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4歲,頭暈吃粒藥卻導致病危,醫生提醒:一定要避免這種行為

2019-09-15     醫脈通心內頻道

說到這個話題,其實很多人都遇到過。不少高血壓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現頭暈,心裡想的肯定是:糟了,血壓又高了。於是很多人都會立即拿起手邊的降壓藥,吃上一粒,還常常當做高血壓應急處理的經驗傳授給其他人。

作者:紀文洋

單位:龍海市第一醫院心內科

來源:心路星塵

攝影:陳占彪

前些天醫院急診科收了一個病人,74歲的老大爺,因為反覆頭暈不能緩解被120送來急診,入院以後我們發現老人的血壓很低,呈休克血壓,只有85/52毫米汞柱,但患者家屬卻說老大爺有高血壓病史6年了。

仔細詢問才知道,老大爺去年曾經因為心功能不全住過院,雖然病情比較嚴重,但老人家很固執,過了兩天好一點就要求自動出院。

出院後老人打死都不肯來醫院,說是沒病沒災的來醫院不好,萬般無奈,於是家屬只好按照醫生出院時開的藥單長期在外面藥店買藥。

這一買就是一年多,也從來沒到醫院複查調整藥物,遇到頭暈的時候,老人就自己多吃一粒降壓藥,如果不能緩解,就再吃一粒。

攝影:陳占彪

最近這段時間胃口不好,吃得不多,入院前一天老人出現了頭暈,全身較乏力,老人自己覺得肯定又是血壓升高了,於是就按照平時的經驗,一次性多吃了兩粒降壓藥。

沒想到頭暈症狀反而加重,全身冒冷汗,神志模糊,家裡人這才把他送到急診科。

急診科檢查後發現血壓偏低,頭顱CT檢查沒有發現新發腦梗死,於是收住CCU重症監護病房。

我們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患者除了血壓低以外,還有反覆室性心動過速、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包括低鉀、低鈉、低氯。

因為去年老大爺出院時我們開出的治療心力衰竭藥物中有利尿劑,這種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低鉀血症等電解質紊亂,所以在臨床上我們會建議一段時間驗血以便及早發現並給予糾正,而老人出院後都是自行買藥,根本不知道已經出現了低鉀,最近吃得太少結果加重了電解質紊亂。

老人雖然長期服用降壓藥,但卻幾乎不量血壓。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不少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雖然知道這些慢性病需要吃藥,有部分患者也能做到天天堅持服藥,但由於種種原因卻從來不檢查,也不量血壓、不查血糖。

究其原因,有些患者是嫌麻煩,有些是覺得自己的電子血壓計不準確,有些覺得有吃藥就可以了沒必要量血壓。

攝影:陳占彪

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患者的病情在一段時間後可能會發生變化,即便剛開始的時候醫生將血壓、血糖等等調整到了正常範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季節的變換、年齡的增大、基礎疾病的增多、睡眠欠佳、飲食習慣的改變等等,原本穩定的病情很可能會發生變化,甚至惡化。

比如可能出現:心力衰竭、心臟擴大、腎功能不全、腦動脈供血不足、電解質紊亂等等,如果沒有定期檢查,就無法做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早期治療,結果往往會貽誤病情。遺憾的是,在臨床上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患者並不是根據血壓來調整藥物,不少人是憑著經驗來吃降壓藥,頭暈比較明顯就多吃點降壓藥,頭暈比較好了就少吃點,結果往往導致血壓波動明顯,甚至像文中的這位老人一樣病情惡化。

心路星塵:

我國目前高血壓患者有2.7億,其中大多數的患者並沒有頭暈的症狀,所以我們把高血壓稱作是「無聲的殺手」。

去年夏天我曾經收治了一位42歲的心力衰竭患者,他平日的血壓高達260/130mmHg,但他沒有任何的不舒服,而且從事的是工地的重體力勞動。


由於沒有症狀,所以雖然他發現高血壓10年了,卻從不吃藥,結果導致急性左心衰竭,經過搶救才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損傷的心臟已經無法恢復正常了。

因此,我們不能用頭暈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這往往會引起對病情的誤判,而且低血壓也會引起很明顯的頭暈症狀,這時候如果盲目服用降壓藥,往往會導致血壓過度下降,病情加重,所以我們不能單純依賴症狀來決定是否加用降壓藥。建議患者一定要先量一下血壓,並諮詢醫生。

攝影:陳占彪

心路星塵:

而且,臨床上引起頭暈的疾病還有很多,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死、低血糖、貧血等等,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出現頭暈就服用降壓藥,很可能導致病情惡化,得不償失

反過來,沒有頭暈並不等於沒有高血壓,沒有症狀的高血壓並不等於沒有危害。因為如果高血壓得不到良好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可能會出現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尿毒症等等危險,有不少病人直到出現了這些嚴重疾病後才後悔莫及。

對於高血壓的認識,下面幾點也是必須知道的:

1、我們反覆強調,降壓藥是沒有依賴性的,降壓藥不會成癮,不會出現吃了就停不下來的情況。高血壓之所以不能停藥,是因為高血壓需要長期控制血壓,停藥後血壓又會升高。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子虛烏有的成癮性,而不吃降壓藥。

2、不存在剛開始用好的降壓藥,以後就無藥可用的情況,好的降壓藥或者比較新型的降壓藥一般都是長效製劑,能做到平穩降壓,保護心臟腎臟,一箭雙鵰,如果條件許可,能及早使用的話,何樂而不為?

3、降壓藥沒有耐藥性,不需要常常更換,常常改藥容易導致血藥濃度的波動,對病情控制不利。如果血壓能得到平穩控制,沒有明顯的副作用,就算吃了10年或者更長時間也不需要更換降壓藥。

攝影:陳占彪

4、降壓藥雖然可能會有副作用,但總體發生的機率並不高,而高血壓不控制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卻是必然的,所以大家不應該因為擔心副作用,而選擇不吃降壓藥。在臨床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相應的藥物,當然如果出現了不良反應,請及時告訴醫生,降壓藥物還是有很多種選擇的,通過調整總歸可以選到對自己最合適的藥物。

5、高血壓腎病並不是因為降壓藥吃多了導致的,而往往是因為高血壓沒有得到良好控制而出現的,據統計,我國尿毒症患者有17%是因為高血壓所導致的。

6、市場上的保健產品沒有明確的降壓作用,有些不合格產品往往通過添加不明劑量的藥物來欺騙老人,但是目前上當的人還是很多,貽誤病情的也很多,而發現被騙後急怒攻心,血壓反而會升高。

攝影:陳占彪

總之,高血壓是需要規範治療的,千萬要記住規範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規律的藥物治療。

同時我們強烈建議在家裡自己測量血壓,也就是家庭自測血壓,這在美國、歐洲以及我國的高血壓治療指南里都是明確推薦的,建議可以使用合格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並做好記錄,以便對自己的血壓情況能了如指掌,千萬不要一出現頭暈就加大降壓藥劑量,這個很危險,如果不對症的話,很有可能就是雪上加霜,如果症狀明顯,我們還是建議去醫院就診治療。

參考文獻:

1、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
2、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rAeN20BJleJMoPMEp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