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投機之王,「股痴」利弗莫爾,告訴我們投機的精髓

2019-11-15     狼行華爾街

股市是個充滿神奇和魅力的地方,無論國內外,有多少人為之趨之若鶩,又有多少人功成名就,因為這裡能出現任何奇蹟!

如果說格雷厄姆是教父,巴菲特是股神,索羅斯是股魔,彼得林奇是股聖,王亞偉是股佛,那麼他——利弗莫爾,只能是「股痴」了。

一生的瘋狂,一生的偉大,創造了人類不能創造的奇蹟,百年難得一見的股市奇才,他戰勝的不是華爾街,而是人性。《紐約時報》評選百年美股第一人,利弗莫爾以絕對壓倒性優勢,戰勝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江恩、索羅斯等炙手可熱的世界著名投資大鱷,成功摘得這一榮耀。是什麼原因能讓他歷經百年還依然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成為兩代人的投資偶像。

利弗莫爾的傳奇人生

  • 1877年,出生在一個農場普通家庭
  • 1891年,14歲,湊了5美元買了人生第一隻股票,賺了3.12美元,開始瘋狂迷戀上股市
  • 1906年,29歲,做空聯合太平洋,賺到第一個一百萬美元
  • 1907年,30歲,看準股市空頭回補,一天賺取300萬美元,這一年,摩根請他放過股市
  • 1917年,40歲,世界大戰中賺的缽滿盆滿
  • 1919年,42歲,威爾遜總統邀請他入白宮,請他平倉棉花期貨以救國急
  • 1929年,52歲,做空美國,一周賺取1億美元,登頂神壇。

當時美國的財政收入一年也才幾十億美元,利弗莫爾一星期就賺了1億美金,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相當於現在的170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可以擊敗世界上任何一個投資大師。巴菲特窮極一生,身價也才幾百億美元,難怪在評選百年美股第一人的時候票數遠超第二名的巴菲特。

1940年11月,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房東又來找傑西逼討房租。他喝下僅剩的半瓶威士忌,從寓所溜了出來。他在大街上轉悠著,望著大街上往來穿梭的豪華汽車,望著商店櫥窗里琳琅滿目的商品,望著街邊伸手乞討的乞丐,他長嘆一口氣說:"他媽的!這世界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它永遠只屬於富人。"

傑西走進一家大旅館的衛生間,從口袋裡掏出手槍,朝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終年63歲。

他留下的遺書寫道:"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

對「悽慘晚年」一段的更正

利弗莫爾最後自殺是因為婚姻失敗,而非破產自殺。如果你做過研究你會知道他曾經四次破產,所以破產對於他不是什麼打擊,並且他破產後的生活還算過的可以。1934年破產後的第一件事是與他妻子去歐洲旅行了20月,在上甲板前,他對記者說:「我希望解決我思想中的一些問題」,1940年利弗莫爾自殺的時候,他的資產依舊有500多萬美金, 同時還有利弗莫爾證券以及利弗莫爾家族信託基金留在這世上。

在1929年,利弗莫爾以一人之力戰勝了整個華爾街,賺了整整一個億美金,要知道當年美國全年財政收入也才約42億美金,當時的1億美金相當於現在的1700多億美金。 1940年的500萬美元按占當年gdp百分比來計算,相當於2013年的8.16億美元,按勞動力價格(即工資水平)計算,則相當於2013年的2.08億美元。 而傑西最有名的1929年的1億美元獲利,相當於161億美元(gdp百分比),或54億美元(勞動力價格)。

他的1億美元雖然幾乎全部損失了,但他的晚年並不存在貧窮這件事。

因此「悽慘晚年」這一段,大家當小說看就行了,他自殺的確切原因沒人知道,包括他的妻子,但可以肯定,絕不是這一段中所描述的那樣因為貧窮。

他晚年患有重度的抑鬱症,而很多人相信他的交易天賦來自於其自閉症,這些都可能誘發一個富裕的人自殺。

儘管傑西·利弗莫爾先生沒有做到善始善終,身後落得個極其悲慘的下場,但作為華爾街20世紀最大的神話,無論是他的追隨者還是勁敵都承認——傑西·利弗莫爾是最傑出的股市操盤手之一。他以獨到的創見,發掘在股票市場行得通和行不通的作法,為無數交易人指出一條明路。他孑然一身,注重私密,個人的操作和紀錄從不對外泄漏。他為人所不敢為,率先買進價格屢創新高和突破阻力點的股票。反觀一般人則相信,買得愈低、愈便宜愈好。利弗莫爾常言:每次違背自己的守則,他一定賠錢;遵循守則,就一定賺錢。他投入無數的心力分析市場和研究投機理論;生活上,則律己甚嚴,要求時時都能有登峰造極的表現。他犯過大部分人在市場都會犯的所有錯誤,但是他不但從中學習,更埋首閱讀報價行情和研究市場,持續不斷學習更多的知識。

