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對話——何塞·萬徒勒里、馮少協繪畫展下月在智利舉行

2019-10-16     中國財訊網





毛澤東與何塞·萬徒勒里、迪莉婭·巴勞納



何塞·萬徒勒里(左一)與詩人艾青、畫家齊白石、作家蕭三在一起

2019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智利舉行。屆時,由駐智利大使館主辦的「穿越時空的對話——何塞·萬徒勒里、馮少協繪畫展」也同時在智利聖地亞哥米斯特拉爾文化中心開展,本次展覽得到了文化和旅遊部給予專項資金的大力支持。

在此背景下,舉辦「穿越時空的對話」繪畫展,著力倡議所倡導的不同文明之間的交融互鑒,民心相通的理念,將有助於智利民眾深入了解。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的作用。



何塞·萬徒勒里

何塞·萬徒勒里1924年生於智利聖地亞哥,於1988年逝世。是蜚聲國際的繪畫、版畫和壁畫大師。他一生致力於將人性、社會和大眾價值通過各種媒介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受到智利傳統藝術的影響,線條筆觸粗曠又細膩精緻,蘊含著藝術家在拉丁美洲藝術運動中創造的「現實表現主義」所煥發的奇異活力。由於對藝術的追求,萬徒勒里成為旅行藝術家,他在世界各國留下了足跡。



何塞·萬徒勒里

《飛馳》



何塞·萬徒勒里

《城市編年史》

91cm×114cm

丙烯繪畫

1973年

在古巴,他結識了切·格瓦拉,並受切·格瓦拉的委託為古巴創作壁畫,他經常往來於拉美、歐洲及中國之間。上世紀50年代,何塞·萬徒勒里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曾在中國生活並執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結識了齊白石等中國藝術家。1953年,何塞·萬徒勒里作為亞太區域和會議副秘書長常駐北京,為增進各國人民互相了解,反對侵略戰爭,保衛世界和做過許多有益的工作。同年,他與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巴勃羅·聶魯達和智利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等政治、文化界名人共同創辦了拉美地區第一個對華組織——智中文協,為中智兩國1970年建交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何塞·萬徒勒里和中國學生



齊白石為何塞·萬徒勒里夫婦作畫

何塞·萬徒勒里是中智兩國建交的最重要推動者,是中拉交往的使節,他和他的家人在北京定居了8年之久。1960年何塞·萬徒勒里應邀前往古巴成立工作室,1965年從古巴返回智利後,仍多次訪問中國,60多年過去了,何塞·萬徒勒里家族的幾代人都一直在推動著中國和智利的交流往來,不以萬里為遠,傳承著一份珍貴的中華情,這也讓何塞·萬徒勒里家族獲得了中國長久的尊重和惦念。



何塞·萬徒勒里

《記憶中的記憶》

146cm×161cm

丙烯

1983年



何塞·萬徒勒里

《回歸》

200cm×100cm

丙烯繪畫

1988年

2016年11月,在智利《信使報》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國和智利關係更加美好未來》的署名文章。文章中提到:「智利著名畫家萬徒勒里旅居中國多年,他借鑑中國水墨丹青技法,創作了《長江》等作品,飽含著對中國的深深眷戀。」所以,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偉大的好朋友。



馮少協,廣東普寧人,現任廣東畫院副院長。著名美術評論家楊小彥曾撰文指出:「從2003年至今,馮少協創作的每一個系列作品、每一次出招都讓美術界為之一震,這就是馮少協現象。重大題材、宏大敘事、當下關懷、中國氣派,馮少協也正是以這樣幾類特徵而獨立於藝術界。」



馮少協

《智利瓦帕萊索港——中國貨輪》

油畫

63cm×150cm

2019年

早在2003年,30多歲的馮少協便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關注中國文化市場」個人畫展,2006年再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東的鴿子」個人畫展。兩次畫展在北京引起了巨大的影響,北京文學藝術界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馮少協往後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鼓舞。展覽結束後,馮少協以更大的熱情先後創作出《百年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兩個系列,並進行世界巡迴展,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其中《海上絲綢之路》的創作源於2013年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為了響應這一宏大倡議,尋找古代海上絲路的文化印記,馮少協與廣州日報社聯手合作,傾注全部精力、心血投入「海上絲綢之路」大型油畫系列的創作,以藝術的形式表現「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這一系列作品的面世,受到了文化藝術界的關注。2015年《追憶海上的歷史》,文中指出,馮少協總是不安份守成於以往,不斷給業界以新的刺激。多年來他一直在本土與全球、現實與歷史之間捕獲創作靈感,其現實性的人文關懷和社會關切使他的創作構成了一個獨特的運行軌跡,從而成為中國油畫界的一朵奇葩。馮少協「海上絲綢之路」系列油畫創作在當下有特別的意義和價值。在中國美術史上,以海上貿易為主題的繪畫創作基本是零星的,而馮少協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系列創作可以說是史上第一次系統性的表現。



馮少協

《1872年•廣州十三行槳欄路》

油畫

150cm×100cm

2009年



馮少協

中東的鴿子系列《憤怒的阿拉法特》

油畫

200cm×250cm

2005年

這次,中國駐智利大使館主辦的「穿越時空的對話——何塞·萬徒勒里、馮少協繪畫展」是一次中拉文化的交流。馮少協這次將展出《海上絲綢之路》《百年廣州》中的部分作品,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讓智利觀眾更好走那段璀璨的歷史,並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寄予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馮少協

《1690年越南•頭頓沉船》

油畫

100cm×150cm

2014年

或許可以說,這也是馮少協第二次與拉美藝術家的對話。在2006年6月,馮少協個人畫展《中東的鴿子》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在開幕式上,時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致辭中說:「馮少協是一位很勤奮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在藝術上想探索出一條與眾不同但又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自己的道路的藝術家。我之所以把馮少協的畫展提前安排在這期,主要是因為下周美術館有個重要的展覽,20世紀墨西哥繪畫展。20世紀中後期墨西哥的許多作品特別是有著『墨西哥壁畫三傑』之稱的作品展出。墨西哥藝術從20世紀中期開始,壁畫有著強烈的大關懷、大視野的拉美國家的藝術,曾給世界藝術帶來重大影響。馮少協的畫展也是社會性很強的藝術,從布展的角度,我們希望可以中外交流,使馮少協的畫展成為這次學術交流的台。」所以,馮少協對拉丁美洲的藝術並不陌生。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巡展,到世界各地講好中國的故事,推廣中國的文化。



2006年6月,馮少協個人畫展《中東的鴿子》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時任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在開幕式上致辭



馮少協

中東的鴿子系列《一位母親的眼淚》

油畫

200cm×250cm

2006年

馮少協認為,「海上絲綢之路」系列油畫世界巡展的影響及受到的歡迎程度出乎他的意料,希望通過這次對話展,增進中智之間的文化交流。同時讓我們更加了解和再次感受何塞·萬徒勒里這位20世紀偉大藝術家的人格與藝術魅力。

020藝術觀察預祝「穿越時空的對話——何塞·萬徒勒里、馮少協繪畫展」圓滿成功!



馮少協

《1830年•澳門南灣》

油畫

100cm×150cm

2014年



馮少協

《海上絲綢之路》

油畫

150cm×260cm

2018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ZmX020BMH2_cNUg5K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