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變薅老,六歲孫女要電腦點名要奶奶買,花了近4000塊

2019-11-25     姚志芸

啃老變薅老,六歲孫女要電腦點名要奶奶買,花了近4000塊

(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里,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文/姚志芸

  • 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部分兒女,被兒子兒媳啃老,
  • 啃老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 最近劉阿姨家的事,特別讓她糟心,啃老變薅老,
  • 六歲孫女要電腦點名要奶奶買,花了近4000塊,
  • 這還不算事,老二媳婦以沒錢用為由,
  • 明著借走了2萬塊錢。

這2萬塊錢說是借,老二媳婦也沒有打任何欠條,至於還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了。劉阿姨來老二家帶孩子,不到兩個月,前前後後被老二家薅走了3萬6。很多東西說是孫女要,實際上都是老二媳婦在後面教孩子,劉阿姨心知肚明卻很無奈。


想走老二就是不讓走,說父親去世了,讓劉阿姨一個人生活不放心,別人會罵他當兒子的不孝順。劉阿姨找自己的大兒子來接自己,自己兩個兒子,總呆在老大家也不是個事,老二家也該住住。原本計劃三萬元花完了就回大兒子家,結果兩個月不到就被老二家薅乾淨了,還比計劃多掏了6千。


劉阿姨老公幾年前因為意外去世,得了一筆賠償金,加上自己是退休幹部,有自己的退休金,手頭的錢的確也存了一些。


大部分時候劉阿姨在老大家居住,老大兩口子收入也不是很高但生活還可以,平時買菜買東西都不需要劉阿姨掏錢,至於孫子的開銷老大兩口子從來沒有教孩子開口問奶奶要。老大媳婦每個月反而給劉阿姨給點錢,畢竟在一起生活,劉阿姨避免不了會買些日用品

可老二家卻不這樣想,認為劉阿姨把自己的錢全部花老大家了,想盡辦法邀請劉阿姨去他們家住,劉阿姨一去住,就讓劉阿姨各種掏錢,雖然都是自己的兒子兒媳用,可劉阿姨說自己心裡難過,不到兩個月就得掏3萬6,她一年的退休金也就這麼多了。去年掏了3萬,今年3萬6,明年她不想來老二家了。

沒存款沒退休金的老人養老成了問題,

有存款有退休金的老人養老也成了問題,

既要老人帶娃,還要老人出生活費,搜刮老人,

無論老人有沒有存款和退休金,變相的薅老,

讓兒女像蝗蟲一樣,榨幹著所有能榨的東西。


筆者不止一次見過,兄弟姊妹因為父母養老問題大打出手,不養老人的理由一個比一個多,一旦牽扯到分財產,一個比一個有上萬條理由多分,最奇葩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養老全部都是女兒的,分家產時就全部都是兒子的,享受財產繼承權的同時把義務一股腦的推給女兒,一旦女兒有所反抗,白眼狼就是標籤。
這讓筆者想起了電視劇我們都挺好,蘇母的偏心讓明玉一直生活中童年的陰影里,但後來蘇大強分家產,很大一部分還是給了二兒子蘇明成。電視劇里蘇明成帶著老婆心安理得的啃父母的老,一邊怒罵著明玉是白眼狼,白讓蘇家養那麼大…
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女兒能活成蘇明玉的樣子,有房有車事業有成壓根不在乎父母的那點退休工資。而更多的兒子卻徹徹底底活成了蘇明成的樣子,啃老變薅老,還一副理直氣壯的嘴臉,少部分的兒子活成了蘇明哲,花光家裡的所有積蓄卻難以承擔起自己的家,更是顧不上父母。

於是,啃老變薅老的孩子成了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 不怎麼付出就能有很好的物質享受。
  • 負責啃,被啃的雙方一旦不打破這種平衡,都很享受這個過程,
  • 這個啃的過程里有親情,有愛情,有天倫之樂…

一旦這個過程被破壞,人世間最醜陋的嘴臉就會毫不掩飾的出現。

父母在能幹的時候都是替兒子分擔,

當他們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是想靠女兒照顧?

為什麼父母給兒子花多少錢都可以,而女兒卻不行?

為什么兒子花父母錢時理所應當,女兒一旦出嫁一分都不可以?