利弗莫爾相信,股市是最難取得成功的地方之一,這裡牽涉到許多人和人性。這也是很難一展所長的地方,因為控制和克服人性十分困難。利弗莫爾對市場的心理層面非常感興趣,曾經去上心理學課程,所花心血不亞於研究證券。他十分熱中於了解市場的每一個層面,即使大部分人可能不認為那些領域和證券業搭得上邊,而他卻願意掌握每一個機會,去改善操作技巧。從1892年到1940年,利弗莫爾積極參與股票操作長達48年,度過了無數次的興衰起伏、破產和驚人的財富。

他給股市投機者的忠告:

1、你戰勝的不是市場,而是人性

陽光下沒有新鮮事,過去發生的以後還會發生,只要人性未變,市場就沒有改變,華爾街更不會變。市場是人的參與形成的,只要把人類的行為研究清楚,就能找到那個突破點,就能戰勝市場。另外,也需要注意,自己不能被人性的弱點擊敗,如果不能很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那麼你不過是市場裡的一個浮塵而已。

2、時間因素

分析和研究市場,有了判斷以後,但是時間沒到,也很難戰勝市場,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之前,美股持續了將近8年的牛市,利弗莫爾早就看空美股,但是由於出手太早,整個市場還是一片瘋狂上漲的時候他虧了很多錢。看對了並不一定能成功,就是欠缺時間因素的考慮,一定要耐心等待轉折的出現再出手,或早或晚都不行。

3、趨勢的重要性

順勢而為不要跟市場作對,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不可能更整個市場抗衡,大勢所趨下只能順應市場的方向去做,也只有這樣才能賺到大錢,無論上漲還是下跌,趨勢不改變就一直採用金字塔式的買入方法,這樣才能快速積累資本,不要畏首畏尾,有人說市場的風險可以用倉位管理控制,那是不懂市場的人才有的想法。

4、制定標準並嚴格執行

買入和賣出同樣重要,當你買入一個股票做多,前提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未來股價會漲,但你買入3天後股價還不漲反而下跌,這就是你判斷上出了錯誤,有錯就要改,最正常的交易是平倉出局,而不是加倉平攤損失,不嚴格遵守交易規則的人早晚會虧完本金。

在他的晚年,一個老人能給股市投資者這樣的忠告,很難得,都是肺腑之言,而且都是拿幾百幾千萬資金換回來的經驗。這些經驗能都穿越時間並得到市場的驗證,作為股市投機的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就像如獲至寶一樣自己體會和總結,少走彎路。

國內股市也才不到30年的歷史,但這三十年發生的事,又有多少都在100年前美股發生過?很多都是歷史的重複,往事一幕幕不斷重複上演,換了土壤,我們發現市場還依舊是那個市場,亘古不變,歸根結底就是人性未變!

絕大多數人最終都必須成為失敗者,要敢於孤獨且甘於孤獨

提兩個問題:

一,你會因為股價的漲跌而心跳加速嗎?

二,你能夠在股價大漲大跌的時候漠然視之、心不為其所動嗎?

如果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只是一俗人,在證券投機行業里,你還有很多坎坷的路要走;如果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你一定是一個心靈上的孤獨者,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脫離了大眾思維模式的人,才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一個脫離了大眾思維的人,只能是心靈上的孤獨者,你沒法象大多數人一樣的去思考問題了,你的心靈必然是孤獨的。

大家都知道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態,簡單的說,其實就是一種心靈上的升華。你脫離了大眾思維模式,你達到了這種心靈上的境界,才可以成為寂寞高手。那麼,寂寞高手們的心是什麼樣的呢?所謂天下萬事萬物,其理相通。下面舉幾個例子,以便能夠扒出天下英雄的心,讓大家參觀參觀!

