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壓,有5件事情「快」不得,替自己多著想

2019-07-10   39名醫在線

有句話叫「千萬別說一個男人快」,在這裡想默默地加一句:也千萬別讓一個高血壓患者快!畢竟得了高血壓後,血壓就會很不穩定,即使平常小心謹慎,但若沒注意這幾件事做得太快了,就很容易受到刺激導致血壓快速升高,從而增大發病風險。

日常注意,這幾件事別太快:

一、進食不能太快

吃飯速度太快會導致大量的食物短時間內在胃裡堆積,導致胃難以及時向大腦傳遞信息,使人趕不到飽腹感,因此往往容易吃得太多導致肥胖。而一旦肥胖不僅增加高血壓風險,也會引發高血脂等其他疾病。

二、蹲起不能太快

高血壓病人由於血壓不穩定,蹲起時過於快速激烈會容易導致大腦血管供血不足引發腦血管意外。

三、搖頭不能太快

高血壓患者日常應以「慢生活」為主,做什麼事都應謹慎不要太急,像搖頭、跳躍等動作都不要太快,否則容易引發腦血管意外。

四、音樂節奏不能過快

日常聽慢節奏的音樂能夠使人心情平靜、神經放鬆,但若聽節奏過快過於刺激的音樂,容易使人興奮、刺激血管收縮,這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也很危險,容易引起血壓升高最終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突發。

五、血壓不能降得太快

雖然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的首要事情時降低血壓、控制血壓穩定,但也應要避免操之過急。因為高血壓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一旦血壓大幅度下降容易引發臟器供血不足導致的不良綜合徵,最後反而增加其他疾病風險。

得了高血壓,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有很多,在控制血壓方面,生活飲食控制往往比藥物控制來得更重要,除了勿碰煙酒以外,在入口飲食方面更應控制好「多少」問題。

得了高血壓,日常飲食要注意3個少吃、3個多吃:

1、少鈉補鉀

我國飲食習慣中存在明顯的鈉含量超標而鉀元素卻補充不足的現象,為了保持血液中的鉀鈉平衡,高血壓患者要少吃腌制食品、鹽、醬油等鈉含量高的食物,而適當補充香蕉、紅棗等鉀元素高的食物。

2、少吃發酵食物

經過發酵製成的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酪胺,而這種物質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要少吃如豆瓣醬、腐乳等發酵製品。

3、少吃高脂肪食物

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可以素質為主,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類等,以防加重血液膽固醇含量從而增大血管疾病風險。此外,在熱量上也要嚴格控制,高熱量食物會導致肥胖而增加發病風險。

4、多吃蔬果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高血壓患者應多食蔬果,因為蔬菜水果是補充每日所需鉀元素的主要來源。據估算,高血壓患者每天最好吃5種以上750g左右的蔬菜和2種以上約500g的水果,如橙子、桃子等。

5、多吃粗纖維食物

高血壓患者日常多吃粗纖維類食物不僅能夠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減肥,還能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但是同時也要注意量和度,以及飲食種類的豐富,避免長期單一的食物種類。

6、多吃優質蛋白

雖然高血壓患者平常不能食用過多的高脂肪等食物,但是如魚肉、豆製品等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還是要適當補充,保證每日營養的充足供人體需要。

參考文獻:

1、《高血壓患者該多吃蔬果》,2016年,《林業與生態》。

2、溫彩虹:《原發性高血壓患者32例飲食護理》,2012年,《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