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不好,2味簡單的食材,可開胃健脾、有助於消化吸收

2019-09-27     羊爸爸育兒

「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畜為益,五果為助。」

五穀是人體生存的根基,而我們人體賴以生存的這些糧食五穀、根莖類果實,很多都是在秋天收穫的。

比如,占據中國人民飲食大半江山的稻穀,也就是咱們吃的米飯,是這個秋天收穫的;

紅薯、蓮藕、花生、核桃、芋頭、板栗、黃豆、黑豆、玉米等等再生根莖類蔬菜,也是這個季節收穫的 。

大家可以再仔細瞅瞅這些名字,基本都是我們餐桌的常客,還有好些都是補腎益氣的好手,比如豆類,板栗等。

《本草求真》中說道:(菽豆)生則疏泄熟則作滯,凡物生則疏泄。熟則壅滯。大豆其味雖甘。其性雖溫。然生則水氣未泄。服之多有疏泄之害。故豆須分生熟。

意思是,黃豆要吃熟的,生吃要拉肚子,黃豆吃多了還容易脹氣。

為了獲取大豆豐富的營養物質,聰明的人類把大豆變成,豆漿,豆芽,豆花,豆腐,豆豉,醬油,韓國人用大豆做韓國大醬,日本人用大豆做味增和納豆,而這種發酵的做法,在中國早有原型,那就是——黃豆醬。

黃豆醬可開胃健脾、有助於消化吸收

黃豆醬是經過發酵和太陽反覆曬制的,是天然的「益生菌」有助於消化吸收而且,補益下焦。

從中醫的角度上來看,黃豆醬性味咸寒,歸脾胃腎經,可以補中益氣、開胃健脾、消食去膩。黃豆醬還能外用,炒菜、燒開水時的輕微燙傷,只要沒有皮膚破潰,就可以塗抹黃豆醬解決。比如手被開水燙出泡了,局部用冷水充分降溫後,塗點黃豆醬能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可以加快皮膚新陳代謝,促進癒合。

在家如何製作簡單的黃豆醬

原料:黃豆1斤,鹽350g,涼白開2斤,麵粉適量。

具體步驟:

1.黃豆洗凈泡一夜,上鍋蒸煮至軟爛,(小火煮約3h);

2.瀝水晾涼,篩入麵粉,攪拌均勻,讓每顆豆子都裹滿麵粉;

3.均勻裝在透氣的容器內,最好是竹匾上,蓋上紗布,放到不通風的地方發酵;

4.發酵到起了黃白色的菌群,在太陽下曬1-2天,讓豆子徹底干透;

5.涼開水加鹽攪拌融化,加入發酵曬乾的黃豆,稍微攪拌,放入醬缸,用紗布封口防止蚊蟲進入,放到窗口陽台等不會被雨淋到的地方;

6.曬太陽,收露氣,早晚稍加攪拌,至少曬15天,也有曬足300天的,看自己的耐心了。

就這樣慢悠悠曬,太陽慢慢離開,秋味也慢慢濃郁,這時候你就可以蘸著自己手作的黃豆醬,或者是做一些醬脊骨,在溫暖的家裡,和家人朋友,享受勞動果實,貼上秋膘,迎接冬天的到來。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SZ3d20BJleJMoPMvl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