東晉謝安,《資治通鑑》一百零五卷,記淝水之戰:『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於床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客問之,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謝安真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之楷模!苻堅以百萬之師伐晉,而東晉只有區區8萬軍隊!一旦國破,則家必亡!普通人早已嚇得尿褲子了!還有閒心下棋嗎?但是謝安就能做到這一點。普通人在得知秦兵敗了的特大利好之後,早已歡呼雀躍了,而謝安在得知秦兵已敗的利好後,卻能夠做到「了無喜色」、「圍棋如故」,人家陪他下棋的,早已心急如焚,惦記著戰爭勝敗牽扯到的國破家亡的重大問題,人家急匆匆地問他信上寫的什麼,他才慢吞吞的回答,「小孩子們已經把敵人打敗了」,他絲毫沒有表現出高興的神色。

這就是寂寞高手的心!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就是心靈上的最高境界!

擁有這種境界的高人,你能說他跟大多數人一樣?

擁有這種境界的高人,他必然是脫離了大眾思維模式的人。

擁有這種境界的高人,他必然是心靈上的孤獨者。

言歸正傳。炒股是孤獨者的遊戲,因為只有敢於孤獨且甘於孤獨的人,才可能脫離大眾思維模式,也只有這種人,才有可能達到那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之最高境界。

著名證券炒家陳江挺說,在證券投機行業里,幾乎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孤獨者。他們必須是孤獨者!因為他們常要做和大眾不同的事。無論是低買高賣還是高買更高賣,他們都必須維持獨立的思維,為了與眾不同所以做和大眾相反的事是極其危險的。他們必須有合理的解釋為何大眾可能不對,同時預見採用相反思維所將引致的後果。這給他們與眾不同時所需的信心。

而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從孩提時代,我們就深知合群從眾的重要性。胡思亂想,奇怪的主意,使你失去朋友,受到嘲弄。長期以來我們已習慣於「集體思維」、羊群效應。但炒股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如果股市大多數人都看好某股票,他們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場,還有誰來買股使股市繼續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數股民不看好股市,他們都已經脫手出場,那麼股市的繼續下跌區間也已不大。你如果隨大流,則你將常常在高點入市,低點出市,你將成為失敗者。這裡強調的是思維的方式。你從小學習的那些討人喜歡的性格,如聽話、合群、不標新立異等等都成為炒股成功的障礙。

知道為什麼大多數人在現實中個個都是人精,而一進入股市就全傻了的原因嗎?在其他行業中的那些優點到了股市中,就全變成缺點了——這就是原因所在。

炒股,與其他行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那就是「絕大多數人最終都必須成為失敗者」的殘酷性!

請注意,在這裡我用的是「必須」這個詞!就是要說明這一點毫無疑問、也毫無商量的餘地,所有的人都必須承認這一點,雖然這很殘酷,卻是事實。所有的人都要正視且重視「絕大多數人最終都『必須』成為失敗者」這個殘酷的事實。除非你撈了一票之後就金盆洗手了,否則,只要你繼續玩下去,那麼你就有90%的可能性最終成為失敗者。

沒有幾個人會在這一行堅持很長時間的,在牛市中你可能生存的時間能長一點,但是沒有永遠的牛市,牛市過去了,就必然是熊市,有多大的牛市,其後也就有多大的熊市。所以在熊市中,多則5年,少則2年,就會淘汰很多股民。年年歲歲、歲歲年年......股市這把大篩子也在不斷的篩掉糟粕,留下菁華。

之所以要提一下證券投機的殘酷性,一是要說明炒股這行與其他行業有很大的不同,你在其他行業中擁有的那些使你成功的優點,一進入股市可能就變成了阻礙你成功的障礙了,想在股市中成為成功者,你需要「重新做人」——因為證券投機,需要與眾不同;二是要說明想在這一行做一個成功者,絕非易事。

在任何行業中,想要成為一個成功者,有一些素質是必不可少的,在炒股這行,由於金融市場的快速多變,對一些素質的要求便顯得特別突出。比如相信自己、熱愛你做的事情等等,而要擁有這些素質,就必須要有一個前提,什麼前提呢?——你要有「敢於孤獨且甘於孤獨的勇氣和能力」。

做其他事情,你可以轆轆無為,你可以把自己淹沒在群眾里,因為在其他行業中這樣,其失敗的效果並不是很立杆見影。但是證券投機這行,你絕不可以跟大多數人一樣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在這一行想要成功,你就只能做高手;如果做不了高手,你就要失敗、就要被淘汰掉,只有這兩條路,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你要麼做一個高手,要麼做一個失敗者。不成功、則成仁!

