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島旅遊大會、世界油商大會、世界舟山人大會……這樣的一個個高光時刻,串成了舟山的2019年。
從2011年6月成為第四個國家級新區開始,舟山一次次走進人們的視線,並以落實國家戰略為己任,書寫著對外開放的一頁頁新篇章。
舟山對外開放平台的能級越來越高。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大平台,促成了波音項目、綠色石化等重點項目的引進和投產,也催生了世界油商大會、國際海島旅遊大會等的落戶。
富翅門大橋的開通讓舟山再添一條通途。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亮麗的背後,也有舟山的焦慮。
舟山市委決策層十分清醒:與周邊先進城市相比,舟山的發展仍有較大差距。重大項目落地還不夠多,新區建設還缺少「現場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省內11個設區市中,舟山資源優勢、開放優勢也未得到充分發揮,還處於「脫穎而出」的前夜。
舟山如何突圍?這成為市委決策層面臨的一道考題。
大家認為,開放是舟山趕超發展的有力路徑。出路是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全面融入長三角,著力提升在長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
融入長三角
一道「必答題」和「搶答題」
如果說,「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在過去是一道「選擇題」的話,時至今日,這已演變成為「必答題」和「搶答題」。
在舟山市一位資深的老領導眼裡,長三角一體化是舟山實現第三次騰飛的助推器。此前的兩次騰飛分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和2011年新區獲批後的幾年裡。他說:「舟山接軌長三角這枚棋子如果下好了,新區發展全盤皆活。」
眼下,長三角一體化駛入「快車道」。周邊城市紛紛按下接軌上海「加速鍵」,各出新招,力爭在融入長三角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嘉興得近水樓台之便利,搶先設立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其所屬的嘉善縣近年來分別在上海、荷蘭設立嘉善國際創新中心,採用連鎖經營模式創新發展「飛地經濟」,令人耳目一新;
慈溪不甘落後,以實施「六大對接工程」全方位接軌上海;
蘇州、金華等地與上海虹橋商務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與這些城市相比,舟山接軌上海的實際舉措顯得不足。
在分析差距時,舟山市委主要負責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主觀上,我們有的幹部思想僵化、排外封閉,缺乏開放的大胸懷;有的坐井觀天,視野不夠開闊,創新意識不強;有的領域開放度不夠,不願對外開放合作,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體制機制還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舟山承擔著建設國家級新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多重國家戰略,又是上海都市圈和寧波都市圈裡的重要成員。只有找准新時代舟山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定位,才能更加準確地做好融入文章,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果說,建設跨海大橋,邁出了接軌滬杭甬、融入長三角的堅實一步,那麼,今天舟山已經具備了更多更好的競爭和合作基礎。
——對外開放基礎紮實,形成了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一批高能級的對外開放大平台;
——深水港口優勢突出,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位居全球前列,江海聯運開闢了新時代;
——產業基礎更加紮實,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項目相繼建設,波音項目建成交付,綠色石化部分投產;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海上花園城市,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城市在對標一流的開放視野中持續改變模樣。
萬事俱全,只待勁風。
做好「油」文章
服務長三角的切入口
舟山不產一滴油。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舟山正在做一篇「油」的大文章。
站在舟山綠色石化基地觀光平台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現代化石化基地。按照規劃,其未來可以達到6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的規模。
綠色石化項目,是浙江自貿試驗區最核心的項目。與之相關的油氣全產業鏈,正是其最具特色的產業,也是舟山服務長三角的重要切入點。
眼下,舟山正加緊建設「一中心三基地一示範區」。這包括:國際油品交易中心、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國際油品儲運基地、國際石化基地以及大宗商品跨境貿易人民幣國際化示範區。
與綠色石化基地相映成輝的是,舟山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國際油氣儲運基地之一。目前全市油品儲存能力已達2600萬噸。
保稅船用燃料油加註業務異軍突起,國際海事服務風生水起。
