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膚修護「ALUDE」原則,你一定要了解下

2019-09-22     醫學護膚叢醫生

最近又進入換季期了。每到季節轉換的時期,無數人都會感到皮膚不適應,發紅、脫屑、乾繃……,不勝其煩,大家已經開始在微博上表示擔心了...

可以肯定的是,這裡面的部分童鞋屬於敏感性皮膚。

敏感性皮膚是近些年的熱點。這種皮膚類型從不太被承認到現在引起廣泛關注,也經過了一番波折。不過,被廣泛承認的時候,它本身也成為了一個全球流行性的問題。

中國敏感性皮膚問題也有很高的發生率。近幾年的數據尚未見,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曾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調查,包含10297人,覆蓋三個地區(上海6259人,北京2023人,廣州2015人),結果發現:約46%的中國女性和30%的中國男性發生過不同程度的皮膚敏感[1]。在上海的調查發現約29%的女性報告自己為敏感性皮膚,上海地區人群較為敏感的影響因素為在冬季使用潔面劑、酒精飲料、風、溫度的變化和光照等[2]。

敏感性皮膚的全稱是「自我感知的敏感性皮膚」(self-perceived sensitive skin, SPSS),以刺痛、燒灼、瘙癢和緊繃等主觀感覺為主, 多發生於使用化妝品後, 暴露於乾燥或寒冷的環境中時不適感覺進一步加重[3]。

應該說,敏感性皮膚「症狀描述性」的定義使得歸類於敏感性皮膚的情況也可能有很多種。在我本人看來,可能有如下表現中的數種或全部[4]:

  1. 皮膚看起來薄得透明

  2. 隱約有紅血絲或經常潮紅

  3. 肌膚經常覺得乾繃缺水,秋冬非常容易脫屑

  4. 使用某些護膚品時皮膚刺痛,甚至流汗都會刺痛;

  5. 毛孔經常起疹子,小顆粒,有的會發炎,但並不存在角質厚的情況

對照一下,上述5條你中了幾點?

如果中了3條或3條以上,就要十分懷疑敏感性皮膚了。

關於敏感性皮膚的發生機理,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是內因和外因都有作用,都可能涉及如下方面[5]:

皮膚屏障的損傷,如:角質層變薄、經表皮水分流失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TEWL) 增加。這部分可以通過不當護膚、過度去角質、某些醫學治療、一些皮膚炎症性疾病造成。神經敏感性增高:受損的皮膚屏障減少了對神經末梢的保護而易受刺激,反覆炎症反應後可能出現表皮神經末梢密度增加,神經生長因子增加,皮膚感覺神經功能性高反應性、TRP通道家族的活化,TRP的活化進一步延緩損傷的修復。皮脂和生理性脂質的變化異常:表皮細胞間的生理性脂質中,中性脂質 (神經醯胺) 數量的顯著減少以及神經鞘脂增多, 導致其屏障功能穩定性下降;皮脂也可能因過度清洗而流失(比如不化妝也卸妝、無須卸妝的情況下非要卸的情況等)。免疫異常:外源性理化刺激激活TRPV1,誘導皮膚局限性神經肽釋放, 如P物質、血管活性腸肽及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後者進一步激活感覺神經末梢附近多種細胞 (包括角質形成細胞、肥大細胞、抗原提呈細胞和T細胞) 釋放前炎症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 引起局部血管擴張和肥大細胞脫顆粒, 最終導致免疫細胞 (T細胞及嗜酸粒細胞) 向局部遷移, 引起局限性炎症反應和相應的臨床症狀, 如紅斑、瘙癢及燒灼感。同時, 局部炎症反應釋放的多種炎症遞質 (包括:緩激肽、蛋白激酶和神經生長因子) 可引起TRPV1表達上調以及受體致敏, 進一步增加相關細胞的高反應性。(我個人認為這屬於屏障損傷繼發的結果)那麼敏感性皮膚的發生原因是什麼?我個人提出:敏感性皮膚可以大體歸為三類:第一類是先天性的,第二類是單純損傷造成的原發性敏感,第三類是疾病導致的繼發性的敏感狀態[6]。先天性的沒什麼好說了。第二、三類之所以要區分,是因為單純損傷造成的原發性敏感只要避免刺激、損傷,並加以適當修復,一般就可以恢復正常。而疾病導致的繼發性的敏感狀態(第三類),若只是避免刺激、損傷及使用修復類護膚品,頂多只能改善症狀,而無法消除引起敏感的原因。許多皮膚疾病都可以導致皮膚屏障損傷、炎症、潮紅,使皮膚處於敏感狀態(疾病先發,敏感因為疾病而後發,所以叫「繼發」),例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瘡、毛囊炎等,因此就必須要鑑別這些疾病並針對性予以治療才可能根本解決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有皮膚學研究者最近提出了敏感性皮膚修護的ALUDE原則,具體如下:

ALUDE

  • Avoid避免)各種刺激因素(例如日光照射、風、冰水、熱、摩擦、憤怒的情緒等,這些因素如果不斷刺激皮膚,就會導致症狀加重,結護理和恢復帶來困難)

  • Life style生活方式) 改善 (例如睡眠不足、維生素類缺乏、過度清潔皮膚、使用過於複雜的護膚產品與程序等,都是影響皮膚屏障的大敵,可參見:過度護膚,敏感性皮膚第一大殺手)