要做高手,首先要有自信,沒有自信,你對犯錯的恐懼遲早將使你失去思考和做決定的能力。沒有獨立的判斷力,隨大流人云亦云,你遲早會發現自己是股票投資的失敗者。如果你缺乏自信,如果你渴望生活在群眾里,而卻沒有敢於孤獨、甘於孤獨的勇氣和能力,想要做高手,可能嗎?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趨勢為王,波段操作

趨勢為王,順勢而為。相信每個做股票的朋友都喜歡這樣的操作,順勢則事半功倍,順風順水,自然賺錢容易;逆勢則事倍功半,操作難度大還容易虧損。

「順勢而為」是股票操作中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這裡的勢就是股市運動的趨勢。

對於一般股民來說,應該遵循下降趨勢持幣,上升趨勢買股的操作理念。而要做到在上升趨勢中買股,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怎麼判斷當前的股票走勢就是上升趨勢;

二是在上升趨勢中怎麼買股票,即買點的問題。

下面介紹在上升趨勢中進行股票操作的方法。

1、 何為上升趨勢?

上升趨勢的判斷標準就是:一頭比一頭高,一底比一底高。即底部不斷抬高,頭部不斷抬高的過程為上升趨勢。

2、 單頭與多頭

所謂多頭,就是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形成多個頭部;所謂單頭,就是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只有當前一個頭部。

3、 上升趨勢中的股票買入方法:

多頭突破買,單頭回抽買。

解釋:如果股價在一個區域中震盪,形成多頭,當股價放量突破多個頭部形成的平台後,即可買入;如果是股價突破前面的單頭,則要等股價會抽確認時才予以買入。

4、如果股價處於下降趨勢中,想去抄底,則應抄雙底,而不能去抄單底。

MACD+KDJ,做好波段,順勢而為

MACD指標中文稱為指數平滑異同平均線,屬於大勢趨勢類指標,它由長線均線MACD,短期的線DIF,紅色能量柱(多頭),綠色能量柱(空頭),O軸(多空分界線)五部分組成。

KDJ指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技術分析工具,特點是對股價波動反應靈敏,非常適合於短線買賣股票的操作,其特點是能夠比較迅速、直觀地判斷行情;

MACD+KDJ的使用,我們今天從以下幾點分析:

MACD和KDJ同步金叉看多,同步死叉看空。

【MACD金叉+KDJ金叉,放心大膽的干】

二者同步金叉,是股價的上漲期,如果MACD是水上金叉,往往會有較大的上漲幅度。

【MACD金叉+KDJ死叉,樂觀謹慎的干】

MACD金叉+KDJ死叉,多為上漲途中的回調,趨勢不壞,謹慎樂觀做多。

【MACD死叉+KDJ金叉,邊打邊撤的干】

MACD死叉或者紅柱變短,出現綠柱+KDJ金叉,多為行情末端,有機會就可以邊打邊撤,保留勝利果實。

【MACD死叉+KDJ死叉,誰想干誰干】

MACD死叉+KDJ死叉,往往是收割階段,伴隨著急殺猛跌,短期內殺傷力驚人,這一段真是誰想干誰干,我們要做的就是空倉休養生息。

附MACD基本口訣:

