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不是病,瘋起來要命,如何治一個中二娃?

2019-10-29   爸媽黑板報



中二病(又稱初二症),是伊集院光在廣播節目《伊集院光 深夜的馬鹿力》中提出的,用來比喻初中二年級的青春期娃過於自以為是等奇怪言行的俗語。



說到娃的中二病啊,我們第一想到的是女娃看腦殘劇啊、追星啊,男生英雄主義啊,等等等。

日本的少男少女動漫,可以說把東亞文化的中二病病症描述得非常清楚了。

雖說這是民間隨手玩起來的一個詞,但一說某某人很「中二」,大家馬上能get到是咋回事。


不過我Bing覺得,不光是少男少女,所有無法理性客觀理解現實並作出適應環境舉動的思維,都可以說是「中二」的。

中二有哪些症狀呢?


1)自私、自我中心過度,無法換位思考

中二病最主要的表征就是「世界是圍繞我一個人旋轉的」,也就是「自我意識過剩」。


著名的「明言明語」,也挺中二的

案例如下——

網友:@141214039

以前讀書的時候前座的女生動不動就哭,有次哭的特別久,問她為啥哭,她顫抖著聲音指著旁邊一個男生說「嗚嗚嗚……他凶我……」然鵝……那個男生只不過拒絕和她分享同一包鍋巴……對的……她想吃人家男生的鍋巴,那個男生沒給她吃,我們都聽到人家男同學聲音平靜的只說了兩個字「不給」,於是她就哭了一下午……




網友:@378383

記得有一次坐火車,有一家人上車,大包小包的,正好坐我旁邊,我看到了,就給他們往邊上讓讓。他們家一個小姑娘,也就十一二歲吧,拿著行李對我說,放一下。我第一次沒聽到,她很不耐煩的又說了一次:放一下。我當時氣不打一處來,瞪了她一眼啥話沒說。怎麼著,家裡人也沒死光啊,求人幫忙這個態度?



2)狂放不可一世

中二病的病患都有一種幻覺,就是全世界最帥最酷最聰明最美麗的就是自己,俺就是全村最亮的那顆星!



凡夫俗子怎麼配和他們說話?懟天懟地是他們的語言常態。



案例如下:

網友:@右手月色左手時光

我兒子,絕對的中二病。你和他說啥,他都能給你懟回來,成天一驚一乍的。覺得自己全世界最牛逼,最厲害,還老把刻意我們當成是假想敵。



我看電視劇。他說,你看的什麼破劇,又臭又長,品味太差了。我老公用保溫杯盤手串,他一臉不屑:中年油膩男就是你這樣!成績不好,我們說他兩句,他馬上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說我們是沒有愛的專斷家庭,還要離家出走,特別狗血。


我倆天天被氣得吐血。


網友:@王宇不可思議:

我以前也有中二病,間歇性的。問人姓名的時候,普通狀態會問:「你叫什麼?」中二病犯了的時候會問:「哼,還不報上你的名字!人家肯定當我是傻逼,可惜當時的我還察覺不到。幸好現在正常了!




3)刻意感動、無厘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中二病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永遠活在神神叨叨的二次元世界裡,傷春悲秋,戲精附體。


案例如下:

@網友:靜格格:

我屬於晚期,資深中二病友!有一次,下雪了。我問我身邊的小夥伴:「你知道雪為什麼是白色的嗎?」她說:「為什麼?」我答:「因為它忘記了自己曾經的顏色。」她:「……………」



@網友:左拉非

我有一個朋友,活在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世界,還說自己可以拯救世界。比如上課遲到了,問她怎麼回事,她說,自己穿越了,剛剛在梅林法師的世界呆了十年,感覺自己好滄桑,還能編出很多細節(雖然前後邏輯不通)。放學看見她在哭,問她怎麼了,她說中午被她爸的小三扇了一耳光,問題是她中午就沒有出學校啊,是她自己腦補出來的情節。雖然每次同學都不相信,但她一就是副確有其事的樣子。我倒是覺得她情感這麼豐富,可以試試當編劇了。



@匿名網友:

以前我就是個重度中二病。認為自己不是普通人,夜裡一個人做著各種施法的手勢,帶著神的旨意,樹葉啊,花啊都能與我交流,花是為我開的,雨也是為我下的。現在想想好羞恥。



總之就是無抓馬,不中二:





為什麼會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症狀?

