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的是一個顛覆的時代,連羅永浩都官宣要在抖音直播了!
而且,他還說要挑戰帶貨一哥。
說真的,羅永浩帶貨,你期待嗎?
反正我不期待。
我期待的是他的段子。
所以,羅永浩會成為抖音一哥嗎?
會的。
羅永浩賣的是貨嗎?
不,是人!
羅永浩一直是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從錘子手機、電子煙到現在的抖音主播,他每一次轉身,不但華麗麗,還自帶BGM,堪稱是行走的熱點話題製造機。
我去看了一下老羅的抖音帳號,460萬粉絲,8個作品,最高的一個視頻還不到100萬的點贊量。
說真的,這在抖音,成績很一般。
可是,他一說要去抖音帶貨,公眾號各種關於「老羅是否能取代李佳琦」的文章,倒是在朋友圈爆了一大堆。
所以就是,老羅還沒開始在抖音賣貨,就先在微信公眾號火了一把。
可以看出,比起看老羅賣東西,大家更期待的是看老羅講段子。
這本來就是他的特色。
早在老羅還是新東方英語老師的時期,他講的課就因為風趣幽默,被許多學生偷偷錄下來傳上網,以「老羅語錄」的名稱風靡大江南北。
他還在錘子科技的時代,每一次錘子手機發布會,網友們整理的羅氏語錄的熱度,不會比最新款產品要低。
所以,老羅帶的最有價值的「貨」,其實是他本人。
他的個人品牌,才最值錢。
像昨天,小米剛宣布羅永浩直播帶貨的第一款手機是小米10,網友們已經腦洞大開,模仿羅氏語錄,寫了一段羅永浩介紹小米10的帶貨話術。
這可能是史上最傷感的直播,因為我今天首先要賣的,就是友商的手機。
活兒全,堆料真誠到基本上不賺什麼錢,就是交個朋友。
先看這個蜜桃金配額,網友戲稱「美男金」,怎麼講,美到傷感。
一般手機里就一個揚聲器,如果你湊巧材料雄厚,可以買兩台組成立體聲。
但是呢,小米10本來就是立體聲,兩個揚聲器,還是對稱式的,財力沒有那麼雄厚也沒關係,買一台就夠了。
哈哈哈,我光是看這些編出來的話術,就在辦公室里笑得頭掉了,根本停不下來。
連小米副總裁常程也轉發了微博,表示「太有畫面感」。
對於老羅的直播首秀,我肯定會捧場的。
至於他帶什麼貨,真的有關係嗎?
反正我是來看單口相聲的。
所以,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混職場,如果你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而出,塑造鮮明的個人品牌,讓人一眼就記住你,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老羅會成為風口上的豬嗎?
反正他能飛起來
關於羅永浩跨界做直播,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夢想要大,丟人不怕」,反正老羅也沒啥偶像包袱,還不如豁出去搏一把。
確實,現在的直播賣貨,真是太火了。
李佳琦在2019年的收入接近2億元,1個人就PK掉了全國60%公司的年收入。
一家百貨公司的櫃姐直播 3 小時,就獲得了相當於復工6個月的客流量。
就連在一般人眼裡高深晦澀的經濟學書籍,在直播的加持下也是銷量驚人。
薇婭在直播間賣經濟學家薛兆豐的新書,30分鐘,8萬本全部售罄,震驚了整個出版行業。
這賺錢能力,真是印鈔機都自愧不如。
可見,老羅進軍直播電商,確實是切中了一個大風口。
而且,老羅自身就是一個流量達人,如今做直播,也算是回歸網紅這個老本行吧。
連他本人都表示,他是「碩果僅存的中國第一代網紅」。
所以,這裡又揭開了另一個真相:看似跨界的老羅,實質是在利用行業的優勢,來放大自身的價值。
直播這個行業,舞台足夠大,觀眾足夠多,無論是誰站上去,都會成為聚光燈下的一員。
當然了,站在風口上,豬確實能飛起來,但從風口上摔下來的,更多。
主播這個行業,絕對是贏家通吃。
數據顯示:
排名前5%的主播收入,占到了平台主播全部收入的92.8%,其中1%的主播就占全體主播總收入的80%。
而45%的主播月收入,不足5000元。
所以,這一行早已是一片廝殺慘烈的紅海。
不過,老羅不用擔心。
羅永浩光是微博粉絲就有1650萬人,超過了李佳琦和薇婭。
以他自帶熱點的體質,就算不能成為帶貨一哥,也能成為流量一哥。
就看他能堅持多久了。
老羅x抖音,
或許是指數級增長的合作
老羅選擇在抖音賣貨,也非常巧妙。
在淘寶上,已經有兩位上億級別的直播賣貨大神:薇婭和李佳琦。
想要撼動他們的地位,爭搶粉絲注意力和品牌資源,非常難。
在淘寶以外,直播賣貨大神則是快手主播辛巴。
他在2019年天貓雙十一賣貨王爭霸賽中,在抖音、快手、微博、百度、頭條、Bilibili等站外,拿下了銷量第一,成為冠軍。
也就是說,三大直播平台,已經有兩個被壟斷了。
既然淘寶和快手上已經有三座無法逾越的大山,聰明的人,自然會繞路走。
所以,老羅選擇了抖音,至少在流量上,成為一哥是不難的。
抖音也需要老羅。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的抖音收入,廣告占到了80%,而快手的收入構成,直播占比60%。
所以,抖音更需要用戶直接成交,而不是在抖音看完廣告,再去淘寶下單。
說白了,抖音需要一位能說服粉絲留下來購買的大V,於是,與老羅一拍即合。
所以,你只要看清了對方的需求,選對了讓你揚長避短的平台,隨時就是雙贏的結果。
不過,老羅能否帶得動貨呢?
我還真的打個問號。
老羅的粉絲以男性為主,而且是數碼類玩家居多,意味著這些消費者偏理性,不太容易被情緒帶動就掏腰包。
目前來看,老羅最擅長的,依然是帶流量。
你看,他現在一個產品還沒賣,先開始帶網紅了。
他發了一個「挑戰玲爺」的視頻,內容沒啥亮點,但我忍不住被這個「玲爺」所吸引,然後追根溯源,就去看玲爺的視頻了。
嗯,這波以點帶面的營銷,確實不錯。
雖然老羅不一定能成為繼李佳琦之後,第二個被粉絲用花唄養著的男人,但成為一個被流量養著的男人,那是妥妥的。
寫在最後
有的沒的寫了這麼多,歸根結底,老羅做主播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畢竟身背6億的債務呢。
而且他在回應粉絲質疑的時候也說了,做主播賺的又不是髒錢。
這一點,我倒是非常贊同老羅。
合理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找對行業,選對平台,放大自身的價值來賺錢,有什麼可丟臉的呢?
就像他自己說的:
是什麼讓你在四十幾度的溫度里這麼努力地工作,是愛嗎?是責任嗎?
是窮啊!
既然缺錢,那咱們就好好賺錢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