  • Use(使用)專為敏感皮膚設計的護膚品(此類產品通常含有甘草、茶、叔丁基環己醇、尿囊素等抗炎、抗氧化物質,配方應該精減,要避免使用雞尾酒式和原料桶式的產品,參見:極簡主義護膚品的風是不是歪風?)。

  • Distinguish鑑別)潛在的皮膚疾病導致的繼發性問題 (例如脂溢性皮炎和口周皮炎,參見下表)

  • Esthetic procedures醫美)治療,以緩解一些症狀 (如毛細血管擴張,可以用強脈衝光處理)

這個原則涉及到敏感性皮膚修護的各個方面,因為敏感性皮膚修護應當是一個立體的行為,日常生活、護膚習慣、醫學治療都很重要,只有綜合去護理,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特別是一些潛在疾病導致的皮膚敏感狀況,只有對這些疾病本身進行治療,才有可能這到「標本兼治」。沒有鑑別出那些疾病,沒有針對這些疾病進行治療,病因一直在,是很多人所謂的「敏感性皮膚」一直無法改善的原因,我自己就見過多例。

大家通過下表可以感受一下,導致的皮膚(繼發)敏感狀態的皮膚疾病,雖然看起來都是臉紅紅的,但表現很有一些區別:

在處理、治療上也有很多不同。因此,不能只要看到臉紅就叫敏感性皮膚

我在這裡友情要提示一下:無論是原發性的還是繼發性的敏感,前面說的ALU這幾條都是通行的,特別是A和L這兩條,換季的時節,更要高度注意!

那麼問題來了:是誰提出來「ALUDE」這個詞兒的呢?

是冰寒。

多年來,通過實踐這個原則,很多人的敏感性皮膚或繼發的敏感狀態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以往我也是一直這麼建議讀者這樣去做的,也寫到了書里(《聽肌膚的話2:問題護理全書》第11章),只是並沒有總結成「ALUDE」這樣一個容易被記住的詞。提出這個縮寫,還要感謝深圳衛視辣媽學院的編倩倩童鞋,她們籌劃一期敏感性皮膚真的節目,問我敏感性皮膚的修護有沒有什麼簡便易記的原則,就像防曬的ABC原則一樣,我生。拼。硬。湊了這麼一個詞兒,也算是首次「創新」了。希望這個原則真的簡便易記,並能為更多敏感性肌膚的童鞋帶來幫助。本文的引用格式:

冰寒. 敏感性皮膚修護「ALUDE」原則,你一定要了解下[EB/OL].冰寒護膚公眾號, 2019. http://[附上本文連結].....

以下英文版本,以備在國際上發表論文或言論的童鞋引用之需:

The ALUDE principles for sensitive skin management

  • Avoid irritating factors (such as solar irradiation, wind, cold water, heat, friction, anger etc.)

  • Life style improvement (such sleep deprivation, deficiency in vitamins, over cleansing of the skin, complicated skin care products and practices etc.)

  • Use products tailored for sensitive skin

  • Distinguish from secondary conditions due to potential skin diseases (such as seborreihc dermatitis and perioral dermatitis)

  • Esthetic procedures to alleviate symptoms (such as telangictasia)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Ice. The ALUDE principles for sensitive skin management [EB/OL].Ice Skincare Channel, WeChat, Sept. 2019. http://[附上本文連結].....

好啦,最後這個只是皮一下:)希望ALUDE原則能造福更多受敏感性肌膚的童鞋。

拯救問題性肌膚,需要我的研究與科普,也需要你的轉發和擴散:)

參考文獻:

[1]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 中國敏感性皮膚流行病學調研 [J]. 臨床皮膚科雜誌, 2011,40(04):261.

[2]余玲玲, 王學民. 上海地區敏感性皮膚的流行病學調查 [J]. 臨床皮膚科雜誌, 2011,40(07):403-406.

[3]江文才, 王建玟, 談益妹. 自我感知型敏感性皮膚影響因素Meta分析 [J]. 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誌, 2017,16(04):332-335.

[4]冰寒. 素顏女神:聽肌膚的話 [M].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9:14-15.

[5]廖勇, 敖俊紅, 楊蓉婭. 敏感性皮膚研究進展 [J]. 實用皮膚病學雜誌, 2017,10(04):227-230.

[6]冰寒. 聽肌膚的話2:問題肌膚護理全書 [M].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9:128.

作者簡介:

  • 理性護膚運動發起人,同濟大學醫學院皮膚學博士生,創辦中國第一個私人非盈利性皮膚學實驗室,專注於美容皮膚學、皮膚和化妝品的關係研究。

  • 著作:《素顏女神:聽肌膚的話》、《享瘦之門》、《聽肌膚的話2:問題肌膚護理全書》
  • 譯作:《藥妝品》(Cosmeceuticals)第3版、《美國皮膚學會痤瘡治療和護理指南(2016版)》;

  • 第一作者論文發表於Experimental Dermatology、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Dermatology、《臨床皮膚科雜誌》、《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中國美容醫學》等。

  • 微博關注77萬+,知乎關注33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O-HWG0BJleJMoPMb_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