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了,春天來了,春天的農村有啥好吃的?相信大夥都想那個讓你欲罷不能的香椿芽了吧。的確,以前的農村,總會有那麼幾家人的院子裡種著幾株香椿樹,有些農民還喜歡在自己的小院裡,種上幾株。除了香椿樹,還有像板栗樹什麼的,都喜歡在院子裡種點,原因很簡單,就是想有香椿芽和板栗吃。
現在人們種樹比較實際,以前可不是這樣,以前農村不少地方都有「摸椿」的習慣,大概是這麼回事,每年到了大年三十這天,這一家的小孩子就要去摸一下自己家的香椿樹,並且繞著樹要走上幾圈,農民都說這樣是能讓孩子長得更高,並且讓孩子們來年更健康,甚至還有童謠這麼唱「香椿樹,你為王,你長粗來我長長」。農民正是看中了香椿樹有著好寓意,就很自然的想在農村院子裡種上幾棵香椿樹了。
但僅僅是寓意,還不至於,這香椿樹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年春季有香椿芽,過去生活條件不好,所以吃香椿芽是能夠充飢的,吃不完的還能賣點錢。吃香椿芽的季節一般是在每年的春天穀雨節氣前後,不過現在農村人都出門務工了,家裡有樹的也自己吃送人都不夠,城裡賣的就貴了。有些人甚至在農村的大棚里種起來香椿芽,價格能賣到幾十塊起步,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種起來香椿芽,這香椿芽的價格也有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覺了。
相對於香椿芽的高調來講,在農村還有另一種美味,現在還不為太多人所知,甚至可以說比香椿芽更好吃的一種樹芽,在一些農村流行吃了起來,現在如果想找項目的,可以試著操作一下啦。
所說的另外一種樹芽,就是花椒芽了。可能大家對它還不大熟悉,但是要說到花椒,那就不少人都知道了,畢竟花椒在我國廚房裡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雖然不少人不喜歡花椒的味道,不過有些菜,就像水煮肉片,沒有花椒這種調味料,還真不是那個味道。
說回花椒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花椒芽是能吃的,在古代,這花椒芽就已經是達官貴人招待客人的一道野菜珍品了,那時候的花椒都是野生的,產量也有限,自然花椒芽更是顯得珍貴了。而現在,花椒樹已經可以人工養殖,在不少的農村集市上,都能看到有人在售賣花椒芽。農民們把花椒樹過於密集的葉芽部分摘除,顯然這樣的做法會影響到花椒的產量,所以物以稀為貴,花椒芽的價格一般都能達到每斤50元了,這可是比香椿貴多了。花椒芽不宜久放,放久了葉子就蔫了,影響口感,並且香味也淡了。
現在意識到種植花椒樹,售賣花椒芽的農民並不多,專門為了花椒芽而種植花椒樹的農民更是少,畢竟要售賣花椒芽,就會把葉和花都掰下來,本來可以秋後賣的花椒就被提前採摘了。並且現在花椒芽也沒有被更多人所接受,很多人不知道花椒芽可以吃,更不知道花椒芽怎麼吃,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價格比較高,但是擔心有價無市,農民們覺得不划算。
看到此文的農民朋友,如果覺得當地的條件適合,可以考慮下種植花椒樹,售賣花椒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