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才多藝,能文能武,先後擔任過美術、歷史、政治、物理等學科教學工作;他,潛心鑽研,精益求精,獨創的體驗式互動式物理教學方法,深受同學們喜愛和同事們稱讚;他,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像父親一樣陪伴著每個孩子的學習成長;他,愛崗敬業,樸實無華,化紅燭默默為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燃燒青春20年。他就是宏觀鄉九年一貫制學校的物理教師任志斌——任勞任怨、志存高遠、文武雙全。
有志者 事竟成
任老師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奮鬥在鄉村教學第一線。他本是美術專業的學科教師,但由於當時鄉村師資力量有限,所以他又不得不「客串」起歷史、政治、物理等學科的教學任務。工作認真負責的他,並沒有簡單地讓學生們「捧著教材讀、照著公式背」,而是仔細研究著每一個知識點,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真正讓學生學到真知識、學到真本領。2003年,初一歷史期末考,他所帶的班級平均成績在85分以上,名列轄區第一名,初三物理中考全區第三名,贏得了師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且思且行
「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會不斷取得進步」,任老師一直堅信著這句話,並一直躬身實踐著,尤其是對於情有獨鐘的物理學科。傳統的物理教學,重理論輕實驗,重結果輕過程。起初,他也常常被這般僵化的教學思想所累所束縛,「物理究竟應該怎樣教?」,他不停地思索。
在課下,他刻苦鑽研課標,深挖教材,並查閱大量與物理課堂教學有關的學習資料,認真研究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力求做到把每個知識點準確、完整地傳授給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他深入學生實際,仔細聽取同學們對教學環節的意見建議,並不斷加以糾正改進。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他終於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體驗式互動式物理教學方法:以趣味實驗為依託,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讓呆板沉悶的物理課充滿新意,徹底把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為了讓同學們持續保持對物理學科的「新鮮感」和「滿意度」,他又充分發揮自己的美術特長和動手能力,引導學生自製實驗器材,讓他們在體驗中探知物理的無窮奧秘。初三年級小高說:「在任老師的幫助下,我學會了製作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感覺好神奇好開心」。連續多年來,任老師任教的初二、初三物理學科教學成績都一直名列轄區第一名,他也多次被表彰為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和優秀教師。
嚴管厚愛一個都不能少
作為班主任,他知道,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性格叛逆的特殊時期。如何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如何陶冶他們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任老師深有心得:「零幾年剛參加工作那會,年輕氣盛的我對學生管理還沒有成熟概念,動輒就對學生端架子使臉色,導致學生們都挺怕我。可是後來漸漸地我才明白,不管是優生還是差生,他們都還只是孩子,都需要被關心關懷。嚴中有愛,與他們做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才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有一名叫小松的學生讓任老師印象深刻。因為父母離異、家庭破散,小松一度十分厭學,學習非常困難。任老師了解情況後,多次主動找到他談心,並在生活上和學習上無微不至關心著他。有一次晚自習後,任老師在例行查寢時,發現小松沒有回到宿舍,不由得隱隱擔心,他顧不得吃晚飯,立即聯繫尋找,網吧、遊戲廳……四處都尋遍了,始終不見小松人影。最後,任老師想到小松可能是到他鄉下爺爺奶奶家去了,隨即又冒雨連夜趕赴過去,終於尋見了他。在找到小松之後,任老師也沒有任何責備,只是平平地說:「以後去哪之前,提前告訴老師一聲,因為你也是我的孩子,不要讓我擔心」。終於,經過長時間耐心的溝通疏導,小松的極端情緒慢慢消失了,心態平和了,笑容增多了,學習主動性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強了。進入初三學年,小松學習成績進步很快,最後也如願順利考入省級示範高中。現在,任老師還保持著和他的聯繫,關心著他、鼓勵著他。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如今,已是教科室主任的他,依然兢兢業業地在平凡崗位上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他的腳步依然堅定沉穩……
來源:南部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