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靜脈穿刺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患兒的治療效果 ,搶救時甚至直接決定於搶救的成功與否。因此如何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小兒靜脈穿刺率
1.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沉著、冷靜、專心、自信 。遇到血管難找的小兒冷靜對待,平心靜氣地選擇血管,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遇到穿刺次數多,好血管大部分已被破壞,很難做到一針見血的患兒,若其病情不重,可將其放在最後,以防影響情緒,保證工作效率。
2. 選擇合適的靜脈
鑑別動脈與靜脈
動脈外觀呈紫紅色,觸之有搏動感,一般較粗 ,充盈時彎曲,管壁較厚,不易壓癟,易滑動,血流呈離心方向流動,穿刺時如誤入動脈,回血迅速,呈鮮紅色,壓力大且液體不易輸進 。
靜脈外觀呈微藍色,觸之無搏動,一般較細,管壁薄易壓癟,不易滑動,血流呈向心方向流動, 回血呈暗紅色,液體滴入順利,皮膚不變色 。
促進靜脈顯露
對於皮膚黝黑 、長期靜脈輸液顯露不清的靜脈 ,可採用拇指推壓的方法。穿刺者以左手拇 、食指分別固定靜脈兩端皮膚 ,右手拇指置於靜脈走行方向橫向推壓該處皮膚 ,反覆數次,直至局部出現一段長約1.5cm的充盈血管時迅速穿刺 。
圖文無關
肥胖兒童
常常在頭皮邊緣才有細小靜脈顯露,因此,選擇血管時應沿著髮際耐心尋找,必要時可用75%酒精棉簽反覆擦拭數次頭皮靜脈部位皮膚 ,刺激血管充盈擴張。
脫水兒童
按解剖位置用食指觸摸靜脈,繃緊頭皮,局部皮膚上出現一條淺行的凹溝即血管,該部位血管進針感覺好,回血率高,易於穿刺成功。
進針時注意事項
01
左手要繃緊皮膚,特別是對於皮下脂肪比較薄的患兒。否則皮膚易滑動,造成穿刺困難。
02
根據患兒血管位置,操作護士應進行護理評估,決定進針角度。額正中靜脈、顳淺靜脈及耳後靜脈主幹,由於這些血管粗、管壁厚、彈性好、活動度大,所以進針時應增大進針角度。以45°角正面或旁側進針後挑起皮膚以25°角進血管,見回血後平行進少許,這樣成功率高且疼痛小。
03
對血管細、短、活動度小、較固定血管,宜以15°~20°角進針皮膚,再挑起皮膚以5°~10°角進血管。
04
穿刺時切忌過速,否則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敗。
05
對於血管細小、不充盈而無回血者,可試推入極少量液體,如暢通無阻、皮膚無隆起及變色現象,滴入順利,證實穿刺成功。
文章轉載自「 雲鵲醫」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