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大有名的甜品

2020-02-14     美味專屬

1、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
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這個滿記招牌甜品之一,讓俺每每路過滿記就挪不開步了。昨天下課後又拖了呀呀去小坐了會,兩個人共同的選擇就是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可是滿記又沒開在家門口,還好它沒開在家門口,不然俺破產也。好在甜品這東西一點也不難做,今天去備了些材料,俺自己做! 
原料:血糯米(或稱黑糯米)、赤豆、玉米粒(超市的速凍玉米粒即可)、冰糖(或白沙糖)、牛奶、芒果或西瓜等水果。


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
做法: 
1、血糯米與赤豆用料之比為4份血糯1份赤豆,洗凈,入鍋,加水沒過原料,水面需高出原料一倍左右。 
2、大火煮沸,約二十分鐘後改小火,小火慢煮約一小時,注意始終保持原料完全浸沒在水中,可以每隔二十分鐘左右攪動一下,以仿粘底。 
3、待赤豆酥軟,尚末開花時,加入少量玉米粒,投入冰糖(或白沙糖)。建議糖不要太多,以兔壓過原料及之後會放入的水果味道,略帶甜味即可。再小火煮三十分鐘後熄火,煮鍋無需離開爐灶,餘溫尚在工作中,保持鍋蓋合著的狀態等待冷卻。 
4、將完全冷卻的赤豆血糯放入冰箱冷藏室。 
5、倒一些牛奶在密封的保鮮盒裡,放入冰箱冷凍室,在-18度的溫度下急凍約一小時。如果你的冰箱無法撐控溫度,那麼看到牛奶表層結冰霜即可拿出。 
6、將冷藏過的赤豆血糯拿出,盛出兩湯勺在甜品容器中。取出急凍過的牛奶,保持保鮮盒密閉中,上下搖動牛奶,使初結的奶霜與牛奶混合,倒入甜品容器。 
7、放上切過形狀的芒果(或西瓜等)果肉,完成。 
8、趁涼開吃。 
2、芒果班戟
班戟是pancake的音譯,很西方的點心,但經過香港人的打磨,已經變成港式甜品的經典之一。
材料(12件):麵粉75克、砂糖35克、雞蛋2隻、牛油溶液15克、牛奶250克、芒果4個、鮮奶油適量、糖霜適量。

芒果班戟
做法:
1、蛋、糖打勻,牛奶和麵粉分次加入,打成麵粉糊,放入牛油溶液攪勻,待用;
2、燒熱平底鍋,放一點油,將一勺麵粉糊倒入鍋中,搪成圓形,煎成薄餅,用同樣的方法再煎12塊,待涼;
3、芒果去皮切片,打起鮮奶油;
4、將適量的鮮奶油塗在薄餅上,再放上芒果,包成長卷形,表面灑上糖霜即成。
3、芒果布丁
材料:芒果 3個
芒果味啫喱粉(或橙味)2盒
芒果香油 1/4茶匙
雞蛋(中型) 2隻
花奶 1 1/2杯
熱水 2杯


芒果布丁
做法:
1.芒果去皮,切粒備用;o啫喱粉加水攪勻;
2.雞蛋打勻,加花奶再拌勻,然後倒入未凝固之o啫喱水攪勻;最後加入芒果肉及芒果香油;倒入一個已用冰水搪過之盆內,冷後放入雪櫃內雪至凝固,切件上碟即成。
芒果可加隨意增加分量,但不可以加太多.否則似食芒果似的。
4、芝麻豆花
材料:黑芝麻75克、豆花150克。
調味料:水375克(芝麻的5倍)、糖1/2小匙。


芝麻豆花
作法:
1、取一干炒鍋,加入黑芝麻,以慢火炒香備用。
2、取一缽,加入炒香的黑芝麻,邊加水邊磨碎,磨成芝麻糊備用。
3、另取一鍋,加入芝麻糊煮滾,趁熱用糖調味(可依個人喜好調濃淡)。