MACD在0軸上方——每發生一次金叉,股價將創新高。

MACD在0軸下方——每發生一次死叉,股價將創新低。

MACD在0軸上方——金叉屬於上升趨勢多頭行情,可低吸高拋到頂背離。

MACD在0軸下方——金叉屬於下降趨勢反彈行情,一直到上0軸才參與。

【波段操作實戰圖解】

1、頭肩底(頂)形態的波斷操作

頭肩底形態的買入條件

反彈回調時低點不再創新低,並且再次放量上漲,出現明顯的反轉K線時為第一買入點位。

上漲時突破頸線阻力位,且最好放量突破,得到量能的驗證,為第二買入點位。

突破頸線上漲一波後回抽不破頸線,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三買入點位。

頭肩頂賣出的條件

股價反彈至前高點或未到前高點時受阻反轉向下,為賣出的第一時機。

股價跌破頭肩頂的頸線時為賣出的第二時機。

股價跌破頸線後,反抽受頸線壓制再次下跌,為賣出的第三時機。

2、雙底(頭)形態的波段操作

雙底形態的買入條件

反彈回調到前低點受到支撐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一買入點位。

放量上漲時突破頸線阻力位,為第二買入點位。

突破頸線上漲一波後回抽不破頸線,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三買入點位。

雙頭形態的賣出條件

股價反彈至前高點附近時受阻反轉向下,為賣出的第一時機。

股價跌破雙頭形態的頸線時為賣出的第二時機。

股價跌破頸線後,反抽受壓於頸線再次下跌時,為賣出的第三時機。

3、圓弧底(頂)形態的波段操作

圓弧底買入的條件

放量上漲的跳空缺口處為圓弧底的唯一可靠買點。

圓弧底形成的時間越長,可靠性越高,上漲幅度越大。

若中長期均線向上,則買入的可靠性更高。

圓弧頂形態的賣出條件

在圓弧的頂部出現放量下跌的反轉K線時,為第一賣出時機。

在圓弧頂右側出現跳空缺口時,為第二賣出時機。

股價反彈至圓弧頂形態缺口受阻下跌時,為第三賣出時機。

波段操作必須把握的5大原則

1、把握節奏,逢低介入。因為大盤處於反覆築底的過程當中,所以股指非常的不穩定,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出現恐慌性的拋盤,逢低介入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注重輪動,精選個股。通過對市場的觀察,我們發現板塊輪動這種模式,在市場中時常像海浪迭起,經久不衰。像是從農業股到新能源、鉀肥概念股,都顯示出這種海浪般的規律。所以,選擇機會介入新崛起的部分概念股,是獲取短期收益的一個好方法。

3、 適可而止,逢高賣出。所謂的波段,就是某隻股票在一定時間內的高價和低價的差。無論是在牛市或者熊市,市場都會有這樣的機會,但是市場的機會總是提供給那 些反應敏捷、判斷正確的投資者,提供給那些善於把握好波段的人。在大盤還沒有連續放出上攻的成交量時,逢頂背離賣出是較理性的抉擇。

4、觀測趨勢,控制倉位。波段操作的最大特點就是不能滿倉操作。在大盤還沒有反轉之前,就只能當一名「游擊隊員」。在平衡市的短線資金可以控制在30%左右,在市場反覆走強的時候可增加到50%以上,若近期股指放量突破短期箱體上沿就是三千點一線,就可繼續追加倉位。

5、 知己知彼,靈活操作。短線投資者關心的是分時K線、日線;中線投資者關心的是周K線、月K線,像是60日均線;長線投資者關心的是半年線、年線。短線投資 者的特點就是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但是中長線投資者可以做較大的波段。所以,應該依據自己的特點和市場的中期趨勢來把握好波段操作的節奏。

鑒於現實的原因,因為大多數投資者是在別人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投身股市的。他們往往是靠盲目衝動及樸素的攀比感性買股票的。投資者決策的唯一依據是看或聽報道、電台等證券媒體分析行情動態,全無自己判斷走勢的主張。操作上並不重視甚至根本不進行個股質地、前景、價量關係變化的分析與研究,而是通過道聽途說捕捉所謂黑馬,稍有風吹草動就追漲殺跌,此類投資者最易失敗。

當投資者很難決定投資行為時,其情緒和動機將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論以潛意識的概念,闡明了潛在的非理性情緒和動機對行為的影響。在股票投資中最主要的是決策:買什麼,賣什麼,何時買,何時賣,什麼價位。

以上五個問題如都能有正確的決策,一定會成為股市大贏家。但在股票市場中,平時很理智的人,也可以變得令人費解。這是由於當面對困難的選擇時,內心會產生衝突。

「貪就是貧」,賭徒般的孤注一擲,貪得無厭,看不清股市行情的潛在威脅,最終會一貧如洗。貪心的心理衝突,會使投資者無端感到苦惱,不僅會讓人變窮,還讓人內心疲憊不堪。

貪婪會阻礙人對情況的了解。貪婪使人充滿對財富的幻想。由於情緒反應過度,會使人整體無法判斷,進而無法產生正確的決策。特別是一大筆意外財富燃起的慾火,使投資者忘記潛在的風險。

