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我的故事#
撰稿 / 團團 編輯 / 醜醜 全文5069字,閱讀約6分鐘
我們無法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面對命運的態度,以及行動。「丑故事」陸續推出「短故事:被肺炎疫情改變的鼠年」系列,今天是第19個故事。
01 接下來的情況沒人能預料
第一次聽到武漢流感病毒的消息,是在和媽媽的電話里。
1月20日早上,我帶著病歷,準備去媽媽工作的醫院做孕檢。
出門前,媽媽打電話囑咐我說:「你一定要戴好口罩,現在醫院裡全是感冒發燒的病人,上面說有流感爆發了,你自己知道就好,不要外傳。」
媽媽做了三十多年檢驗工作,一直在醫療一線奮戰。流感肆虐的時候,正是她最忙碌的時候。
再有3天,她就正式退休了。
美麗的媽媽
我戴著口罩走進醫院,檢驗科的窗口簇擁著一群病人。我透過玻璃向裡面張望,看見媽媽正專注地看顯微鏡。
上午,媽媽急匆匆帶我做完一圈檢查,從包里拿出早早準備好的包子,豆漿和雞蛋。豆漿是現磨的,包子和雞蛋都在保溫杯里溫著。
從小到大,媽媽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身邊人,時常,忽略了自己。
她穿著白大褂,帶著帽子和口罩,我只能看見她疲憊的眼神,和黑黑的眼圈。媽媽已經好多天沒有休息了,自己也生著病,嗓子是啞的……
媽媽說,中午要全院開會,通知疫情的相關情況和應對措施。
「媽媽,你還有三天就退休了,照顧好自己,別太累。」我很擔心她,從早上到現在,她一口水都沒喝,更別提吃飯了。
「沒事,大家都忙,院裡也缺人手,現在正是緊張的時候,上一天班,就得做好這一天。」
媽媽向來是個風風火火的人,三十多年來,對工作一絲不苟。她跟我沒說幾句,便又跑回去照顧病人了。
化驗窗口,媽媽在裡面工作
下午三點多,她發微信給我,讓我這幾天沒事不要出門,如果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接下來的情況,可能會很糟,沒人能預料。」媽媽有些不安。
02 新年願望是,我愛的人都能健康平安
接下來的大半個月,是2020年最讓人膽戰心驚,惶惶不安的日子。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武漢及湖北多地相繼封城,杭州也實行封閉式管理,不得隨意出入。
在20多天的時間裡,全球感染人數從幾十例飆升至6萬多例,病患人數翻了1000多倍。
馬路上空蕩蕩的
因為懷孕,我和先生取消了春節回長春婆婆家的計劃,決定留在杭州和爸媽一起過年。
1月23日下午,我和先生戴著口罩到家附近的盒馬鮮生買菜。商場裡空空蕩蕩,許多店鋪都大門緊閉。零星的行人,都戴著口罩,行色匆匆。
盒馬鮮生里,是另一副景象。服務人員全部戴著口罩,在貨架間奔走,補貨理貨的,拿貨外送的,一個個動作飛快。
在盒馬買菜囤貨的人,紛紛拿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在大量囤過年的口糧。
蔬菜被挑得所剩不多了,我問櫃檯前的小哥,明天還進菜嗎?
