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非凡的自己,去過想要的人生

2020-02-07   慈懷文化

每天一本書


《成為非凡的你》

原著 | 傑西卡·迪盧洛·赫林

解讀 | 荔枝蘿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是《成為非凡的你》,在這裡,我們將為您提供10分鐘的簡版內容。



即使身處泥潭,我們也總是會朝向太陽的方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平凡的英雄夢想,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成功,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那麼究竟該怎樣從平凡的生活中脫身而出,踏上追求非凡的道路呢?在這本《成為非凡的你》中你可能會找到答案。


作者傑西卡·迪盧洛·赫林出生於普通美國家庭,經過不懈的努力從社區大學順利考入史丹福大學。同時,她也是一名貨真價實的女強人,由她主導創立的Stella & Dot在全球6個國家設有分公司,被眾多名流追捧。


本書忠實記錄了赫林追求夢想的心路歷程以及赫林的朋友精彩的人生故事,激勵我們勇敢追逐夢想,讓夢想變成現實。


下面就讓我們找到非凡的自己,走向成功之路吧。


敢於挑戰,踏上非凡之旅


每當我們做出改變、挑戰自己時,膽小與怯懦總是第一時間跳出來煽動不安的情緒。


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你會一直把焦點放在自己的無能上,從而導致覺得自己毫無用處;你會一直讓自己陷於失敗的結果中,從而促使你失去從頭再來的勇氣。


以下幾種方法能夠幫助你勇敢地面對挑戰。


第一,要專注於鼓勵自己增強自信心。這種勇敢、頑強的精神是走向非凡的必備要素。


作者在創業之初就遇到了融資難題,於是找到了有多次創業經驗的約翰,想要向他取取經。


結果卻是約翰略帶嘲諷地否定了作者,指出了許多潛在困境,即使融資成功了,後面的挑戰也會更艱巨。


在那一刻,作者暗暗對自己發誓:寧願做一個敢於嘗試的傻瓜,也不做一個心累到不想再嘗試的人。


之後的創業過程中,的確遇到了許多困難。但作者一直保持著天真樂觀,勇往直前,問題一個個被解決,企業也日益強大了起來。


想要成就非凡,你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成功不是少數人的特權,成功不只屬於別人,成功也屬於你。


第二,接納自己的失敗與恐懼,少想多做。在面對困難時,人們往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或太遲。


那些創造了非凡事業的人,總是在別人還在懷疑自己時早早行動了,別人已經放棄了,他們卻還在繼續奮鬥。


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勇氣比能力更重要的原因——起步不必完美,若要完美就必須起步。


第三,讓我們拋開顧慮,勇往直前。


人生的路上,你會遇到無數個喜歡說「不」的人。所以,擁有強大的內心和充足的自信心很重要。這樣你才能不畏懼別人的恐嚇與不解,勇敢地探索自己人生未知的篇章。


一定要勇敢地生活,不論你的目的地是哪裡,抵達目標總是需要你邁開步伐!在增長智慧的同時保持天真樂觀,是走向非凡的第一步。



擁有積極思考的力量


根據南加利福尼亞州大學神經影像實驗室的研究,一個人每天會產生12000個到60000個念頭,而其中的80%的念頭都是消極的。


如果你對消極聲音不加約束,這些聲音就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練習,從事練起,讓積極的思維方式成為習慣,遇到大事你就會更樂觀了。


養成質疑自己消極念頭的習慣是積極思考的前提。當你大腦里冒出一個消極的念頭時,你可以用另一種更客觀的語言再把它描述一遍。


比如,你做了件蠢事,你正在心裡責怪自己,不要說「我太失敗了」,而是告訴自己「這一次我的行為失敗了,但這並不能說明我是個失敗者」。認識到自己的想法不總是客觀的,才能讓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


拒絕攀比能進一步增強我們的幸福感。西奧多·羅斯福說過一句睿智的話:「攀比是偷走快樂的賊。」


你的非凡之路怎麼走由你決定,或許有時候你想走慢點兒,有時候你想走快點兒。你喜歡哪一種速度,就嘗試哪一種速度。


走慢點兒沒關係,但別總是和那些速度快的人攀比。各人有各人的追求,你和他人眼中的風景和心情可能是不一樣的。快和慢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


