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開招商「大門」,推動項目「落地」,四會真的很「拼」

2020-04-03     肇房網

今年,四會很拼!

定下了「3個10億」的發展目標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的同時

還能搶抓發展機遇

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產業招商落地

加快建設西江先進位造業走廊主陣地有成效

四會市一河兩岸美麗風光。何洪鋒 攝

為了實現目標,四會這樣做

我們一起來看看

復工復產有保障

機器轟鳴,塔吊林立,

工程車來回穿梭......

在春暖花開的時節里,

四會重點項目的建設現場變得熱鬧起來。

工人們乾得熱火朝天,

他們在細緻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

追趕著受疫情影響的工程進度。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四會校區)是廣東省和肇慶市的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於2月21日已正式復工,為了實現今年9月正式招生開學的目標,正開足馬力加快建設。

位於廣佛肇科教新城首期用地內的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四會項目完成全部征地工作。圖為效果圖

項目負責人表示

他們對已返崗人員建立 「一員一檔案」,設置疫情防控隔離區,同時,動態監測所有員工的健康,做好每天測溫台帳,對施工人員設定「電子圍欄」,推廣應用「外勤通」平台,實行「兩點一線」封閉式管理,切實做到不聚集、嚴防護。

在確保防疫各項

措施落實到位的前提下

四會市為復工復產企業

提供了更多優質服務

全力以赴推進

企業有序達標復工復產工作

廣東省一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全力生產防疫物資。

四會市建立了「1名責任市領導+1名市直部門領導+1名工信部門領導+1名駐企掛點人員」、復工企業、運輸單位和交通部門對接聯絡等工作機制;用好用足疫情期間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點對點」為企業員工返四會提供包車服務,並通過「南粵春暖」線上招聘會,為企業「招兵買馬」。同時,通過開啟加強各類精準金融保障服務措施,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 「金融活水」。

中電(四會)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截至3月28日,四會市累計在產復產企業773 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50家,占四會市規上工業企業93.28%,規下企業461家;非工業企業62 家。

74個建設工程項目均已順利達標復工,復工率 100%。

列入肇慶市(含省)重點項目52個,其中34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

玉器行業按照復工復產27個必備的要求,各賣場正有序有限達標復市。

產業招商能「落地」

疫情防控期間,

四會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

同時也在搶抓發展政策機遇

推動產業招商落地見成效

他們這樣做

四會市中心商務區效果圖

集中優勢兵力攻堅克難成立市「三重」工作集中攻堅指揮部,對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重要工作進行集中攻堅。

建立駐深圳招商工作機制組建駐深圳招商工作組,充分發揮其作用,調整完善招商工作方案,把招商陣地前移,切實搶好商、招好商。

堅持精準有效誠信招商按照四會「一核一軸一廊」發展新格局做好產業布局,建立產業鏈招商目標企業庫和信息庫,著力招引有利於促進產業聚集、形成產業鏈的龍頭項目,打造「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發展模式。牢牢把握「雙區」建設和「雙城聯動」帶來的黃金期、窗口期,聚焦深圳、廣州、香港等大灣區中心城市,瞄準世界500強、行業100強等大項目、好項目精準招商,積極承接廣深產業外溢轉移。同時,健全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研判機制,確保把質量不高的項目「拒之門外」。

四會先進位造業基地

四會還採取「戰時工作+日常運作」模式,

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推進網絡招商,

確保疫情影響下商機不失、項目不丟、

關係不斷、熱情不減。

堅持有效招商,千方百計招引「造血型」項目,著力招引產值高、見效快、帶動性強的項目,招引標杆性、引擎性、龍頭性項目。

完善「土地+產業資金」 招商模式深入開展產業用地整理提升專項行動,堅定不移「騰土地、提門檻」。

堅持「熟地」招商打造並儲備一批基礎設施完善、用地手續完備、可馬上實施建設的「熟地」,推動「項目等地」 向「地等項目」轉變。

開展「標準地」招商,每塊產業用地都要明確產業類型、投資強度、產出效益、能耗地耗、環保標準等准入門檻。

堅持誠信招商,建立完善政府對企業誠信、企業對政府誠信的「雙誠信」制度。

廣東亞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車用復合材料零部件熱塑性智能化生產線開發」被列入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

截至3月28日,四會共引進新項目12個,預計投資總額21.04億元。在談項目有25個,計劃投資額710.5億元,涵蓋了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項目落地有成效

「招商落地,招是手段,落是根本。」

打開了招商的「大門」

吸引企業來到四會這片發展熱土上

讓項目穩穩「落地」更是關鍵

接下來,四會市要如何解決

項目落地難落地慢等問題?

突出務實招商提升「精準力」。認真落實「精準、有效、誠信」六字工作要求,強化黨政一把手帶頭外出招商,積極開展駐點招商工作,緊緊圍繞先進裝備製造等園區主導產業,加快推動一批在談重大項目早簽約早落地,確保完成招商引資目標任務。

加快重大平台打造提升「承載力」。四會高標準謀劃產業發展定位和產業平台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四大主導園區和大沙工業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工業園區擴容提質,積極創建省級高新區和經濟開發區。

破解要素瓶頸提升「保障力」。極解決項目用地問題、搶抓政策機遇、用好核准授信資金,爭取政策紅利,破解項目建設資金難題。

推動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提升「推動力」。繼續加大「暖企」力度,落實好各項扶持政策,為企業協調解決好存在問題,降低疫情影響,推動企業達標達產、增資擴產。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吸引力」。四會堅持對標對表大灣區先進地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貫徹落實四會營商環境「36條」,完善書記市長直通車、重點項目「首席服務官」等制度,全面推行「雙容雙承諾」直接落地改革,定期召開工作會商會、重大項目例會,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動工。

四會市以綏江「一河兩岸」為核心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化高品質城市。何洪鋒 攝

同時,四會市還深入開展「效率提升年」行動,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摸排影響效率提升的難點堵點問題,形成整改落實長效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三重」工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切實推動產業招商落地、園區擴容提質等 「三重」工作高質量、高標準完成。

春雷動,旌旗奮;

宏圖起,復工忙。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

四會人民仍帶著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的韌勁和智慧奮力拚搏在

綠色崛起的新征程上

書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LwHQHEBiuFnsJQVw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