具有貪得無厭心理的投資者一味追求最大的收益,而股市行情風雲變幻,其收益程度只可能是相對的,難以確定什麼是最大收益。過大的慾望,其結果常常會落空而痛失獲利良機。比如股價上升,給股民帶來10%的收益時,他希望20%的收益;當達到20%的收益時,他又希望著40%的收益……

結果總是不出手股票。等股價回落,他更不甘心,總想等股價反彈,賺得更多再出手直至收益甚而本錢都折了人的貪得無厭是最可怕的,即使是憑著超人的膽識持股到達了股價的頂部,若不及時賣出,那就意味著股價開始下跌。在充滿著投機利益的股市,人心思漲,人心思利,人心思貪,人心欽慕更大的輝煌,這是相當普遍的心理。具體有四種表現:

第一是當股指或某股上揚時,貪婪的投資者抱有相當高的期望,認為定能漲到多少點、多少元,篤信股評中講的第一目標位、第二目標位、第三目標位,非見到第三目標位不賣,遲遲不肯獲利了結。結果股價往往沒有到達第二或第三目標就見頂而下,煮熟的鴨子又飛了,甚至還被套牢。有的人直至反彈後仍記住原來的期望價,以致機會稍縱即逝,留下遺憾。

第二是先前在股指和某股上升一段後,抱著平常心果斷獲利了結。但股市卻還一個勁地在漲,貪婪之心頓起,投資者後悔不已,便選擇另一隻股票加倍追漲,急於贏回來。但該股只漲了幾毛就量增價滯,又不肯及時停損,以致被放量下跌而深度套牢,連同先前的贏利也起賠進,望著盤面只能沮喪。

第三是以高價買進甚至在頂部加碼買進強莊股,以求暴富,誰知莊家突然跳水,再透支補倉,結果越套越深,束手待斃。

第四是遇股市下跌,拋掉了手中獲利盤甚至割肉盤後,不是從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供求面、成交量、主力動向、股指和個股所處的形態和技術指標上認真加以分析,而是一個心眼盼繼續下跌,指望跌到多少點、多少元時才買進,低了還想低,以致明明有較大的差價也遲遲不肯買回來。結果大盤因市場利好傳言而被主力急速拉高,低位補倉的希望落空,卻又沉不住氣,不顧一切地去追漲而再度被套牢,「吃了正反兩記耳光」。

在股市中,貪婪看起來是掌握不好買點(抄底)和賣點(逃頂),尤其是掌握不好賣點所致。其實,深層次的問題仍在於貪婪之心。譬如,拋早了只要是賺了,何必懊悔!又如,追漲後只出現小漲,就地派發獲微利就是了。再如,割肉後又跌了一段,應該慶幸,果斷買進,就算是在高位套牢後沒拋過,這樣就不致於踏空。市場中很多人以為,多頭傾向重的人被套牢是貪婪。其實,這話是只講對了一半,空頭傾向重的人踏空也同樣是因為貪婪。

股市經常會表現出「提前」與「過頭」的現象,這種「提前」與「過頭」的現象常使手腳不夠敏捷的股票投資者措手不及,常使期望過大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股價走勢處於上升階段時,原來要漲到某一價位的卻常常在未漲於那個價位之前,就提前回頭整理了,於是,期望過大的投資者見行情未達到其預期目標,心裡就更不情願賣出自己的股票。股價趨勢往下走低時,本來在某一價可以止住,卻常常跌過頭,使得原已補回的賣方,見到行情似乎有再繼續跌落的「潛力」,但順勢再推它一把,等到推不動時,忽見行情往上加快回升,手腳較快的人可以買回來一些,手腳不夠快的只好望著勁升的行情不知所措。同理,漲勢的行情也可能存在「過頭」的現象,跌勢的行情也可能有「提前」的現象。對於行情「提前」或「過頭」現象的對應之策,只有「不貪」二字,投資者只要謹守「不貪」的原則,便不致於錯失良機或手忙腳亂。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64qcG4BMH2_cNUgIo1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