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軍隊刺刀文化起源一個工業化國家的刺刀衝鋒

原標題:二戰時期日本軍隊刺刀文化起源一個工業化國家的刺刀衝鋒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軍隊其軍隊操典和編制,其實是學習了法國的步兵師,而所謂的刺刀裝備和戰術也是學習一戰前期的法國軍隊,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著名八里橋之戰,法軍2500人就是依靠先進的火炮裝備先打亂了清軍進攻時陣型,之後法軍的步槍子彈打光之後,就集體上刺刀,在重型火炮的掩護下對幾萬清軍發起了衝鋒,最終一舉擊潰了當時清軍部隊,一舉取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決定性勝利,這場戰役最終被法軍譽為經典之戰,而日本就是在那個時期對法軍戰無不勝的神話,產生崇拜,決定學習法國的步兵集團衝鋒戰術,而刺刀在日本也有了一個新名詞叫作統劍。

一戰時期法國和英國聯軍也再一次用刺刀集團的衝鋒戰術,最終贏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但結果是英國和法國將近一代的青年才俊全部戰死沙場,傷亡可謂是以慘烈著稱,一戰結束後英軍和法軍開始嘗試進行軍隊機械化建設,並逐漸放棄了落後步兵集團衝鋒戰術,炮兵轟完步兵沖的時代開始在西方軍事改革中,逐漸被淡化,刺刀也逐漸變成步兵的匕首用於自衛,而且步槍本身重量就不低如果在加裝刺刀在槍口邊上的話,根本不利於遠距離的射擊作戰,槍的性能會因為加裝刺刀的緣故而大打折扣。

步槍加刺刀的傳統雖然在西方國家逐漸被淡化和淘汰,但在日本卻被很好的保留剩下來,因為刺刀當時與日本畸形的武士道精神是很符合的,刺刀被日本稱之為統劍,其地位在日本士兵眼中非常高,不僅可以作為軍刀刺殺和砍殺敵人,在身陷重圍時,士兵想要切腹自殺,要用到的神聖工具首選也是刺刀,因此日本陸軍對刺刀文化的痴迷,其實要高過其刺刀在近代化戰爭中能起到作用,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當年侵華日軍的模樣,就是一個日本士兵端著一把加刺刀步槍,到處殺燒搶掠。

日本軍隊即使在二戰時期仍舊非常痴迷於近戰,但反之我們回看二戰那段歷史時,就能發現其實日本陸軍無論武器裝備和作戰時實施戰術能力,都要比西方國家軍隊落後和簡單,就是依舊沿著一戰時期落後戰法,炮兵轟完步兵沖,沖不上去再炮兵轟,日本陸軍之所以還能屢戰屢勝的原因,就是因為亞洲當時沒有一個國家能達到工業水準,都是農業國家其裝備和戰術素養甚至不如一戰時期的西方軍隊,日本人才能依靠這種打法屢戰屢勝。

日本當時不僅步槍裝備刺刀,衝鋒鎗,和輕機槍也同樣可以裝上刺刀,這種設計當時僅僅是日本陸軍獨有的,也是最為落後的,後來太平洋戰爭,日本陸軍所謂軍魂和精銳的在美軍面前幾乎不堪一擊,日本軍不僅在裝備上落後,在戰術上也是落後,當日本人端著刺刀來個幾百米的萬歲衝鋒時,美國人壓根就不理解他們所謂武士道精神,根本就不會跟日本人打這種落後的白刃對沖戰鬥,直接拿機槍,半自動步槍,以逸待勞把日本軍隊殺了個片甲不留,日本以為敗了是敗在技術上和裝備上,其實不是,是敗在腦子上,美軍有大量先進裝備,為什麼還要愚蠢的跟你們打白刃戰呢?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八里橋之戰,不是同樣如此,清軍當時擁有全亞洲最強大騎兵部隊,但有用嗎,別人拿著槍,自己卻拿著刀往前沖,能不敗嗎?加上當時法國軍隊還有先進重型火炮,法國人根本就不用沖,站在原地進行屠殺就可以,所謂法軍全體上刺刀集團衝鋒就擊潰幾萬清軍,實際上是在戰鬥差不多結束時,而發起象徵勝利意義衝鋒而已,結果還是被清軍砍了幾個人頭,這在後面和清朝簽署協議時還以這個作為藉口,要求清政府更多賠償。

而日本陸軍雖然學習了法國軍隊皮毛,但精髓卻絲毫沒有學習到,反觀半個世紀後同樣戰場結局,出現在日本人自己人的身上,沖繩島之戰,日本人發起萬歲衝鋒最為瘋狂,動輒就上萬人拿起刺刀發起衝鋒,這種愚蠢行徑就像當年中國落後的封建王朝軍隊一樣,而日本這個曾經領先於亞洲工業國家,最終以這種結局收場,就不由得讓人反思。

技術落後,思想落後,可以追趕,可以反思,而如果是精神上,倫理上,道德上出現了問題,那麼即使有著過人的技術水準,超乎常人的思想,都無濟於事,終究還是一個披著工業化,現代化,偽裝產物外表下的野蠻人而已,就如同人工智慧一樣,他是人類工業科技發展象徵,但如果人工智慧失控,拿起屠刀那人們還會認為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wHQW3QBeElxlkkawL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