舟山地處我國東部海岸線和長江黃金水道交匯處,是我國南北航線和東亞航線的中間點,途經我國的7條國際主航線中有6條經過舟山海域。長期以來,進出寧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的國際船舶在中國加油的不多,往往舍近就遠到新加坡加油。
為外輪加油,開闢了舟山海事服務業的新路子。今年1月至11月,船用燃料油供應量達360萬噸,增長7%。舟山保稅船用燃料油業務從無到有,已成為全國第一加油港,躋身全球十大加油港。中石化船供油全球總部、中石化長江燃料船供油中心、中油泰富保稅油總部等先後落戶,初步確立總部經濟地位。
「為外輪加油,一定會帶來更多的商機。」在舟山市商務局局長張捷眼裡,保稅船用燃料油加註業務發展了,將促進海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
確實,近年來海事服務機構紛至沓來。力鴻仕寶、必維集團等國際知名檢測機構相繼落戶並開展業務,來自新加坡、日本等地的國際知名外供企業先後註冊,累計集聚海事服務企業60餘家。
集儲運、加工、貿易、交易於一體的油氣全產業鏈初步形成。全球前10名油氣巨頭已有7家落戶,舟山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加油港、華東最大的油品儲運基地、長三角重要的天然氣登陸中心。
「但舟山在油氣產業鏈上的文章還只是剛開了頭。」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說,對標國際先進自貿區,舟山還有較大差距。比如,雖然浙江自貿區在很多領域進行了改革探索,但涉及到「放管服」領域較多,與新加坡等自由港高標準的貿易投資規則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浙江自貿區雖然形成了83項改革創新成果,特別是油品領域有一系列改革創新,但從產業鏈的完整性來看,還存在碎片化現象,部分環節的制度和政策障礙依然存在。
三個「阿拉城市」
演繹合作共贏新故事
在長三角城市群中,有三個「阿拉城市」:上海、寧波、舟山。
這三個城市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融。在上海、寧波被闢為五口通商口岸的百年歷史上,舟山人曾留下了濃重的印記。
「舟山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上海和寧波都是繞不開的城市。」在舟山,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達成了這一共識。
「海陸普陀」雙城記,演繹的正是舟山人走進大上海的故事。
舟山有普陀區,巧合的是,上海也有同名的區。地名上的緣分,成為雙方合作的紐帶。
今年9月22日,「2019蟹逅普陀『東海蟹宴』」走進上海普陀區。以梭子蟹為主打的美食輪番上場,蔥油梭子蟹、五味梭子蟹、梭子蟹炒年糕等,讓上海市民大飽口福。今後,「東海梭子蟹」將在第一時間點對點送到上海居民區。
「以蟹為媒,『海陸普陀』將會有更多的攜手。」舟山普陀區發改局局長李俊偉告訴記者,接軌大上海,是普陀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的戰略謀劃,今年雙方簽署了「海陸普陀」戰略合作協議,還起草了《海陸普陀五大行動》。「我們希望大普陀多幫助阿拉小普陀。」
自貿試驗區的開放平台,也為滬舟合作提供了新機遇。
今年5月,浙江自貿試驗區與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期貨交易所等單位簽署了《共建長三角期現一體化油氣交易市場戰略合作協議》,積極開展與上期所的「期現合作」,3個倉庫成為上期所原油期貨交割倉。這將有力推進舟山加快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建設。
就在11月5日,浙滬合作的舟山小洋山北側綜合開發正式拉開序幕——先期工程Ab區成陸工程動工。這是小洋山島全域被列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啟動區域後,滬舟合作的新起點。今年2月,浙江省海港集團和上海港集團在上海簽署協議,合資開發小洋山北側。浙滬這一「握手」,對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強港意義深遠。同時,也將使規劃建設舟山北向大通道變為現實。
寧波、舟山一衣帶水,合作共贏的春天也越走越近。
9月20日,寧波和舟山兩市主要負責人在舟山六橫島考察調研,共同謀劃加快推進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甬舟一體化大計。
六橫島是舟山距離寧波最近的區域,將成為未來甬舟一體化的核心示範區之一。「這麼近的空間距離,就是推進甬舟一體化的先天條件,兩市應該早落實、快推進。」寧波市委主要負責人對此十分看好。
「梅山與六橫優勢互補,有很多文章可做。」在與六橫島隔海相望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應優輝告訴記者,梅山正在打造新金融創新中心等五大中心,已經集聚了兩萬多家企業,雙方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在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研究中心主任黃建鋼教授看來,眼下舟山在接軌大上海、甬舟一體化方面還有很多課要補。「上海和寧波,是舟山必須依靠的城市,但目前還靠得不夠緊。」
當地一位區委負責人認為,舟山與上海互補性強,滬舟一體化要高舉高打,要從骨子裡緊緊把握住大上海,而在甬舟一體化方面,舟山要放低身段主動接軌。
「我們一定要奮起直追!」舟山不少領導幹部告訴記者,舟山要切實增強緊迫感危機感,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發現不足、找到短板,以更大的決心和實際行動,主動融入長三角,始終把國家戰略的歷史使命扛在肩上,書寫趕超發展的新篇章。
我們期待,我們堅信。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監製:范波
責編:潘潔
編輯:陶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