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投機時,怎麼做才能跟別人好好溝通?給你四個解決方法

2019-08-30     慕妤說

我們肯定都經歷過跟別人話不投機的時候。

可能是面對的人不熟悉,或者彼此存在某種差異,於是總是不知道怎麼開口聊天,硬是去尬聊,反而讓談話氣氛變得越來越糟糕。

但是不說話,那種情況又好像不允許似的。這時候的「話不投機」,真的很容易讓我們感到左右為難。

怎麼辦呢?

其實,只要懂得運用一些溝通策略,巧妙地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自然就可以製造出一些能聊的話題了。

真正的溝通高手,都懂的採取折衷、妥協的辦法去解決事情。

如果連跟別人說話這些小事上,硬是堅持自己的固有習慣,無法衝破自己的心理關口,那麼就很難正常與別人打交道了。

那為什麼我們會跟某些人有話不投機的情況出現呢?

我們通常以為,缺乏交集與共識,雙方又沒有談話的著力點,他說他的,你說你的,雞同鴨講,我們當然會覺得跟這個人越說越無趣,越說越抗拒。

所以我們才會有「話不投機半句多」或「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俗語去形容這種現象。

但是,從溝通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我們與人溝通,秉持的觀念首先是要積極,而不是逃避。

只有在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夠運用談話策略,去改善這種困境。

為什麼話不投機?

一般來說,我們之所以跟別人會有話不投機的情況出現,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1,語焉不詳;

有些人說話沒有重點,含混不清,不知道在表達什麼,我們就很難搭話進去了。

2,沒有回應;

說話時得不到對方的回應,不管對方是假裝聽不到,或者覺得不是自己所關心的,就很難投入注意力去聊天了。

3,說話囉嗦;

有一些人說話囉囉嗦嗦一大堆,什麼都拿出來講,沒有一條主線,這樣我們就不知道要針對某個點做出回應。

4,說話充滿主觀意識;

自己認為是這樣就是這樣,好像全世界都是錯的,只有他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確,跟別人沒有妥協的餘地,連一點不同的看法都不肯退讓,自然讓我們感到話不投機了。

5,彼此價值觀不同;

大家對於某些事情的看法和評價不同,需求也不一樣,彼此都處於不同的立場出發討論,自然很難談下去了。

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石。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一般需要三個要素,即「自己」、「他人」和「情境」。

如果我們能同時顧及這三個要素,就能夠帶來有效的溝通。而如果對這三個要素顧此失彼、有所取捨,甚至完全忽略,則會給溝通帶來問題。

想一想,你平常跟別人展開溝通時,最容易忽略哪些要素?

假如你過分忽略「自己」的話,你的談話姿態就會變得委曲求全,很容易成為討好別人的那種人。

假如你忽略的要素時「別人」,以自我為中心,那麼你跟別人溝通時,就很容易以一種高高在上,對別人「橫眉冷對」。

但是,如果你同時忽略「自己」和「他人」,這樣就會導致你說話完全不顧及雙方的感受,只是「擺事實講道理」,會給人一種理智得可拍的感覺。

而如果三個要素你全都忽略,你就很容易胡說亂說了。

最好的溝通,就能夠把三個要素「動態性」地整合在一起,根據當下對象的反應變化或者環境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從而做到表里如一。

那怎麼才能夠做到跟別人「話能投機」呢?

溝通的基本法則

先來看這個笑話故事。

有一些來自世界各 國的貿易代表,應地主國之邀,坐上豪華遊輪,一面旅遊,一面洽談商務。

沒想到船開到了大海中時,竟然因為機件過熱爆炸,而使得船艙進水,緩緩下沉。

船長要大副通知所有乘客,趕快穿上救生衣跳下水去,可是這些貿易代表不肯跳入漆黑冰冷的大海里,即使大副用威脅強迫的口氣命令他們,也無法說服這些伶牙利齒的貿易代表 。

船長只好親自來到客艙,說服各國代表,他一個個將他們帶到旁邊說幾句話。沒想到,船長說完之後,大家都乖乖地穿上救生衣,跳入海里,等待救援。

就在船長棄船之前,大副好奇地問他 : 「你是怎麼說服他們 的 ?」

「噢 !沒什麼,我只是順著他們的心理去說。我對英國人說,跳水絕對有益健康,不用擔心;對德國人說 ,這是船長的命令;對法國人說,跳到水裡獲救時會上電視,很出風頭;對俄國人說,這是偉大革命的一刻;對美國人說……」

「對美國人說什麼 ?」大副追問。

船長笑了笑說:「上船前我為他們保了高額保險……」

這個可謂是溝通高手!