戴著口罩的他朝我熱情地招了招手,說:「當然有新菜,我們過年不打烊,每天進新貨。明天大年三十,九點提前開門,早點來哈!」小哥聲音很嘹亮,一副幹勁十足的樣子,我的心安了幾分。
我和先生買菜回來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媽媽來我家吃年夜飯。爸爸很高興,說自己享福了。
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一年到頭,爸媽來家裡吃飯不過一兩次。哪能算享福……
上次見到爸爸是兩個月前了,我們都在杭州,家相隔不過幾公里,卻各自忙碌著,鮮少團聚。
1月8日,得知自己懷孕的那天,我打電話給爸爸,他愣了一下,說:「哎呀,好久不見。」
「是啊,好久不見,你要當外公啦!」我想第一時間跟爸爸分享喜悅。
「啊……恭喜啊!」爸爸吸了口氣,有些驚訝。
「這是我們買的海鮮,給你補身體的,這是防輻射服,你用電腦的時候要穿,這是給你帶的土雞蛋,一天吃一個……」吃年夜飯前,爸爸把拿來的東西仔細交代了一遍。
每次相聚的時候,爸媽似乎都要把一肚子的關切通通說完,要把他們能想到的好東西,全帶來給我。
這次的大年三十,很難忘。
年夜飯,做了爸爸愛吃的豬蹄,媽媽愛吃的龍蝦
我們一家四口早早吃完了年夜飯,約定各自安心在家,不出門,不聚會。
媽媽說,他們醫院的小夥伴全被急召回來了,在外地旅遊、探親的也不例外。必須趕回杭州,24小時待崗。
媽媽退休了,可她的心一直被緊緊揪著,她曾是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此刻,她無法置身事外……
疫情日漸嚴重,沒有一座城市能獨善其身。
原本這個春節,我打算帶著爸媽到周邊玩玩,好幾個春節沒有陪他們了。可今年,願望還是落空了……
零點鐘聲響起,朋友圈裡刷屏的不是「新年快樂」,而是「援助武漢」。大家都沒有心思過年,春晚里獲得的片刻歡笑,在刷疫情新聞的時候一掃而空。
臨睡前,我問先生,今年的新年願望是什麼。他說,希望你和孩子能平平安安。
我的新年願望,是我愛的人,都能平安健康。
凌晨兩點,我在淘寶首頁搜索「援助武漢」,向基金會裡捐了一些錢。
一想到此刻有那麼多人在生死一線奮戰,有那麼多人有家不能回,有那麼多人,不遠千里,自發去馳援……我默默流下了眼淚,泣不成聲。
沒想過,2020會以這樣的方式開啟,以這樣的方式繼續……
希望家人都平安健康
03 世界怎麼了?我怎麼了?
初二是先生的生日,上午,物業通知說,小區封門,只留一個出口,外面的人不讓進,裡面的人出去,也需要登記測體溫。
下午一點半,大雨如注,我戴著口罩,撐著大傘走到小區西門拿外賣。只見小區門口,外賣小哥抱著我訂的生日蛋糕,在欄杆外張望。
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
他戴著頭盔和口罩,沒有穿雨衣,制服全濕了,啪嗒啪嗒往下滴水。他懷裡的蛋糕盒蓋著一層塑料布,沒有淋濕。
外賣小哥伸長了手,跨過欄杆把蛋糕遞給我。我對他說了一句:「小哥辛苦了,新年快樂!」
他朝我擺擺手說:「真不好意思,讓你自己跑來拿,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也沒辦法。你趕緊回去吧,別著涼了……」
「雨大,你路上注意安全,慢點騎……」
兩個戴口罩的人,在大雨里,隔著欄杆,說了許多話。
「在這樣一種人心脆弱的時期,我們必須明白,沒有一個孤島可逃。沒有,沒有中間道路。我們必須接受這種困境。」加繆在《鼠疫》里寫下的話,浮上心頭。
不知道是不是身在孕期,我的精神變得敏感脆弱。
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刷新聞,十分鐘一次,非得看完朋友圈裡的每一條內容,點開每一個和疫情相關的公眾號文章。微博熱搜,刷了又刷,除了焦慮,更多的是絕望……
人的情緒隨著社會大環境起起伏伏,有人憤怒、指責、謾罵、嘲諷,有人感傷,嘆息生命的消失,有人無所事事,在家裡一點點消磨自己的無聊。
我能強烈得感受到每個人語言文字間的心情,它們也是我此時此刻的內心映照。
世界怎麼了?我怎麼了?
