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種馬鈴薯不賺錢,咋種馬鈴薯才賺錢?這裡都有答案

2019-09-14     三農達人管家



為啥種土豆不賺錢?

近日,石家莊市行唐、靈壽、平山等縣部分土豆種植戶詢問,他們種冷棚或露地土豆連續兩三年了,為什麼這兩年土豆行情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而他們卻沒有賺到錢。筆者針對了解的情況,對這一情況分析如下:

一、原因分析

1.種子質量差

俗話說:種一籃子打一筐,是對土豆質量差最直觀的描述。

脫毒種薯是指馬鈴薯種薯經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後,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它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與種薯密切相關。種薯不行,產量和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病毒一旦侵入馬鈴薯植株和塊莖,就會引起馬鈴薯葉片上卷、枯黃、生長緩慢等現象嚴重退化、抗逆性差,就會引發土豆各種病害,導致馬鈴薯產量大幅下降。

2.管理不到位

俗話說:七分種三分管。充分說明了作物獲得高產,在管理方面的至關重要性。

其中,首先是施肥不合理。如好多種植戶普遍認為,土豆是喜歡高鉀的作物,於是就盲目的偏施大量鉀肥,導致前期種植前期植株僵化苗現象比較嚴重,導致作物缺鈣、缺鎂生理病害現象比較嚴重。收穫時土豆易薯皮和收穫後,薯塊失水較快。

其次,病蟲害預防不到位。馬鈴薯常見的病害為早疫病、晚疫病、環腐病、黑莖病。病蟲害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原則。現在好多種植戶還是對種植的種薯不進行藥劑處理,白薯下地。

再有,培土不及時,造成薯塊品質下降較為嚴重。土豆在生長的中後期,如果不及時培土,就會造成薯塊青頭、薯塊條形不好和品質下降現象的發生。

3.銷售鏈存在斷檔現象

農副產品經紀人是一手托著種植戶和銷售市場的紐帶和橋樑,是從事農產品收購、儲運、銷售以及代理、信息的傳遞、服務等中介活動而獲取佣金或利潤的人。

馬鈴薯在剛剛收穫後價格季節性比較強的農副產品,一日一行情,好多種植戶由於收穫馬鈴薯後不能及時出售,導致效益普遍下降。因此,只有農產品銷路更暢通、產業結構調整更市場化,種植戶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二、怎樣才能賺到錢

隨著國家農業部近日頒布馬鈴薯作為即小麥、玉米之後三大主糧後,將會掀起又一輪種植馬鈴薯的高潮。

筆者認為,薯農要想賺到錢,從主觀上,需要下足功夫,解決好上面分析到的,在選種、管理以及銷售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否則,再好的政策和激勵措施,沒有好產量,也賺不到錢。要想更好地刺激和激發種植戶的熱情,就要採取一系列的惠農政策。

而在外部環境上,需要相關部門推出切實可行的鼓勵激勵政策,讓農民種出來的土豆能賣得了、賣得好。

1.實行良種補貼

加大對馬鈴薯生產的投入,支持種薯生產、貯藏設施建設、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市場與信息服務等環節。鼓勵繁育脫毒馬鈴薯擴大繁育基地的種植面積和培育高產新品種,更加完善馬鈴薯生產扶持政策,落實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

2.實施保護價制度

要想激發種植戶的熱情,就要免除後顧之憂,即解決種植戶的收售難的「老大難」的問題。採取想小麥那樣進行保護價收購才是最基本的問題!

3.加大、加快和完善深加工力度,擴大內需

深加工是產業鏈的延伸,現代化的深加工處理是馬鈴薯升值的重要一環。只有加快馬鈴薯的深加工的步伐,大力推進設備化深加工,擴大內需和出口創匯才是引導馬鈴薯產業變成第三大主糧化發展道路的途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qyLMG0BJleJMoPMmj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