5、糖不甩
顧名思義就是甩不掉的東西,形似湯圓,取其甜蜜美滿之意。糯米糰用糖漿煮熟,彼時糖漿濃稠正相宜。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湯圓的孖生兄弟,加薑汁特別祛寒正氣。
材料:糯米粉 黃片糖 白糖 花生 芝麻 雞蛋。

糖不甩
製作有二種方法
一、 炒香花生和芝麻,花生碾成碎粒,雞蛋打散後煎成薄片切成細絲待用;糯米粉加水加糖搓揉成粉,捏成湯圓的形狀,放到燒開的水中煮熟後撈起,淋入花生芝麻和雞蛋絲即可。
二、 炒香花生和芝麻,花生碾成碎粒,雞蛋打散後煎成薄片切成細絲待用;糯米粉加水加糖搓揉成粉,蒸熟糯米粉後捏成湯圓的形狀;燒熱鍋中加水加糖熬成粘稠的糖漿,在熱糖漿里加入糯米丸子,撈起後淋入花生芝麻和雞蛋絲即可。
糖不甩」做法簡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伴食,口感絕對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膩、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附加傳說:
這「糖不甩」的由來,據傳還跟八仙有關哩。清朝道光十九年,東坑鎮一帶吸食鴉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於流毒泛濫,民不聊生,趕往東坑過「賣身節」受財主僱傭的男丁精壯無幾,大都是面黃肌瘦,勞力退減。上天大八洞神仙呂洞賓聞說後連忙打制治癮靈丹,普渡眾生。但良藥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條。於是呂仙人把仙丹藏於熟糯粉丸內,配以糖漿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離」之意),搖身變成一個挑擔叫賣的老翁,從街頭到墟尾實行半賣半送。眾人吃後,果真殺住了鴉片流毒,體力、智力恢復。農曆廿四節氣倒背如流,東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揚遠近。
相傳「糖不甩」還跟男女姻緣相關呢。地處東坑、茶山、橫瀝各鎮的「埔田片」一帶,舊時男婚女嫁還比較保守,更談不上如今的自由戀愛了。每當媒婆帶後生仔到女家「相睇」,如果女方家長同意這門親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糖不甩」,知道這門親事「甩」不了了,於是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願意好事成雙。如果女方不同意這門親事,則煮打散雞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擺的是碗打散雞蛋的腐竹糖水,知道這門親事「散」了,那就知趣一點,以後別再糾纏了,這時「腐竹糖水」雖甜在嘴巴,卻苦在心上,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辭而去。這樣的事,對上年紀的東坑人來說,都非常清楚。
有關「糖不甩」的趣事尚多。據傳公元1883年,即光緒9年,慈禧終止聽政,光緒帝親政皇朝。廣開賢路,恢復全國科舉大考。東坑丁屋村貧苦才子丁仁長,上京赴考,沿途以吃母親所做「糖不甩」糕點充飢。試後被光緒帝欽點為癸末科當朝進士,御封「翰林院庶吉大學士」,驚動鄉梓,現存丁屋村有碑為證。
6、椰汁馬豆糕
材料:椰汁600毫升 砂糖500克 粟粉224克 清水1200毫升 鮮奶400毫升 馬豆112克


椰汁馬豆糕
做法:
1、將馬豆浸 2小時,用猛火煮至豆身軟,隔干水分。
2、將粟粉、鮮奶、椰汁,拌勻備用。
3、將清水、糖煮磙,然後慢慢傾入鮮奶粉漿;邊倒邊攪至傑狀,再倒入隔干水馬豆,放入雪櫃雪凍。
7、焗荔茸西米布丁
材料:1/4 杯西米
100 克芋頭、60 克栗子碎粒、1粒草莓
吉士料 2湯匙糖、50 ml 花奶、50 ml 椰奶、3/2 茶匙吉士粉。


