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失聯20年,母親病危也不見:父母不需要上崗證真的很可怕

2019-12-08     婉秋聊育兒

江蘇常州,老人郭巧娣病危,她最後的願望就是見一面已經20年未見的小兒子。

當地媒體費了半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王永強,北大物理博士,現在亞特蘭大工作。

但是,如此費盡周折找到的兒子卻拒絕回家與母親相見,只讓人轉達信息:清官難斷家務事,不要再找我了。

竟然有如此絕情的兒子?很多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連父母的面都不想見?」

有知情人說,王永強小的時候跟著舅舅生活,考上大學後,基本依靠老師和同學的資助。後來讀碩士、博士,有了較好的經濟收入,家裡開始向他要錢,漸漸不堪重負。出國有點像變相地逃離家庭對他的過度索取。

誰都渴望家庭的溫暖,誰都想依賴父母,可是有些人卻寧願遠離故鄉,與父母再不相見,其中肯定有他的原因。

別人的家事我們無權過問,但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教訓,得到經驗,反思自己養育孩子的方式,如何做一個讓孩子認為合格的家長。

兒童學習成為廚師

有些人生理上成為了父母,但卻沒有具備做父母的能力。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真的太可怕了。

開車需要駕駛證;教師需要上崗證;醫生需要職業資格證;護士需要上崗證;廚師需要上崗證……很多工作必須要參加一定難度的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可是,父母這麼重要的「工作」,居然不需要考試合格。

實際上,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是合格的。

吃早餐的家庭

1、

10月份發生的被埋男嬰案,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一對雙胞胎男嬰早產,都送進監護室。其中一個有先天殘疾,兩節脊椎是畸形,且肺部有感染,於是,家人在孩子出生後48小時左右將這個身有殘疾的男孩帶出院,埋在荒山上。

幸運的是,幾天後,這個孩子竟然被好心人發現,送到醫院救助成功。

好心人從荒山中救出孩子

同樣是父母的孩子,身體健康的哥哥在監護室里住了12天,身有殘疾的他在出生後兩天就被家人從醫院抱走,難道他不應該在監護室待得更久、更應該救治嗎?

等這個孩子長大後,有一天,他知道了在他剛出生時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他的心理不會起波瀾嗎?他會不會感受到傷害?

他的父母孕育了他,卻沒有盡到最基本的責任:為他治病,撫養他長大。

2、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一對在美國開中餐廳的華裔夫婦報案稱,自己5歲的女兒失蹤了。但是警察來調查取證時卻發現,原來孩子不是失蹤,而是被自己的媽媽打死的。

而且,這個可憐的孩子是被自己的親生母親用拳頭擊打頭部,活活打死的。能夠將自己的女兒打死,絕不是這個媽媽第一次打孩子,之前肯定有過無數次家暴孩子的行為,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弱點或者說缺陷,在公開的場合,與不投入太多感情的外界交往,我們會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露出自己的最真實的那一面。而且,這個孩子,我們對他(她)有天然的控制權,他(她)不得不依賴我們才能生存,所以我們可以在他(她)面前為所欲為。

3、

今年8月份,海南萬寧蔣某將6歲的女兒打死。

當天下午,家裡只有蔣某和他6歲的女兒在家裡。女兒過來對父親說了幾句話,說他這麼大的人應該有上進心,去好好工作。沒想到孩子的話激起了他的怒火,他對女兒破口大罵,平時溫順的女兒頂撞了他幾句。

氣急敗壞的蔣某就拿起皮帶、掃把之類的東西把女兒暴打了一頓。直到看見女兒躺在地上沒了動靜,他這才急忙抱著女兒去醫院。

到醫院時,孩子就已經沒有了呼吸和心跳。孩子全身青紫、淤血、發黑,慘不忍睹,醫生和護士看到都痛心不已,而這個孩子的親生父親,竟然把自己的女兒活活打死。

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這是天下無數諾言中的No.1。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沒有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甚至虐待孩子;孩子成人以後,卻屢屢要求孩子盡孝,以這樣的藉口為自己開脫。

一個人不是生出來孩子就自動成了合格的父母。真愛孩子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需要父母不斷地去修養、學習,不斷地反思和檢討,方才能成為合格的父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V9J6W4BMH2_cNUg9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