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呼吸宇宙的病症。」
文 / 大福
我不太會做確定得不到回報的事情,但在感情這件事上,我這樣的人好像不太多。
那天和他約宵夜,他坐在我對面一直拿著手機。
我不耐煩地說:「吃飯就好好吃飯,別總捧著個破手機。」
他連頭都不抬,繼續撥弄著手機,低著頭說:「我在看她新發的動態。」
一。
其實他們第一次見面我就在現場,男生對喜歡女生的一眼認定,是藏不住的。
就像畢業以後她去了英國,他依然每天熬夜克服時差只為陪她聊天;為給她郵一包想吃的辣條,他甚至花過幾百元的運費。
每次她回國要在上海轉機,為一年僅有的幾次見面,他畢業後直接去上海找了一份不好不壞的工作。
後來她在英國讀完書,回到老家深圳後,發現兩個人眼界實在相差太多,加之長期異國戀消磨掉太多感情,和他說分手。
他又把上海的工作辭掉,和我說要去深圳發展。當時我不信,可當我再看見他的時候,他已經在深圳租好房子了。
我把他的手機搶過來,質問他:「你都為她做那麼多了,最後還是分手,你自己覺得還能和好?」
手機里她的每一條動態他都有點贊評論,字句間的刻意平淡,看起來有些滑稽。
他苦笑一下,拿回手機鎖屏,想要掩飾這種尷尬,和我說:「我這麼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我對他的話有些不解,問他:「所以呢?」
「所以我對她的付出,從來就沒有想過要什麼回報,」 他接著說,「在一起的時候這樣,分開後好像有慣性似的,還是這樣。」
基於他對她的喜歡程度,我不得不問他:「你還打算這樣到什麼時候?」
他說:「到不喜歡為止。」
可誰都知道,從喜歡到不喜歡的過程,並不能讓人解脫,只能讓人陷入某種糾結。
二。
他開始描述屬於他的糾結:「我不是沒想過算了,但就是放不下,你能理解那種感受嗎?」
我坦誠地回答:「我理解不了。」
他應和著我說:「我都理解不了我自己。」
說完後,他一隻手杵著桌子,另一隻手費力地從口袋裡掏出正在震動的手機:「嗯...我在南山這邊,你想過來就過來吧。」
放下電話後,他看著我疑慮的眼神,解答我的困惑:「沒什麼,就是有個女生最近一直在追我。」
有的人在別人面前卑微得想要買醉,卻可以讓另一個人呼之即來,這還真是件奇怪的事情。
「你這是已經開始嘗試放下了?還是開始破罐破摔了?」我問他。
他說:「我總給分手的她點贊評論,那天被人家罵了,當時正好這個女生在追我,我就想著試試看。」
聽完他說的話,我們沉默好久,彼此心知肚明,這麼做到底有多渣。
三。
那個女生過來的時候,我留意到她看他的眼神,就像他看他前女友的眼神一樣。
我也能看到當女生想要扶著他的時候,他甚至都在下意識躲閃。
可她還是一直堅持把我們送回家,並且在路上買了酸奶和明早的早餐。
走之前我問她:「你知道他......」
沒等我說完,她打斷我說:「我知道啊,不要緊的。」說完還不忘一直在交代我照顧好他。
等她走後,我和朋友在樓下坐著。他先打破沉默:「本來剛開始和這個女生在一起,是想試試看,後來她對我越好,我越對她喜歡不起來。」
這有點像心理學中的「德西效應」,一味地付出,不但得不到預期的回報,還會讓對方感到理所應當,變得毫不在乎。
「其實你對前女友,和這個女生對你,差不多。」我接住他的話,勸他。
「是啊,今天這個女生過來找我,我忽然發現,付出有時候是為了回報,有時候是心甘情願。」他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說,「而我也許只是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喜歡前任多久。」
我把他的手拿下,開導他說:「所以,看到別人付出多少都沒用,你也能明白得更快。」
最後。
那天到他回家以後,拿出很多機票的票根給我看,告訴我:「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一個結果,結婚或者哪怕一點回應。」
然後,他又指了指堆在陽台的幾箱空酒瓶,和我說:「這些付出,我現在明白了,也是想要得到結果,不過是需要時間給自己的一個結果。」
我接著問道:「說得挺明白,那現在這個女生,你準備怎麼辦?」
「我其實早早和她說明白了為什麼在一起,但她接受這樣的局面,我想她有天也會想明白吧。」他說完後,輕鬆地躺倒在床上。
我不知道他說的是玩笑話,還是真的想明白了。
但我希望他們都能真的明白,付出這件事,無論是為了別人還是自己,只靠心甘情願是完全不夠的。
到最後還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乎的是付出的過程,還是想要得到的結果。
作者/大福
插圖/《藍莓之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kTgz24BMH2_cNUgAhZ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