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年的氣候問題,大姜上前段時間的毛病比較多,那近期顯現出來的問題也不少!!其中包括我們最頭疼的癩皮---線蟲的危害。
線蟲的危害在大姜上前期是看不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前期不著急,後期看著不長了或者拔出來看見有了才著急的原因。
下面了解一下線蟲的發生特點:
大姜種植前
從大姜收穫到來年再種植這段期間,線蟲主要存在於土壤中,主要是地表以下30公分以下的深土層。還有就是在生薑表面。所以種植之前對姜種進行藥劑處理或者噴施姜溝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清明前後到5月中旬
這段期間隨著溫度的升高地溫也隨之升高,當地溫達到10度以上,深土層的線蟲卵開始孵化成為第一代幼蟲,但是溫度還比較地,幼蟲的活動量很小,對大姜不會造成危害。
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
這段期間溫度和地溫都升上來了,線蟲開始蛻皮變為第二代幼蟲開始危害大姜。(三股杈期間)但是地上部分看不出來,只是開始在地下危害,地上部分表現不出來。
綜上所述:防治線蟲最關鍵的時期:姜種處理、種植溝噴藥、5月底到6月初灌兩遍藥。尤其是5月底到6月初這段期間最為關鍵,大家常常忽略。
抽膜到小培
線蟲開始大面積的危害大姜,小培開始地上部分開始看出來,哪個地方有線蟲?說實話等到地上部分看出來了,下面的姜塊上已經有「癩泡」了,這個時候用藥只能是抑制和減輕繼續危害,已經有癩的就去不了了。這個時候可以用「噻唑膦」顆粒劑培土施進去。
小培到出姜
這段期間線蟲持續危害,地上部分表現為植株矮小、葉片不平整、干尖、卷葉、發黃等等。
總結:
現在才發現有線蟲的話,濰坊地區雨水比較多,所以澆水沖施是不可能了,可以進行灌根(還能進去人的地塊)。(氟吡菌醯胺、噻唑膦、厚緣輪枝孢菌)。可控制繼續危害。
提醒:線蟲、病害都要提前預防。沒有哪一種藥打上病、蟲立馬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