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文小武 —普通上班族,硬筆書法愛好者,喜歡讀書學習
來源:秋葉寫作特訓營
助教:GM
編輯:燕子
有這麼一個人,本身是機械工程專業出身,卻硬是靠著寫作將自己寫成了網紅大咖,他就是秋葉大叔。
他12年時間出了20本書,涵蓋多個領域,有18本書累積銷量3萬冊以上,更有單本銷量超過30萬冊,口碑甚佳。
2019年10月,秋葉大叔新作《寫作7堂課》上線,一個月內就衝進了噹噹新書榜的前10名。
今天,就主要聊一聊《寫作7堂課》這本書。全書一共分為7個版塊:
·框架式寫作:解決寫作沒有方向的問題
·複利式寫作:提升對寫作價值的認識,讓寫作長期盈利,而不止於一次性收益
·碎片化寫作:解決寫作沒有時間的問題
·聯機式寫作:解決寫作沒有素材的問題
·結構化寫作:解決寫作時沒有靈感、不會串聯的問題
·清單式寫作:解決寫作質量不好的問題
·復盤式寫作:解決寫作技能原地踏步的問題
總的來說,就是教你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寫作閉環,讓優質文章源源不斷地產出,從而給自己帶來持續的收益。
起初我以為,這就是一本講「寫作技巧」的書。讀完後才發現,作者通篇都是在講一個問題:如何將寫作這件事情流程化,使之成為一種工作習慣,從而保證穩定輸出?
「我哪裡是很會寫的人,只不過是工作習慣比較好而已。這本書,其實是教大家如何通過學習寫作,培養可以受益一輩子的良好工作習慣和思維習慣。」
原來,學寫作不僅僅是為了學一種技能,更是為了學一套高效能人士的行為習慣。
當然,作為寫作小白,我最急需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寫出一篇好文章,批量產出那是以後的事情。所以我專注研究了這3個版塊:框架式寫作、結構式寫作、碎片式寫作。
01 心中有框架,文章自然來
為什麼寫作前要搭建一個框架?
請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寫不出東西?
因為胸無成竹!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寫文章也是一樣,心中有素材,才能出好文章。框架的最大作用就是幫你快速積累素材。
作者這樣說:
「搭建框架是為了給自己設置一個注意力的錨點,把自己要寫的話題和靈感系統地歸納記錄下來。因為人的大腦喜歡結構化的記憶,有了框架後,我們就可以把靈感和合適的素材分門別類地放到這個框架里。」
仔細想想,我們的大腦是不是這樣的?
小時候,我們換上了一雙新鞋或者新衣服,就會特別注意周圍小朋友的鞋子或者衣服是不是也是新的;長大後,買了一輛新車,就會經常觀察,周圍有沒有跟自己那輛一樣的車。
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戴爾·卡耐基稱這一現象為視網膜效應:「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容易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
視網膜效應讓我們更加善於觀察。這是框架的第一個作用。
將我們觀察到的東西快速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寫文章時候才有東西可用,而大腦更喜歡結構化的記憶。
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劉媛媛,也是一位來自北京大學法律系的超級學霸。她在分享自己記憶方法的時候,提出了記憶力的三個要素「分塊兒、穿線、提取」,其中分塊兒和穿線就是要先將記憶的內容結構化。
結構化的記憶讓我們更容易記住觀察到的內容,這是框架的第二個作用。
框架的第三個作用是讓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對於領域的全局視角,讓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加全面、專業。
頂尖諮詢顧問大前研一說過:他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搞清楚一個領域的問題,並快速提出自己的深度見解,便是因為一開始就站在了比客戶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比如我們要學習演講,我們先建立這樣的意識:
演講的定義是什麼?它與分享、演示、培訓的區別是什麼?
演講需要具備哪些基礎能力?一定的邏輯思維、會不會寫演講稿?
演講需要的專業知識是什麼?發聲、動作、颱風、服裝?
學習演講都有哪些實用的訓練方法?寫稿、對鏡訓練、模擬排練、實戰訓練?
演講過程中遇到突發事件怎麼辦?麥克風不響、忘詞兒、臨時切換選題?