為什麼養老時,兒子兒媳清一色的想推給女兒?

王叔叔年輕時搞房地產,的確掙了不少錢。錢雖然掙了,三個孩子也算成材,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自食其力過的很不錯。圍繞著王叔叔的錢,三個孩子家輪流表演孝順,因為孝順了王叔叔就會來錢。
窮人的眼裡,覺得這樣也沒有什麼不好,比較有錢難買孝順和開心。現實卻大相逕庭。王叔叔家的大兒子想換一輛車,就出主意給老頭子賀壽,最後自己花了一兩萬,老二老三也必須要表示,最後老大家的車順利換了,老二老三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王叔叔七十五歲那年得了一場大病,前前後後花了50多萬,加上後期恢復和護理的費用,這些年存下的錢,被三個兒子掏,被孫子孫女們算計,這次生病後,幾乎掏空了所有。

錢一旦沒有了,人性最真實的世態炎涼就會淋漓盡致的上演。


起初病床前鞍前馬後的兒子兒媳都不見了,除了王嬸和護工,兒子兒媳們都忙的不見人,一打電話就說找護工。王叔叔說自己住院一年,錢沒有了,孝順也沒有了,問兒子們要點錢就像要命一樣。

不得不說中國人的孝順,很大程度建立在金錢上,有錢就有孝順,所以很多老人省吃儉用把自己的錢攥在手裡,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亮出來,為了兒女們能管自己,都會給兒女們露點風,因為老人手裡的乾貨。孝不孝順其次,老人過世後摸口袋,翻柜子的兒子兒媳不在少數。

他們找什麼,不用說都明白。老人的錢愛給誰就給誰,做子女孝敬老人本是做後入應該的。錢給老人了他想咋花就咋花,那是老人的事,只要他們高興快樂就行,試問誰能真正的如此洒脫和看開?

沒有對比沒有傷害,有了對比就不會洒脫更看不開。

培培說她媽媽幫她帶孩子,培培和老公給生活費,老媽每次都不肯要,很節約。公婆不帶孩子,也給生活費。兩邊父母一樣對待,一直以為公婆喜歡住鄉下自在,城裡約束(公婆自己說的)。培培也不好和老公說不是,自己媽媽帶孩子的確很辛苦,好在老公對自己母親也不錯。

  • 後來,老公的弟弟結婚,公婆在城裡給全款買了房,
  • 培培的房子是娘家付的首付然後按揭的。
  • 弟媳婦8萬的彩禮不加三金的錢,
  • 到後來弟弟孩子出生,公婆去給弟弟弟媳帶孩子,
  • 3年帶了兩個,婆婆在家帶孩子,公公在弟弟的店裡免費打雜。

從弟弟結婚到現在,快5年的時間,弟弟一旦用錢,公婆就給培培老公打電話。越到後來,培培就受不了了,同樣都是兒子,為什麼就不公平對待。有一次公公骨折住院,全家人等培培老公掏住院費,掏就掏吧,後來合作醫療報銷了住院費,錢進了弟弟的口袋。感情公公住院醫療費不掏,培培和老公跑前跑後伺候,最後弟弟家還賺了錢。

從此,培培變臉了,除了過年一次性給公婆5000塊錢,其餘一概不給。有些父母對孩子哪裡有什麼公平可言,就得靠自己能看得開。

  • 人心換人心,很多時候都是好孩子受委屈,
  • 哭的越厲害的孩子越享福,對付自己父母的把式一道一道的。
  • 父母為子女天經地義,啃老變薅老,養兒的意義何在?
  • 除了俯首甘為孺子牛,還能有什麼天倫之樂?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蘇明玉,可以為偏心的父母兜底,可以財大氣粗。成得了成不了蘇明玉,但請不要做蘇明成。生而為人,誰也不是來吃苦受罪的。

【原創作品】敬請點擊頭像關注,作品持續更新,非常喜歡您的認可歡迎朋友的點贊留言。用古色生香的詩韻點綴平淡的生活,拿抑揚頓挫的文字,給生命注入激情!

原創作品,各平台同步發布,未經容許,請勿轉載!網絡配圖,圖片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gf3p24BMH2_cNUg4g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