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蛋糕怎麼切,究竟關係到哪些問題?

2019-12-05     艾維電影

如果將票房看做是一個蛋糕,那麼切蛋糕的有製片、發行、院線、影院等位於電影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人。這其中,免不了產生「切多切少」的問題,對此,往往是位置不同,意見也各不相同。

「如今製片成本越來越高,當前的分帳比例已經不再適用了。再不改變分帳比例,都沒法活了。」路人甲在我們後台留言,言辭中可以看出其身份。他或許道出了眾多片方的心聲。

對於同樣的問題,路人乙則有不同的看法。他反駁道:「因為數字化改革,影城的投入比過去增加了更多,反而是製片方大大節省了膠片成本。影院近年來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為什麼不提高放映端的比例?」這同樣是大部分影院人士的心聲。


1.關於分帳的博弈,從未停止

站什麼位置,說什麼話。在分帳比例這件事上,片方和放映方明著暗著的博弈,從未停止。

我國電影的分帳規則,應該是從1995年的《紅櫻桃》開始建立的。根據網上資料,當時製片方和影院的分帳比例是35:65。2002年,隨著院線制改革,票房分帳模式也越發清晰。與此同時,雙方之間的博弈也越發強烈。

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創造了國產電影的票房神話,製片人張偉平也由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底氣,要求將製片方的分帳比例提高到40%。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不斷與院線「坐下來談談」,等到2004年《十面埋伏》上映時,片方的分帳比例終於提高了41%。到了2006年《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一數字上漲到42%。2009年,國家廣電總局提出製片方分帳不低於43%。


但,紛爭並未就此停止。

2011年《金陵十三釵》上映,片方新畫面要求將分帳比例提至45%,但遭到萬達、上海聯和等八家院線的聯合抵制,最終經電影局協調,制定了「5億票房之內,片方與院線的分帳比例為45:55;超過5億部分,片方和院線的分帳比例則調整為41:59」的分帳方案。

2012年,中影、華誼、博納、星美、光線五大發行公司聯合向院線發出通知,要求賀歲檔的9部電影,與院線的票房分帳比例不低於45:55,此舉被相關媒體戲稱為「復仇者聯盟」……

時至今日,從片方的角度來看,花巨資長期拍攝電影,卻只能分到三成多,這顯然不合理。有人甚至直言不諱:「美國電影業能良性循環是因為大片投資方分帳比例能達到六成以上,一般片子也能達到55%左右,而『躺著賺錢』的影院卻拿走絕大多數票房,這十分不合理!」

然而從影院角度來講,顯然對「躺著賺錢」的說法十分牴觸。最終能有多少票房,是市場說了算。並且,如今影城的投資和院線的建設已經越來越規範,各項經營成本更是直線上升。


2.紛爭也將繼續

此前,愛奇藝宣布的"愛奇藝原創電影計劃"將在自己影片上映時給到影院將近8%的補貼,將影院票房分帳比例提升至60%。但各大傳統製片方與影院之間,顯然沒有如此「和諧」。

日前,在國內媒體報道「派拉蒙法案廢除」消息時,有人列出了各國片方和院線分帳的比例:美國60%-65%、韓國60%、印度60%、歐盟55%-65%、中國43%。對於國外片方的分帳比例,很多人表示「震驚」、「羨慕」。

事實上,國外採取了一些比較靈活的分帳體制。例如,美國有「階梯式」的分帳模式。在大片上映首周、第二周和第三周等不同時間,片方和院線分帳的比例都不相同。影片上映首周往往是片方分得較大比重的收入,一些大片片方的分成比例常常高達80%,以此來保證其收回成本,而隨著影片上映的時間變長,分帳比例逐步向影院靠攏。一般來講,票房比較高的爆款影片,電影片方獲得的收入往往要高於院線,而票房不佳的影片,則會優先考慮院線的收入,給其更多的分帳傾斜。

在分帳這個問題上,其實各國都有爭議。只不過國內比較固定的40%左右的片方分成,使得雙之間的爭論更多一點。可以說,隨著各方成本的上升,關於提升各自分帳比例的博弈,還會一直繼續。


3.比分帳比例更重要的事

在分帳問題上,從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在強調各自立場時,有幾點需要行業人士注意:

>>在我國,渠道始終占有重要位置

一國有一國的國情。在我國的商品生產流通領域,渠道一直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很多時候,是渠道「要挾」生產廠商,這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比如家電、商超,傳統的商超有很大議價權,任何商品要進入商超都要交「買路錢」,商超搞活動也必須要求供應商參加,從這些方面來說,廠商也不得不對渠道方「低頭」。對影院行業也是一樣,影院是影片變現的主要渠道,作為當前影片流通的主要渠道方,影院自然享有優勢地位。

更加重要的是,當前我國渠道的建設並不是純市場行為。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銀幕數,這得益於近年來國家出台的諸多鼓勵性措施,為影片變現提供了廣泛的渠道。單純從市場行為來講,影院數量沒有如此之多,影片自然也無法接觸更廣泛的受眾。

這與國外的情況有著本質的區別,國外渠道的建設顯然沒有政府的支持。所以,我國票房分帳模式,不完全是片方跟影院博弈的結果。片方也不應該有過高的分帳比例。


>>與其爭那百分之幾的份額,還不如將蛋糕做大

不得不承認,在影片變現上,片方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與其爭取百分之幾的比例,還不如精細地打造影片,提高影片的質量。假如拍了一部沒人看的影片,即使分得100%的票房,又能賺得多少錢呢?怎麼拍出受歡迎的影片,共同做大蛋糕,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對影院來講,鞏固自身地位是關鍵

渠道的優勢和話語權,均來自它所占有的市場容量。渠道多了,話語權會旁落。就好比超市,如果人人都在網上購買,那超市自然而然就沒有這麼大的話語權。引申到影院行業也一樣,如今,流媒體平台日益強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影院的議價能力。這就提醒我們,要保護既有的優勢,必須鞏固自己的地位。影院要有足夠的優勢確保影片變現,才能在分帳這個問題上保持渠道應有的地位。


>>無論「帳」怎麼分,都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電影產業的各方都站在同一個鏈條上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片方來講,怎麼拍出受人歡迎的影片,讓影院參與到影片的宣發放映中,共同做大市場,才有分帳的基礎。對影院而言,向消費者市場轉變是重要的方面,而不僅只關注影院終端的建設。近幾年,電影行業的發展得益於觀影人次的大幅提升。因此電影行業要繼續發展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開源」,挖掘出更多的觀影需求。

影院作為電影內容聚合地帶,不僅是電影市場的全情展示及檢測站,更是觀眾與電影互動交流的重要橋樑。今後,影院的經營不應只停留在電影上面,而是要以巨大的流量為電影行業大數據提供有力支撐,精確把握用戶畫像,建立起影院與觀眾之間的「強連接」。

中國的電影市場應該更大,通過消費者的需求引導,使電影行業跟其他行業融通,增加電影市場的容量,體現出更多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電影市場。而不是將目光只放在一個小蛋糕上去爭去搶。

(文中未註明來源圖片均出本公眾號圖庫,圖文無關聯)

想要了解更多電影方面資訊詳情,搜索作者微信公眾號「艾維電影」或者微信號film186」!精彩內容與你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H0zy2G4BMH2_cNUgBAb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