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法伯睡眠寶典:如何順利地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靈遙身邊有好多個小姐妹,都升級做了「媽媽」。
不過,在和我感慨有了寶寶是多麼幸福的同時,她們也不止一次地和我提到了孩子夜裡難以入睡,半夜哭鬧著醒來對她們自己睡眠的影響。
每每此時,我都不得不一邊安慰她們,一 邊努力地幫她們想法子。
直到有一天,靈遙讀到了這本在美國暢銷了近30年的《法伯睡眠寶典》,才終於找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是身為會哈佛醫學院教授、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兒科睡眠疾病中心主任的理察·法伯博士結合大量的臨床實例,寫成的一本孩子睡眠寶典。
在書里,法伯博士詳細地為我們講述了兒童睡眠階段發展過程、兒童存在的睡眠問題,和對應的解決方案。
也希望各位寶媽們,能夠在讀完了這篇文章後,聽懂寶寶的睡眠語言,讓寶寶和自己都睡個好覺。
01.
幫孩子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是每對新生父母的必修課。
我們人類的睡眠質量,其實從一生下來,就有很大的區別。
有的孩子天生就擁有優質的睡眠習慣:剛出生的幾周後,他們便能一夜睡到天亮,甚至,在喂奶時,家長還要主動喚醒他們。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孩子仍舊主動地保持著嬰幼兒時期的睡眠習慣,無論周圍環境如何,都能夠自顧自地酣然大睡。
有的孩子則不太一樣,任何打亂他們睡眠作息的事情都會讓他們睡得不安穩,還常常會出現入夜了睡不著,在睡眠中容易驚醒,早晨醒來過早,白天昏昏欲睡等問題,連帶影響了家長的睡眠。
說到孩子的睡眠問題,最容易讓家長困惑的恐怕就是「睡不夠」了。
雖然每個孩子每天需要的睡眠的時間並沒有標準值,但是,一個孩子如果早上叫不醒,周末賴床,或是暴躁易怒,那麼,Ta十有八九是沒有睡夠的。
另外,孩子夜間多次醒來,也常常讓很多家長困惑不已。
比如,有的孩子(通常在6個月到3歲之間)常常會在夜裡醒來好幾次。而且,在夜裡醒來後,他們常常會需要家長的安撫,才能夠再次入睡。
一般來說,一個足月出生的嬰兒在3-4個月就能夠維持一整夜的睡眠狀態了。如果你家孩子到了5、6個月,還要靠你的安撫才能夠入睡,那麼,你便需要幫孩子養成好的睡眠習慣了。
因為,幫孩子在嬰兒時期養成正確的睡眠習慣,不僅利於Ta的發育,預防其它睡眠問題的出現,還能讓你在夜裡睡個好覺。
02.
關於兒童睡眠,你應該知道的
若是你有讀過任何一本睡眠科普書,你會發現,人類從清醒到睡眠再到清醒,會經歷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入睡準備期。
一開始,你會感到倦意襲來,眼球在眼瞼下無意識地緩緩移動,大腦對外界的感知度慢慢下降。
在這一階段,你的大腦里會產生短暫的睡眠梭形波和慢而長的K-復合波。若是在這個階段,你沒有受到外界的干擾,那麼便會慢慢地墜入夢鄉,感覺大概會是「咦!我好像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第二個階段,是非快速眼動期。
在這個階段,你的身體會靜止,大腦也會進入更深的睡眠中。此時,梭形波會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緩慢而持久的Theda波。
在這個階段,你的呼吸平穩,心跳規律,發汗功能增強,除非受到外界強烈的刺激,否則很難醒來。
在經歷了一兩個非快速眼動期後,你會進入到快速眼動階段。
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新階段。此時,你的呼吸和心跳變得不再規律,反射系統、腎功能與激素放射類型發生變化,體溫調節系統減弱,不再出汗,也不再發抖。
在這個階段,你對氧氣的消耗量會大量地增加,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時,大量的血液會湧向你的大腦,大腦的溫度上升,腦電波的頻率加快,顯示出水面和清醒皆有的混合波形。
另外,到了快速眼動階段,你的思維還會逐漸「清醒」,但大腦由於只能處理來自身體內部的消息,所以,你會做奇怪的夢。
現在,我們說回你家孩子。
你家孩子在出生前,其睡眠形態就已經在形成之中。研究表明,6-7個月的胎兒就已經出現了快速眼動睡眠,此後再過1個多月,就會出現非快速眼動睡眠。
在胎兒出生後,你會發現這兩個階段很好分辨:
在快速眼動階段,嬰兒通常會出現抽動、呼吸不規律,眼球在眼瞼下快速轉動。而,到了非快速眼動階段,嬰兒的呼吸開始變得綿長,身體靜止不動,偶爾會出現吮吸的動作或是身體突然一動。
不過,與你不同,你家孩子腦海里的電波,是慢慢出現的。
在出生的第1個月里,嬰兒的非快速眼動期的腦電波開始變得連續,也為深睡眠打下了基礎,而到了第6個月,嬰兒的腦海里也會和你一樣,出現K-復合波,加上身體機能發育,身體抑制神經衝動能力增強,夜裡睡眠時間增加,睡眠也越來越規律。
到了這個階段,嬰兒每天大概要睡12-13個小時,而且,夜間睡眠時間要達到9小時25分鐘以上。
另外,這個年紀的嬰兒,每天需要補充兩次日間睡眠,每次持續1-2小時,一次在早飯與午飯間,通常是9:30-10:30,另一次在下午吃點心時,通常是下午2:00-3:00。
一歲左右,絕大多數嬰兒每天要睡12小時左右,其中9-10小時發生在夜間,日間睡眠減少為1次,一般發生在12:00或13:00。
到了兩歲後,兒童每天的睡眠時間會進一步減少,縮短到9-10個小時,午後則需要1-2小時的午睡,總睡眠時間達到11個半小時。
到了3-4歲,絕大多數兒童會減少午睡時間,增加夜裡睡眠時間,於是,晚上大概會睡11個小時左右,
而從3歲開始到成年,你會發現,你家孩子的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從學齡前的11個小時,到青少年時期的10個小時。
其中,5-12歲的孩子,精力尤其旺盛,夜間睡眠質量高,白天也睡得少。而青春期的孩子,一般保持每晚9小時的睡眠,便能夠維持日間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了。
03.
你家孩子為什麼會在夜裡醒來?:
入睡和清醒環境的不一致
對一個家裡剛添了寶寶的新手媽媽來說,在照看孩子的同時,保證自己的一夜好眠絕對是一門技術活。
因為,絕大多數嬰兒都是無法獨自入睡的。他們需要家長陪伴在旁,抱著他們,哄著他們,安撫他們。
尤其是在深夜裡,嬰兒的「哇」的一聲啼哭,常常會把熟睡的父母從夢裡驚醒。反覆幾次後,家長便會感到精疲力竭,甚至對孩子心生怒意。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特別是對3個月以前的寶寶,Ta身體機能的發育情況,決定了Ta很難做到一夜酣睡。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到了5個月左右,還會在夜間頻繁醒來,那麼你就必須採取應對措施了。
第一個可能會影響孩子睡覺的點,是孩子的睡眠環境。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把特定的外界環境與睡覺環境聯繫起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身處臥室,躺在床上或是搖籃里,身邊放著入睡時抱著的玩具或毯子,那麼Ta就會意識到該睡覺了。
但是,到了半夜的睡眠階段轉換期(即,非眼動期的過渡),絕大多數孩子會在發現環境有了變化後,發出啼哭喚醒家長,在家長的安撫下入睡。
第二個可能會影響孩子睡覺的點,是家長的哄睡方式。
比如,有的家長每晚都抱著孩子,輕輕地搖著Ta,使Ta慢慢入睡。如果孩子一夜好眠,醒來後也能自己再次入睡,那麼繼續這樣哄睡也沒關係。
但是,有的孩子偏不,他們會對家長的搖睡產生依賴,不僅不搖就不肯睡覺,還會在睡眠周期的轉換階段,哭鬧著要求家長把他們搖睡。
也就是說,這時你的幫忙,非但不利於孩子睡眠習慣的養成,還會讓孩子放棄自己入睡的努力,整晚整晚喊你幫忙。
那麼,怎麼循序漸進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呢?你不妨從分析成年人的入睡環境入手。
剛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時,有不少朋友會因為「認床」而睡不好。其實,這個「認床」說的是,睡眠環境對睡眠質量的影響。
想像一下,你一覺醒來,翻個身,發現還在自己的床上,多半會調整一下睡姿,順手拉一下被子,再一次睡過去。甚至,在第二天醒來後,你都不記得你夜裡醒來過。
但是,如果你一覺醒來,發現換了張床,或是身邊多了個人,你一定會徹底清醒,直到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放到警惕性更高的孩子身上,如果你家孩子在客廳或是在你的懷裡睡著,醒來後卻發現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嬰兒床上躺著,漆黑一片,Ta不哭哭鬧才有鬼叻~
這時,你再跑過去,抱起來,搖一搖。OK,今晚你就做好被你家孩子多次喊醒的心理準備吧!