讓幽默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當你的腦子裡出現「我簡直太失敗了」「為什麼倒霉的總是我」等消極念頭。同時想像自己是一名音樂劇演員在登台演唱,用一種誇張、荒誕的曲調將它唱出來。


這時我們就能站在觀眾的立場上,看清自己的消極情緒,從而對其一笑置之。


自嘲與幽默是一種可貴的能力,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別把消極情緒太當真,用幽默和遊戲的態度看待才能更豁達。



珍視生命中的每一位貴人


在好萊塢,流行一句話:「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是在於你認識誰。」因此,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成功的入門票。


人際關係對於一個人的塑造是潛移默化的,你身邊的人既能助你非凡,也能阻礙你非凡。因此,作者提出了幾點建議:


在人際交往上,要多結交樂觀向上的朋友。


人的心態是有傳染性的,一個積極的人能帶給他人樂觀。因此,要主動尋覓那些鼓勵你追夢、鼓勵你積極思考人生的人。


當作者準備擴張企業規模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除了資金的短缺外,作者還處於備孕階段,精神和身體狀態都極其敏感。


隨後,作者聯繫到了好友道格·麥肯澤,好友得知此事後不僅為作者提供了一大筆種子資金,還幫助作者明確了公司擴張計劃,不斷開導、鼓勵作者。成為了作者堅強的後盾。


此外,認可別人的成果也能促進友誼。懂得欣賞、認可別人,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能讓朋友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


當你看見他人的成績時,不要猶豫和害羞,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勇敢地讚揚他人吧。


久而久之,養成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也會使我們在面對問題時,第一時間看到積極的一面,從而更樂觀,更有勇氣地面對問題。


最後要記住,在友情中堅持做自己。


坦率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並不會讓每個人喜歡你,但這也沒關係。如果你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喜歡你,你就無法活出真正的自己。


做自己並非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而是在尊重與理解彼此差異的基礎上,又堅定自己的選擇與判斷。不因為自己的不同而刻意地迎合他人,也不會完全無視他人的意見我行我素。


當一個人重新做回了自己,真實的情感與想法的表達通暢了,內心的抑鬱與焦慮也便會慢慢的消散。



常懷感恩之心,善待他人


人們很容易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看作理所應當。有時,某個經歷或某個瞬間會讓你恍然大悟,原來你這麼幸運,你會感恩自己擁有的一切,同時變得更柔軟、更有幸福感。


如果你只關注自己缺什麼,你就永遠有匱乏感。心懷感恩,你就才能感到內心真正的富足。


2011年,Stella & Dot基金會在尼加拉瓜修建了兩所學校。作者曾在那裡寄宿了幾天。那裡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每頓飯都只有豆子和大米。


某天,傳來了隔壁村子有人帶來了有雞蛋的消息,那天下午,工地上的人都因為雞蛋而幹勁十足。作者也驚訝地發現,原來吃到一個雞蛋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情。

最後雖然沒吃到雞蛋,但作者卻深刻地意識到了感恩的力量。從那以後,即使在最糟糕的日子裡,作者仍會把一打雞蛋放在冰箱裡。每當作者需要振作時,就大喊:「雞蛋!我們有雞蛋!」從而獲得感恩的力量。


感恩是情緒的加油站,每當遇到挫折或灰心喪氣之時,我們可以多想想我們擁有的,用感恩給自己打氣,讓自己恢復理性。


當你轉換角度,想想自己有哪些幸運之處時,就很難再去怨天尤人,抱怨生活的種種不公平了。


通過感恩意識到自己擁有的幸福,除了獲得平和樂觀的心態外,也能更順利地解決問題。



以上就是全書的精彩內容。


羅曼·羅蘭曾感嘆,「世人總是精益求精。」而精益求精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現就是對非凡的追求和執著。


沒有什麼外界的規範可以時我們停止對非凡的追求,年齡不會是界限,虛榮也不會是障礙。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只有自己說了算。


只要抱定「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信念,勇往直前,永不停歇,即使最終沒能抵達成功彼岸,也算是問心無愧。


所以,在追求非凡的過程中保持積極的心態,堅持「心態第一,輸贏第二」的精神,不被消極情緒打倒,才能在非凡的人生之路上更快樂、更充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註:配圖來自攝圖網與Pesels


*文:荔枝蘿,慈懷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努力生活著的荔枝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