把這些內容都掌握之後,還用擔心做不出好的演講嗎?
框架還有第四個作用,那就是可以豐富我們的寫作話題,一個框架中的每一個小知識點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話題。
02 結構化寫作,幫你快速寫出好文章
有了框架,寫作的話題和素材都有了,可我依然不會寫,怎麼辦?別擔心,作者提供了10種寫作結構,助你快速寫出好文章:
·日記體,適合寫自我療愈類的文章
·清單體,適合寫分享知識類的文章
·語錄體,不講結構,不重文采,言簡意賅能夠啟發他人即可
·資訊體,適合寫專業圈子內的文章
·點評體,適合寫美食、旅遊類的文章
·圖片體,適合寫遊記、美食、實用技能教程類的文章
·問答體,適合寫熱點事件、人物訪談類的文章
·互動體,一種可以啟發別人,也可以升華自己的範式
·實用體,適合寫一些對領域有深度理解的文章
·雞湯體,適合寫一些抒發情緒的文章
書中詳細分析了這些結構的特點,以及一些寫作訣竅。
比如,如果你是一位美食家或者美食店老闆,如何寫出饞死人的文章呢?
我們對應一下這10種結構,發現點評體比較合適。
作者說:「美食寫作的目標是用文字活靈活現地描繪出勾人的味覺、視覺、觸覺、嗅覺,營造出感官上的吸引力,點評你享受到的體驗,吸引別人去體驗。我把這種文章成為點評體。」
書中講了4個點評體的寫作訣竅,並且都有實例相佐,我只列舉一條,大家體驗一下。
「第一個訣竅是用同感筆法去寫。也就是寫味覺,你要用視覺思維去寫,用聽覺思維去寫……很多美食文章的標題,就是這樣的代表。
如:
《神奇的牛軋糖蔥香米餅,一口咬下54層》(美食台)
《怎樣一口吃掉9朵玫瑰和15朵茉莉?》(美食台)
《薄如蟬翼的金華火腿,每一口都是時間的味道》(一條)」
03 沒時間寫?你只是沒發現自己的碎片時間
很多時候,我們都很忙,處理完瑣事,留給寫作的時間就不多了。我們還能不能繼續寫作?
只需記錄生活,你就能發現可觀的零碎時間。
我是一個普通上班族,每天忙忙碌碌。學習碎片化寫作以後,我記錄了一下每天的日程,是這樣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每天居然有將近5個小時是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的!
即便去掉一些必須動手的活動時間,比如吃飯、刷牙,都還有最少3個小時是雙手和大腦完全閒置的。況且吃飯刷牙的時候,我也可以思考問題呀。
而這些時間,我們都可以利用它們來進行寫作。比如:
「1~3分鐘,記錄一個寫作靈感或者找到一個所需金句;
3~5分鐘,構思一篇文章的大綱;
5~10分鐘,整理大綱並記錄下來,或者完成一次圖文排版;
10~20分鐘,完成一篇200~600字左右的小段落寫作;
30~60分鐘,完成一次1000~2000字的文章寫作。」
看,如果能養成這些習慣,每天寫出1篇1000~2000字的文章,並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發現碎片時間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也是有方法的,我就不過多劇透了。有興趣的話,趕緊來看這本書吧。
悄悄告訴你,秋葉大叔非常暖心哦!書中不但附送了配套PPT課件,每個章節還有大叔的視頻領讀,都是為了助你快速吸收知識。
偷偷截一張配套的案例PPT給你們看:
是不是更有畫面感,一下子就記住了?
學習是永不虧本的投資,3個習慣的初步實踐,已經讓我真正踏出了寫作從0到1的關鍵一步。還有4個習慣等待我去發掘,相信秋葉大叔也一定會給我更多驚喜。
同時,它還非常適合想深度學習寫作的人、想提高職場能力的人、自由職業者以及學習苦惱者去讀。
而且,我特別認同作者的一句話:
「寫作,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
因為寫作會讓你對生活更有感知力,觀察更加敏銳,更容易發現生活中不一樣的美,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LkXdm4BMH2_cNUg2ErO.html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秋葉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