床頭放著「鼠寶寶」公仔
失眠突如其來,凌晨一點,兩點,三點……我看著床頭鬧鐘上的數字一下一下跳動,我的心快要跳出喉嚨了。腦子裡一團亂麻,新聞里的字字句句縈繞不散,被疫情逐漸染紅的中國地圖,揮之不去。
我強迫自己深呼吸,用盡力氣吸氣、呼氣,感受氣息從鼻腔進入,慢慢流淌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我摸著自己的小腹,它沒有一點動靜,但我知道,裡面有一個生命正在成長,悄無聲息地成長。
「媽媽會保護好你的,無論世界發生多麼可怕的事情,我都會陪著你,愛著你。」
睡意姍姍來遲,我只渴求一個沒有陰霾的夢境。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當下,珍惜每一次的相遇與重逢。
04 醫生,我的孩子還活著嗎?
我的朋友一雪,也是一位孕媽。她告訴我,疫情爆髮帶給了她很多心理壓力,總是很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傳染了。
臘月二十九的時候,因為要和家人們聚餐,她硬著頭皮去了,包括大年三十。
回家後,她就一直擔憂:「會不會被傳染?會不會發燒?會不會咳嗽......要是真的被傳染,應該會被終止妊娠吧。」
此時,一雪的寶寶剛好滿32周,也就是孕8個月,她安慰自己說:「現在孩子生出來也能存活了!」她在家惴惴不安地渡過了病毒潛伏期,整整14天。
產檢對於孕婦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疫情這麼嚴重,她說自己實在不敢去醫院,32周的產檢她放棄了,主治大夫也說,應該放棄,放棄的對。
而孕早期的我,沒有這麼幸運,意外接踵而至。
2月3日晚上,我突然發現自己出了很多血。腦子裡嗡嗡地響,一片空白。
這是先兆流產的徵兆。之前一次產檢是1月20日,孩子只有6周多,B超只能看見1公分大的孕囊,沒有胎心胎芽。
幾個小時過去,流血的情況不見好轉,我打電話給媽媽,希望她明天能陪我去產檢。媽媽的聲音很著急,有點顫抖,但她一直安慰我:「不要緊的,不要緊的,一切都會好的。」
我呆坐在沙發上,窗外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在玻璃上,像是一個個光點瞬間被打碎了。
眼淚止不住,嘩嘩往下流,我一直緊繃著的神經,崩潰了。
幸好先生一直陪在我身邊
先生抱著我,一邊摸著我的頭,一邊輕聲說:「不要害怕,我陪著你,不管情況怎麼樣,都會沒事的。我會一直愛你,很愛很愛你。」
我的心裡有一百個,一千個沒人能回答的疑問:孩子還活著嗎?我還能救它嗎?如果我去醫院,會被感染嗎?如果感染了,我和孩子,還有一線生機嗎?
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先生和媽媽陪我去了醫院,我們都「全副武裝」,戴著口罩、帽子和眼鏡。醫院的大廳里設了登記檢測崗,每一個人都要量體溫,排隊進去。
進醫院前要排隊量體溫
媽媽和當班的醫生很熟悉,她問了這幾天醫院的情況,醫生說:「這幾天大家都24小時輪班,雖然醫院不接發熱病人,但要防止漏掉感染源。大家都挺緊張的。」
「你們怎麼不穿防護服啊?」媽媽關切地問。
「防護服不夠,都送去支援前線了,一線的醫生都不夠用,我們就自己想辦法保護一下吧。」我看見這位醫生穿著塑料外套,很薄一層,口罩也是平時醫用的,並不是N95口罩。
醫生們一直堅守崗位,很辛苦
跟著媽媽走到電梯口,準備去4樓做B超。媽媽從口袋裡掏出一支筆,說用筆尖按一下按鈕,再套上筆套,可以有效防止電梯接觸感染,回家後,消毒一次就可以了。
所有的門都是媽媽幫我開的,她什麼也不讓我碰。先生提著東西,挽著我,寸步不離。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特殊保護的對象,愛我的他們,生怕我受一點傷。
躺在B超室的床上,我緊閉著眼睛,不敢看螢幕,心裡默念著:一定會沒事,一定會沒事,寶寶不怕,媽媽也不怕。
醫生拿著儀器在我的肚子上來回滑動,房間裡很安靜,只有儀器「滴滴」的聲音。看醫生遲遲不開口,我忍不住問:「醫生,我的孩子還活著嗎?」
她把螢幕轉向我,溫柔地說:「你看,已經有胎心胎芽了,胎兒發育沒問題。」砰—砰—砰—,我聽到胎心的那一刻,眼淚奪眶而出。
太好了,我的孩子還活著。
所有的擔憂和惶恐像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上,現在,它落下來了。
已經有胎心胎芽了,小生命在健康成長
