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超19個華為,中國煙草為什麼這麼賺錢?

2019-08-02   數據行

萬億以上人民幣的純利潤是什麼概念?拿時下最賺錢的兩個行業來說,無論是網際網路上的巨頭企業,還是房產行業的地產龍頭,其利潤都遠達不到萬億這個概念。再以18年的城市GDP為例,超萬億的城市,僅為16座。若要弄個排名順序,上海則以3.2萬億GDP總量排名榜首,而排在15、16的寧波和鄭州,其GDP剛好萬億出頭。

能達到萬億量級的產業或是公司,在經濟上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而在大家的認知中,國內到萬億量級的企業很少,似乎就只有茅台這家市值超萬億的獨角獸。在A股中的上市企業,事實就是如此,但在不上市的企業中,還有著另一家納稅超萬億量級的企業。

中國煙草,不管你是不是煙民,在生活中對"煙"這種東西都有著一定認知,只要有商品交易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根據往年的數據顯示,早在14年期間,中國煙草的稅利總額就已經超過了1萬億,往後一年,在向國家納稅的總額中,納稅萬億也發生在這個行業。而在去年,煙草行業稅利總額為11556億元,其中上繳國家的納稅總額為10000.8億元。所以,粗略的依照納稅額,說中國煙草是國內的第一納稅企業,算得上是實至名歸。

1.1萬億量級到底有多少?

有明確的對比,心中才有明確的答案,以萬億市值的茅台來說,去年的凈利潤為352億。純利潤萬億級與百億級的對比,茅台與中國煙草之間,利潤有著32倍的差距存在。

再以目前最大的民營企業華為為例,在去年華為的營收為7200多億,純利潤為593億,暫以600億為對比數據。兩者之間也有19倍的差距,也就是說大約19個同等級營收的"華為",純利潤才能與中國煙草對等。或許有人會有疑惑,對比數據真的是這麼算的嗎?其實,營收與利潤並不是一回事,畢竟中國煙草公布出來的數據,並非營收,而是真的利稅。

那麼,從未做過煙草廣告的中國煙草,其純利為什麼會那麼高?

相比較其他行業上的激烈競爭,中國煙草在整個市場上,過得相當安穩。由於煙草是中國的特許經營,它身上獨有的屬性,屬於明顯的壟斷行業。因為沒有競爭對手,也不用整日惶恐,加上特有的定價權,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可以很好的實現最大效益。

再者,對於其他公司來說,一個產品賣得好不好,質量是一點,但總得來說在市面上推廣此產品,才是能否大賣的主要原因。像一個廣告或是一次網上推廣,其廣告費少則幾十萬,動輒上千萬不封頂。所以,為了營收目標,很多公司會在推廣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而像煙草公司,在推廣方面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壓力,一方面,確實存在國家不允許等因素,另一方面,煙草消費是一種人群積極消費行為。熟悉之後,想戒掉這種習慣很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煙草公司根本不需要的太多的廣告,只要把香煙產量做出來,等著顧客上門就是了。

最後一點就是受眾的人群比較廣,近14億的人口中,有著3.5億以上人口的煙民。也就是說,每四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煙民。加上近年來中國消費不斷升級,導致煙草消費不斷升級,成本僅在8元左右的一包煙,標價100元也不會缺少交易人群,這也間接說明煙草公司的利潤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 當然了,每年的煙草稅利正在不斷上升,這也說明煙民的數量也在穩步提升。雖然,煙草行業對農民脫貧有著不小幫助,對國家有一定的好處,但個人還是建議,能少吸儘量做到少吸,能不吸就趁早戒了這個習慣。還是印在香煙盒上那句話:"吸煙有害身體健康",且吸且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