焗荔茸西米布丁
做法: 
1、西米浸水一小時撈起,瀝干水分,用滾水煮至透明備用。
2、芋頭切小件,隔水蒸熟,搗爛成茸,加入栗子碎粒及西米拌勻。
3、將吉士粉料拌勻加入 (2) 中拌勻,放上已載水的焗盤上,放入焗爐以大火烔十分鐘即可取出,灑上糖霜,放上草莓裝飾即成。
8、椰汁黑米糕
椰香味很濃,黑米冷藏過後吃起來有咬勁,自我感覺很不錯,LG也說不比許留山的差。
小貼士:我用的是羅拔臣魚膠粉可以直接在沸水中溶解,但要有耐心,要慢慢加,邊加邊攪直至完全溶解。如果是別的吉利丁粉或吉利丁片要事先在冰水中泡脹。說明上魚膠粉和液體的比例是1:44,但實際做起來還是多放點容易凝結,而且吃起來QQ的,比較好吃。

椰汁黑米糕
原料:椰漿200ML 牛奶200ML 黑米少量 白糖 魚膠粉(吉利丁粉)20克
做法:
1,事先先把黑米象煮泡飯一樣把黑米煮至開花,撈出瀝干用冷開水多衝幾遍,這樣黑米的顏色就不會染到布丁上。
2,將牛奶、白糖煮微沸就可關火放入魚膠粉,加魚膠粉的時候要注意要一點點加,邊加邊攪使它完全溶解,再加入椰漿混勻過篩,放冷水中冷卻。
3,布丁模的底部先放一層煮好的黑米,
4,再倒入混合液;
5,然後放冰箱冷藏3-4個小時,待其完全凝結即可脫模裝盤。
9、楊枝甘露
一種很特別的口感,就像初戀,酸酸的,淡淡的,又苦苦的!西釉主導整個味覺的質感,味蕾不斷地徘徊在苦與甜之間,讓人難離難捨!而芒果蓉、椰漿的粘粘稠稠與西米、玉米的爽口彈牙鮮明地撞擊著,產生神奇的效果!


楊枝甘露
材料包括沙田柚(或西柚)及芒果,還有西米、椰汁、鮮奶油(或淡奶)及糖。
柚子拆成肉,芒果則切粒,拌在西米、椰汁及糖水中,雪凍後食用。有些甜品店更在楊枝甘露中加入雜果或燕窩。
楊枝甘露的味道,又被製作成其他食品,例如楊枝甘露蛋糕、楊枝甘露布甸、楊枝甘露雪條等。
做法:
1、西米放進煮開的水裡,大火煮1分鐘後加蓋悶至透明(約20分鐘),用過濾篩子盛著用涼水沖凈,瀝干後備用。
2、芒果三個起肉,用攪拌機打成汁,另一個起肉切成1cm見方狀,備用。
3、西柚最好買進口紅肉的,顏色好看而且香味濃郁;將肉剝出後輕輕揉散,備用。
4、將冰糖放進水裡煮溶(水量約與西米為1∶1),倒進西米煮開約2分鐘,整鍋放進冷水裡浸著,以加速降溫。
5、當西米降到40℃以下時,先加入三花淡奶,分量以湯色泛起牛奶色為準;再加入椰漿,分量以聞到椰香而定。
6、然後加入芒果汁,攪勻、試味;如果偏酸的話,可加入幼砂糖調和一下。
7、最後加入西柚肉粒和芒果肉粒,置入雪櫃冷凍即可食用。
10、白雪黑珍珠
裡面貨色眾多,有明列子龍眼香蕉椰果以及永遠的芒果,配上濃滑的冷牛奶。
材料:芒果,香蕉,龍眼乾,椰果,黑珍珠,冷牛奶。
好豐富哩! 在網上初看pic 時,還以為白色的是椰汁,原來是雲呢拿! 真的意想不到哩。


白雪黑珍珠
結果,雲呢拿好香~~~ 芒果很甜。香蕉若是冰冷的較好。龍眼乾味濃,但配在一起也好吃。黑珍珠量好多。
只耶,跟其他的差不多價錢,卻有這麼多料,值得一吃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djCSHABgx9BqZZIFL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