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 曾海亮
名山藏古寺,我慕名到湖南石門縣夾山寺禮佛,其又名靈泉禪院,現為夾山景區核心景點,距石門縣城8公里,寺周圍山水環繞,景色秀麗。
《夾山寺的地理位置及沿革》云:夾山,在澧水之南,東沿澧水入洞庭,西距石門縣城十五公里。
夾山寺 坐落於夾山之麓,山環水繞,環境幽美,為楚南名剎。該寺創建於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宋神宗元世祖先後敕修,故有「三朝御修」之盛名。因山門兩廡與正殿相距甚遠,有「騎馬關山門」之說。
歷史上不少文人墨客遊覽過夾山後,文思泉湧,揮筆記述了此處的美麗風光。
嘉慶《石門縣誌》卷四十九《藝文志》所載一遊記云:
邑之清泉、福田及花藪、花山諸寺,山中之名勝也,巉岩荊棘中得此憩息而眺覽,亦曰:苟如是足矣。而山之奇特,僧閣之幽峻,門徑之迂迴,兩山相夾,別有天地,則以夾山為稱,非親履其地而得諸傳聞仿佛間,其與耳食何異?戊子春,以公事息肩於此。屢折委迤,引人入勝。寺南清池,廣二畝許,澄波洒然。入山門,登大雄殿,考之碑褐,知創於唐,為善會禪師卓錫於此,其題句有:「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鳴花落碧岩泉」,亦足想其磊落風致,能會上乘法者,青嶂嶺南,即碧岩泉,泉極甘美。
我們步入夾山寺院,依次來到大雄寶殿、天王殿等處先禮佛一番,後登上寺院最高處的泉寶塔,居山望遠,氣象萬千,夾山寺處群山環抱之中,背靠青嶂嶺,左攬仙人山,右倚佛光嶺,前有玉帶湖和供養山,左右護砂內彎有情,溪水淙淙,匯入玉帶湖中,水口為丁未。
經測,大雄寶殿為正亥山巳向,天王殿為亥山巳向巳亥和丁亥之間界縫。依我所見,雖夾山寺背靠青嶂嶺,但是只在兩山峽谷之間,左右有擠壓之嫌。
樹有根水有源,真正令夾山寺聞名遐邇的,是圓悟克勤禪師。
圓悟克勤禪師(1063-1135年)是宋代著名禪師,他上承五祖法演,下啟大慧宗皋,屬於臨濟宗楊歧派的大禪師,他完成了「文字禪」終結,啟開了「看話禪」的開端(大慧宗皋),是禪宗史上的一位劃時代人物,他的修行經歷和禪法開示,對於啟迪我們的人生智慧具有重大的作用。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克勤禪師駐錫夾山陵泉禪院數載,開創碧岩禪風,成就禪門第一書《碧岩錄》,並在此院參得「禪茶一味」之機。《碧岩錄》因此成為中國禪學臨濟宗的主要典籍,尤其對日本佛教禪宗產生極大影響,被譽為"宗門第一書"。
「一真一切真,一了一切了,總萬有於此心,握權機於方外,而應物現形無法不圓,何有於我哉!要須先定自己著落,立處既硬糾糾地,自然風行草偃。」其禪機給我們無盡的啟迪。
夾山寺一時名噪四海,萬眾仰息。「禪茶一味」在日本成為參禪聖言。世人有知「禪茶一味」者芸芸,而少人人知其源頭,參典求實,尋根得據,夾山寺實為世界「禪茶一味」的真正本源。
1998年8月28日,日本佛教文化考察團一行20餘人,在文學博士石井修道團長的帶領下,專程來夾山寺尋根問祖,參觀碧岩禪的源頭--碧岩靈泉和祖師塔。因之有聯曰:"僧入碧岩參佛果,客來禪院品靈泉。"
夾山寺廟後青嶂嶺平緩的山頂上,有宋代以後僧俗培植的牛柢茶古老茶樹園。
唐代著名高僧、善會的師傅船子德成的偈語、千古名句「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岩泉」,是對碧岩泉最貼切的寫照,也是茶道追求「和敬」、「清寂」、「稚真」、「拙樸」境界的形象體現。
朋友,當您在這裡喝了碧泉水,品了夾山牛祗茶、石門銀峰茶,也許能穿越時空隧道,與夾山歷代高僧神會,也許能激發你的靈感,感悟出禪的哲理,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
時近中午,好心的居士熱情邀請我們留在寺院吃飯。我與朋友在齋堂用餐後,繼續我們的夾山遊覽,睡意來襲,我來到玉帶湖旁的亭子,躺在石凳上閉目養神,思緒隨著山風飄向歷史深處:歷史風雲紛紜變化,不少歷史重大事件罩上了層層迷霧。 夾山寺的魅力,在於它與佛教的因緣,在於「禪茶一味」的芳香,在於它和李自成的神秘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