拋開故事的虛構性,從現實角度來分析,為什麼那些貿易代表會願意聽船長的話呢?

原因就在於,船長根據每個國家的貿易代表的特性,針對性地去跟他們聊天。用情商的說法,就是船長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這就是溝通的前提。

所以,想要讓自己掌握這種溝通技能,必須要先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構建聊天的話題。

這時即便你們話不投機,至少也可以足以應付到當下的溝通需求。

那具體怎麼做呢?

1,找出雙方的基本要求,先達成共識,再由此點出討論的其他問題。

2,先由彼此最容易達成共識的地方談起。

3,折衷、妥協,並看情形適合讓利,給予對方認同感。

4,不論你同不同意對方所說的,只要無關原則性的問題,都可以作出適當的回應。如「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大概了解你為什麼這麼做」。實在是不同意對方的意見,試著用緩和的態度去跟對方進行討論。

5,尋找共同點拉近彼此的關係,同時要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態。

6,展現出你的熱情,不要用冷言冷語的方式說話,先讓自己的說話氣氛活躍起來。

有了這些基本意識之後,接下來就可以尋找話題了。


如何解決話不投機的問題?

好的溝通,要懂得掌握沒話找話的本領。

這並不是說,你們冷場時,硬是要擠出一兩句話尷尬地聊下去。

而是說,你要時刻有一種準備,如何去尋找話題或者製造話題,讓彼此通過聊天熟絡起來。

那怎麼才找到這樣的好話題呢?有四個方法。

方法一,選擇彼此感興趣的話題。

學會把話題對準大家的興奮中心,這類話題都是大家想談、能談、愛談的。由於人人都想對這些話題發表意見,自然就能說個不停了。

如果實在不知道對方喜歡什麼話題,就可以運用第二種方法。

方法二,投石問路,了解情況。

與陌生人交談,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進行試探,在略有了解的情況下再進行有目的的交談,就可以讓大家暢所欲言了。

例如同事聚會,如果坐在你旁邊的人你不熟悉,就可以問題:「你是在哪個部門上班呢?為什麼之前沒有見過你呢?」

當對方回答說在「人事部」時,你可以針對「招聘」、「員工」等對方熟悉的話題進行健談了。


方法三,即興引入當下的話題。

巧妙地借用當下你所了解到的信息,借題發揮,擴展話題,這樣就可以引出更多大家想聊的東西了。

例如你跟別人在一家餐廳商談,你可以適當聊一聊這家餐廳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以此打開彼此的話匣子,緩和氣氛,這樣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當然,這需要你思維反應夠敏捷才行。

方法四,留下對方能夠搭話的接口。

很多人了解,只顧自己聊,而從來沒有考慮過,別人對你這個話題會有什麼反應。當你聊一下話題,而沒有留給對方可以搭話的地方,彼此就很容易「話不投機」了。

所以,在和別人聊天時,千萬不要把所有的話都自己說完,一定要留給對方補充觀點、看法,或者提出意見的餘地。

例如你突然說:「我很喜歡看足球的。」說完就沒別的話,那麼別人突然對你這句話就一臉茫然了。

但如果事先考慮到,別人回答的點,就可以這麼說:「我很喜歡看足球的,你平時有沒有看足球的習慣呢?」或者「我很喜歡看足球,我看你肯定也有自己的愛好」等,這樣基於你的問題,就可以引出別人能聊的內容了。

所以,想要成為一個懂得溝通的人,做一個有心人很重要。

只要放開膽量,積極溝通,就算話不投機也沒關係,反正我們聊天,只是為了驅趕無聊或者尷尬而已,沒必要把強硬地堅持自己所謂的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g0J6mwBJleJMoPMHH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