增加奶瓶戒除的難度。

2、用杯子喝水

寶寶6個月後,可以逐漸嘗試用帶吸管或吸口的杯子,也就是學飲杯,然後再逐漸過渡到水杯。

小貼士:中午那頓開始,用吸管杯或鴨嘴杯代替奶瓶給寶寶喂奶,逐漸過渡,然後養成早上也用杯子喝奶的習慣,最後慢慢過渡到睡前使用。這樣循序漸進,寶寶就可以逐漸適應用杯子。

3、選擇合適的時間

生病了、疲憊了、肚子餓了等時候都不太適合戒除奶瓶,使用學飲杯,否則反而會造成寶寶的逆反心理。建議在寶寶心情好的時候換上杯子。

4、給寶寶準備一個安撫物

有的寶寶對奶瓶有依賴,把它當做是安撫物,習慣抱著奶瓶睡覺,那麼戒奶瓶會比較困難。建議媽媽們給寶寶準備另外一些安撫物,可以是咬咬膠,也可以是安撫玩具,讓他逐漸習慣,以替代奶瓶。

5、難以戒除也別慌

戒除奶瓶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媽媽多一些的耐心。如果短時間內難以戒除也別慌,只是日常護理要做得更細緻。比如喝完奶後為寶寶勤漱口,儘量避免抱著奶瓶睡覺等等。

記住 :

中午早上晚上」的原則

一天當中,寶寶在晚上對奶瓶的依賴是最大的,其次是早上,此時奶瓶對寶寶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喝奶的工具,更是一個安撫物。因此,給寶寶戒奶瓶這好似最好從中午這頓奶開始,一段時間後,早上那頓奶也可以試著用杯子喝了,最後再戒掉寶寶晚上使用奶瓶的習慣。

循序漸進,慢慢來,不著急

有些媽媽知道不能長期給寶寶使用奶瓶後,急著在一個月、甚至一周時間內,就讓寶寶養成用杯子喝奶的習慣,這未免有點太心急了!

通常來說,寶寶需要花上幾個月,甚至一年才能完全戒掉奶瓶。媽媽在幫助寶寶戒奶瓶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的「迂迴戰術」,不能與寶寶發生正面的衝突。

可以耍點小心機,多在寶寶面前用杯子喝水,和寶寶玩「用杯子給布娃娃喂水」的小遊戲等。只要媽媽堅定要給寶寶戒奶瓶,慢慢引導,給寶寶足夠的時間來過度,絕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可以成功戒掉奶瓶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QsHrHABgx9BqZZIR9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