醫生說,我孕酮低,有出血情況,需要吃藥,在家裡靜臥休養。媽媽也特別囑咐我,除了吃飯和去廁所,都在床上平躺著,不能下來走動。渡過這段危險期,就會好起來的。
回家的途中,媽媽告訴我,她一個晚上都沒睡著,打了無數電話,聯繫她的醫生朋友們,甚至連手術室都幫我預約了。我看到她眼睛裡布滿了紅血絲,很心疼。
媽媽對孩子的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當媽媽之前,我不能切身體會。但此刻,我深切感受到,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媽媽的心,媽媽的擔憂與痛,比我更甚。
1993年,媽媽懷我的時候
05 當個一級保護動物
接下來的10天,我一直在家裡躺著。我和親人朋友們開玩笑說,自己就像一個吃飯睡覺機器,一條無用的鹹魚。
鹹魚本魚,一件睡衣過一個冬天
近一個月的疫情,大家都閉門不出,而我更是提前體驗了坐月子。也許,在國家的危難時刻,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家,也是出一份力了。
這個超級長假,最辛苦的是先生。他是大學老師,一邊工作,準備線上授課,一邊無微不至地照顧我。
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一整天呆在一起,經歷這個特別的假期,我們的感情更好了,彼此的心也貼得更近了。
先生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
疫情嚴峻,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每2天一戶只許一個人出去,先生擔起了買菜的重任。他出門前,我囑咐他戴好口罩,別去人多的地方,準備一些紙巾,避免接觸按鈕和把手。
家裡口罩沒有準備太多,他一個口罩戴三次才捨得丟。但每次我出門,他都讓我戴新的。
孕期我的口味變得很快,經常噁心想吐,有時候會突然很餓,有時候又一口飯也吃不下。先生從來不抱怨,每天燒不一樣的菜,葷素搭配,每頓準備四五個菜,換著花樣哄我。
先生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
不會做的菜,他就現學,看網上的視頻照著做,還真有模有樣,手藝越來越好了。
工作,做飯,幹家務,買菜,倒垃圾……里里外外的活,先生一個人全包了。我每次問他,他都說:「不累不累,把你照顧好是最重要的。」
先生會給我吹頭髮、洗腳、剪指甲、按摩……我不舒服的時候,他就摟著我,像哄小寶寶一樣,一邊摸我的頭,一邊哼兒歌。
我這個「一級保護動物」,還真是幸福。被愛著的感覺,真溫暖。
2月14日情人節,先生送的花
我們這一代90後,是從小被寵大的,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很多人愛我們一個人。對親人們的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甚至視而不見。有時候,還會常常為一點不如意,就作天作地。
這一個月的經歷,讓我有機會用心感受那些溫暖與閃光的瞬間,讓我有機會看到周圍的人,一直為我付出了這麼多。
我們雖然不出門,但是我們是安全的。那麼多的醫護人員,一線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超負荷地在救治病人,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構建起一座座安全的島嶼。
小時候,被爸爸媽媽抱在懷裡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被這麼多的愛包圍著。原來,有那麼多人,在默默為我們奉獻,守護我們。
此刻,我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定。我相信很快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就像奧斯卡影帝菲尼克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說的「當我們心懷愛意奔向救贖,和平會隨之到來。」
請關注「丑故事」,我們將陸續推出「被肺炎疫情改變的鼠年」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