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用非常滿意等評價」,政府工作滿意度測評,答案早早來了

2019-11-27     南方周末

只有讓群眾作出發自內心的評價,測評結果才有價值。如果我們得到的測評結果數據雖然「漂亮」,但卻是虛假的,就會被假象蒙住雙眼,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新華社/圖)

近日,筆者手機收到某部門簡訊通知,要求接到12340來電「對群眾安全感和高質量發展滿意度進行測評」時,「積極配合,用非常滿意等評價」。接到此簡訊,我頗有點吃驚和惶恐。這個通知帶有一股蠻不講理的、命令式的霸氣,言下之意,若不用「非常滿意」來評價,那就是不「積極配合」。這真讓人擔心在信息溯源技術發達的今天,會不會順藤摸瓜找上門來算帳呢?想到這裡不由得心裡發怵,哪裡還有安全感啊?!

(作者供圖/圖)

初時,以為是有人開玩笑惡搞,但顯然不是。因為,這是通過移動公司平台向社會不特定對象發送的,而且許多人都收到了這條簡訊。

臨近年終,地方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往往會委託第三方機構,對黨政機關工作作風或某項工作成效通過電話隨機抽取人員進行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往往是黨委政府考核評價某一部門或某一項工作,甚至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有些測評結果還與部門年度績效獎勵掛鉤。

客觀地說,辛苦了一年,無論哪一級黨政機關、無論哪個部門都想得到群眾的好評,這一想法無可非議。為此,有些部門圍繞得到一個滿意的測評結果下足了功夫。如,有的在開展測評前加強對本部門工作成效的宣傳展示,這無可厚非;有的進行暗示、引導,這還似乎可以「理解」,勉強接受;但有的竟然施以小恩小惠拉票,更有的直接「規定」接受測評人員作出「非常滿意」的評價,這就有些匪益所思了。如此得來的滿意度測評結果,可信度如何,可想而知。豈止是有「水分」,實則是公開作假。只想得到自己「理想的」測評結果,而不想得到公眾真實評價的測評,乾脆直接編一個測評結果,代替公眾答覆算了,何必大費周章呢?!這也難怪一些滿意度測評飽受群眾詬病,甚至遭到群眾抵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組織滿意度測評,本來目的是為了改變黨政機關工作考核自說自話的狀況,讓人民群眾為我們的「答卷」進行「閱卷」,以人民群眾的評價為鏡子衡量我們的工作,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學性。本是一項好政策,卻被一些地方念成了歪經,讓群眾滿意度測評走樣變形。

一些黨政機關之所以煞費苦心地在滿意度測評中「做工作」,甚至不惜把「閱卷人」的活也乾了,根本原因在於平時工作做得不實,對能否得到群眾認可心中沒底。要想獲得人民群眾真正的滿意,就要真正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把平時的工作做紮實,創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業績。

「照鏡子、正衣冠」,群眾的意見就是我們的鏡子。聽取群眾意見,是我們查找工作不足,改進工作作風的重要契機。只有讓群眾作出發自內心的評價,測評結果才有價值。如果我們得到的測評結果數據雖然「漂亮」,但卻是虛假的,就會被假象蒙住雙眼,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這就猶如我們對著變形的哈哈鏡整理儀容著裝,是無法「正衣冠」的。

此類簡訊也提醒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滿意度測評的監督,以有效的監督保證測評結果的真實性。對假裝聽取人民群眾的聲音,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應從嚴懲治。只有堅決剎住滿意度測評中的不良風氣,才能讓滿意度測評本身令人滿意。

(作者為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智庫)特邀研究員)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賀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glkqW4BMH2_cNUguD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