有一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叫皮亞傑,是一個長年研究自己家仨娃和別人家娃子行為心理的怪蜀黍。

皮蜀黍做過一個全方位「羞辱」兒童智力的腹黑小實驗,叫「三山實驗」。

實驗材料是一個假山模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假山。

被測試的兒童從模型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然後面對模型坐好,再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邊,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大概就是醬嬸的:


皮亞傑三山實驗。

圖片來源:Chil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2005

結果他發現,娃子根本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而不能理解娃娃看到的跟自己眼中的有所不同。

所以,皮蜀黍的實驗結果就可以粗糙地證明,兒童的「自我中心」是有生理基礎的。

「自我中心」狹義上其實並沒有貶義,只是指由於認知能力發育水平太低,導致無法從他人的立場和角度來進行具體事物的思考。

但只要不是大腦有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慢慢都會擺脫這種兒童式思維。



然而廣義上的「自我中心」主義,卻可能會長期存在!

這就妥妥是中二病了。

很多人雖然早早就過了兒童的年紀,但思維方式上仍然非常非常幼稚。

他們並不能理解每個人眼中的世界與自己看到的存在不同,也不能理解這些不同和每個人的人生經歷、利益立場相關。

這也就解釋了,為啥網絡上的噴子,肯定都是生活上的盧瑟——因為什麼都按自己想法,而不是客觀現實來,唯一結果就是到處碰釘子,積累下來,不成盧瑟那就奇怪了——中二病也是這樣。



當然我們身邊也會有不少在生活中成功的中二病人,不過他們一般都只有「熱血」這個病症,處事絕對不會幼稚到太出格。

一旦擁有「無法換位思考」這個病症,此人註定不會成功,搞不好還會變成盧瑟。




除了不能看到別人視角的「自我中心」,到了青少年時期,娃還會陷入另一種意義上的「自我中心」主義——個人寓言假想觀眾

個人寓言是指,娃認為自己是獨特的和不可戰勝的,別人可能會遭受各種不幸,但絕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這種想法往往會在遇到現實落差後,讓娃做出一些非常愚不可及的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悲劇性後果的行為,比如飈車、吸毒、自殺、不潔性行為等。

假想觀眾是指覺得自己受全世界的關注,於是,面子問題就來了。

娃會以為似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像舞台上的主角一樣,被周圍狂熱的觀眾們無微不至地關注到,說白了,就是愛演。


你以為我真的愛演啊,我只是配合下那個鏟屎的蛇精病……

這還會導致娃做出一些非常誇張抓馬的事兒,比如標新立異——染髮,抽煙,紋身,以為這才是酷。





說完了中二病的症狀,那麼娃得了中二病怎麼辦?

1)經受幾頓社會的毒打,自然就好了!

其實很多娃子中二病嚴重,都是因為年輕啊!沒有被社會蹂躪過。



對他們來說,中二不是病,而是一種心理上的逃避,是一個人在面對問題時下意識的本能。

就像有些人通過喝酒、打麻將或者是吸毒逃避一樣,「中二」也是一樣,簡單說就是逃避長大。

所以想要把中二病改掉,最好的辦法就是入世,去真正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好好進入現實世界,好好過好現實中的生活。

要知道,重度幻想的原因要麼是對現實不滿,要麼就是對現實了解極其片面化甚至點化。


所以,多接觸現實世界,多幫娃安排社會實踐活動,減少娃對二次元和虛擬世界的接觸,就不會病太深。

重在預防啊!

2)長大了,自然病就好了。

其實中二病也算是心理學上說過一種常見的過渡階段,年輕人多少都會有。等這個階段過去了,大部分人都會發現,你想回去,還回不去了呢!





就像一個網友說的:

小時候幻想過自己是奧特曼,現在,感覺自己是ATM,什麼東西都得掏錢;小時候覺得自己肯定背負著重要的使命,現在自己背負著重要的房貸車貸甚至是筆記本電腦的白條貸


所以想治好中二病,家長的說教是沒卵用的,還是需要娃子自己去豐富閱歷,自內而外地解決,太多的教化只會起反效果。


3)看開點,誰還沒有中二的時候呢?

比如我寫過的《進入暑假後,媽媽們紛紛解鎖了刑偵技能》,媽媽們一旦戲精上身,其實更「中二」!


而且有時候娃子中二也蠻可愛的,只要不是原則上、本質上的事情,小小的「中二」一下,就當滿足一下他們的抓馬演員心



畢竟再過幾年,你想讓他們「演」,他們也不給你「演」了!


作者丨bing

來源丨英華蘭的Dr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