所以,對一個根本不具備對外界控制能力的孩子來說,你要想讓Ta一夜好眠,得給Ta營造相同的入睡和醒來環境。
這樣,Ta才能夠睡得安穩,不必保持警惕去反覆確認環境是否變了,以及爸媽是否還在自己身邊。
04.
你家孩子也能一夜睡到天亮:
循序漸進哄睡法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入睡和醒來環境的不一致,是孩子夜裡哭鬧的原因之一。
那麼,如何解決問題,讓孩子即便是在半夜醒來,也感覺自己的仍然處在入睡時的那個環境里,周圍的一切依舊處在可控狀態呢?
首先,家長要仔細檢查孩子現有的睡眠環境,找出不適宜之處,如,夜間哺乳、吮吸特定的物品、入睡時需要人搖著或哄著、睡眠時需要人輕撫後背、睡眠時需要大人抱著四處走動、睡眠時要聽特定的音樂,等等。
不過,在處理這些問題時,作為家長,你們一定要有耐心。因為,就算一下子把你的睡眠習慣改了,你也會很不爽,所以,孩子的大哭大鬧也很正常。
另外,你得在對孩子說「不」的同時,想辦法疏解孩子的這種抵制心理,而且,絕對不能放棄。
現在,我們具體來看看如何操作。
比如,你的孩子是一個晚上要你搖著才能夠入睡的孩子,那麼,你可以把這個習慣分解成三步來矯正:第一步,減少搖晃的頻率;第二步,只抱著走,但是不晃;第三步,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床上,看著Ta。
在實施中,請不要低估孩子的適應力。對一個孩子來說,只用幾天的時間,便可以改變固有的睡眠習慣,建立起新的習慣,比你厲害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孩子如何與父母一起睡時,如何讓三個人都睡好。
說來慚愧,靈遙第一次一個人睡大約是在我初中的時候。於是,上小學的我,不知道因為夜裡醒來看不到媽媽,給她打過多少個電話。
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完全沒必要。
孩子會干擾到父母的作息,完全是父母慣出來的,而在父母有刻意培養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睡覺了。
比方說,在睡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和Ta一起玩。但是,一旦到了就寢時間,就應該立刻停止這些活動,離開房間。注意,離開時,不要關門,除非你的孩子追出來。
如果你的孩子在床上哭鬧,那麼,你不妨採取循序漸進法,逐漸延長進入孩子房間的時間間隔,直到孩子適應一個人入睡為止。
另外,在進入了房間後,父母可以跟孩子互動,但是絕對不要陪孩子入睡,等Ta睡著後再離開。
相信不出數月,你就把自己從夜裡哄孩子睡覺這件事情中,徹底解放出來。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現在,你已經明白了,孩子之所以在夜裡醒來需要你哄,一是因為Ta的睡眠環境發生了改變,卻無能為力,二是因為你的哄,讓Ta養成了一個有求必應的心理,也干擾了Ta的成長。
所以,作為家長,你要始終牢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若是希望自己和孩子收穫良好的睡眠,請在孩子半歲後,把重心放在把幫助孩子建立起規律作息上,讓孩子在就寢時快速入睡,在夜裡醒來後再次安心入睡。
因為,這不僅對孩子的未來好,還對你和孩子,和配偶的關係好。
畢竟,靈遙可是不止一次在網上看到寶媽們,因為老公夜裡呼呼大睡,不肯幫忙哄孩子,覺得自己嫁錯了人,從而對自家老公愛搭不理~
祝一夜好眠!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