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張濤)17年前的非典疫情催生了淘寶和京東,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可能帶來網際網路醫療的異軍突起。從數據來看,今年春節期間,京東、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醫療用戶均呈陡增態勢,市場和資本對這個領域也格外關注。與此同時,政策層面有望針對網際網路醫療推出更多利好。
中國商網製圖
線上問診量暴增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令人揪心。在這個非常時期,居家隔離是阻止病毒傳播蔓延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對於生病或想尋醫問藥的人來說,此時去醫院無疑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在此情形下,網際網路醫療成為眾多用戶的理想選擇,各大平台也紛紛開通針對疫情的線上問診服務。
1月24日晚間,針對湖北地區的居民,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阿里健康在支付寶App上線了網際網路醫生免費義診服務。1月25日,阿里健康增開手機淘寶的義診諮詢入口。1月26日,京東健康上線了「防範阻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平台,向全國各地出現咳嗽、發熱、乏力、腹瀉等症狀的用戶免費提供在線問診服務,同時還向尋求心理幫助的用戶,特別是在高強度、高壓力環境中工作的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免費的心理疏導熱線服務。當晚,平安好醫生也開通了「抗疫電話義診專線」,近千名醫生加入到在線問診大軍中。同期,微醫集結超過16000名醫生上線,針對疫情開通了免費諮詢服務,為全國提供在線諮詢、遠程診療等服務。此外,百度、丁香醫生、好大夫在線、騰訊健康等平台均開通了在線問診業務,部分平台還對湖北地區用戶提供免費的服務。
在這場全民抗疫的大戰中,網際網路的優勢凸顯,無法出門的用戶轉至線上求醫問藥,線上問診的訪問量暴增。根據阿里健康披露的問診數據,在線義診功能開通後,每個小時平均近3000人發起在線諮詢,截至1月26日零點,上線24小時的義診活動頁面累計訪問用戶數已接近40萬。百度問醫生的數據顯示,該平台1月27日針對疫情開通義診服務後,一周時間累計諮詢量超210萬次。來自京東的數據也顯示,自1月26日以來,京東健康在線問診平台日均問診量在10萬左右;最高峰時期,一小時內免費問診可服務上萬名用戶。在所有免費問診需求中,60%左右由呼吸內科的專業醫生接診。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不僅有望有力減輕醫院壓力,舒緩醫療資源不平衡的難題,而且可以減少醫患之間的接觸,消除部分交叉感染的威脅。除了避免接觸外,網際網路醫療還具備以下特點:可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醫療效率;信息全覆蓋,醫療資源共享;個性化定製,高效疾病管理。
行業迎來新風口
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來說,這次針對疫情的義診服務既是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公益行動,也是培養用戶習慣的良機。用戶流量的暴增是對行業的肯定,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正在邁上發展的新台階。
對此,資本市場尤其敏銳。1月29日,春節後港股開盤,阿里健康當日大漲9.48%。在A股市場,由於受到春節和疫情的雙重影響,網際網路醫療概念股在節後開盤普遍連續大漲。以中元股份為例,該公司股價從2月4日開始一路上漲,截至2月7日,四天時間裡該股股價上漲了18.5%。
2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下發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通知充分肯定了網際網路醫療的重要作用,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功能」。2月10日,受政策層面的利好影響,網際網路醫療概念股紛紛大漲。安信證券分析師胡又文認為,政府的密集政策利好有望成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發展的助推器。
近兩年來,網際網路醫療日漸興起,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其中,國家也先後出台了相關政策來規範和促進行業發展。國家衛健委去年8月發布的《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情況的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已有158家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去年下半年,國家又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使得網際網路醫療看病―購藥―支付(醫保報銷)的就醫閉環徹底打通,為行業加速發展打好了基礎。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作為新興行業,行業滲透率還非常低。有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規模僅為490億元。這意味著,行業未來的市場空間非常大。
正因如此,近年來,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碼網際網路醫療。例如,去年5月,京東健康從京東集團獨立出來,成為其子集團,並在隨後完成了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高達70億美元,成為京東集團的第三隻獨角獸。
今年的疫情令網際網路醫療的價值再次凸顯,網際網路巨頭也進一步加大了對該市場的布局。2月7日,阿里健康就公告宣布斥資81億港幣整合收購天貓醫療電商業務。在此之前,京東健康宣布自2月6日起,將免費問診範圍擴大至全部科室的所有疾病領域。很明顯,京東此舉既是疫情之下的公益行動,也有助於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戶。
「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網際網路醫療或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陳禮騰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網際網路醫療從在線挂號起步,為患者提供預約挂號、院外候診等就醫服務。隨後發展為以網際網路醫院為主,實現診療線上化的就醫方式。而未來將實現醫療、醫藥、醫保互通,以個人健康為中心的閉環式醫療服務體系將是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