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礙,你真的了解嗎?

2019-07-23     306醫院醫學科普

支曼,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康復醫學與理療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吞咽是人體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生理活動之一,是指食物從口腔經咽、食管最終輸送到胃的運動,由一系列神經、肌肉、化學、物理活動互相協調而進行的複雜的反射活動。這一看似簡單的行為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過程。吞咽功能的生理過程從廣義上說包括五個時期(認知期、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期、食管期),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異常都可引起吞咽障礙。

1. 口咽部吞咽障礙的病因

(1)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卒中、腦外傷、帕金森病、放射性腦病、嚴重認知障礙或痴呆、閉鎖綜合徵、腦幹或小腦病變(卒中、外傷、炎症或腫瘤)、舞蹈病、腦癱、口顏面或頸部肌張力障礙等,其中腦卒中比較常見。

(2)顱神經病變:放射性顱神經損傷、多顱神經炎、吉蘭-巴雷綜合徵(Guillain Barre syndrome)、神經-肌肉接頭疾病、重症肌無力等

(3)肌肉疾病: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代謝性肌病等

(4)門咽部器質性疾病:咽喉頭頸部深部感染等感染性疾病、頸椎、口腔、咽喉部術後、口腔、鼻咽及頭頸部放療或化療後

(5)其他:精神心理因素、抑鬱症、癔症、神經性厭食症、牙列不齊或缺齒等

2. 食管性吞咽障礙的病因

(1)神經肌肉疾病:賁門失遲緩症、瀰漫性食管痙攣等

(2)器質性病變:缺鐵性吞咽困難、良惡性食管腫瘤等

(3)化學損傷:攝入腐蝕劑、藥物性食管炎等

(4)外源性縱膈疾病:腫瘤、感染、心血管因素等

3. 老年人是吞咽障礙的高發人群

最新研究表明在各種養老及醫療機構中,有51%的老年人受到了吞咽問題的困擾。年齡也成為了吞咽困難的高危因素。歐美國家將不需要技術護理的居家老人稱為社區居住老年人,在我國被稱為"健康老年人"。這部分看似健康狀況尚好的老年人是伴有未檢出的吞咽功能改變的特殊人群,直到他們因吞咽困難誘發了其它健康狀況才會被重視或就醫。有研究表明,社區居住老年人群吞咽困難發病率在5%~72%。

4. 吞咽障礙常見的臨床表現

口水或食物從口中流出、長時間將食物停留在口腔內不吞咽、食物或水從鼻腔流出(鼻腔返流)、食物黏在口腔或咽部、進食或喝水時出現嗆咳;進食習慣改變、不能進食某些食物、需要額外液體將食物濕化或幫助吞咽;聲音暗啞變嘶、頻繁清理口腔;咀嚼困難或疼痛;反覆發作的肺炎、不明原因的發熱、體重下降。

5. 吞咽障礙的併發症

吞咽障礙易造成誤吸、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脫水、心理與社會交往障礙等多種併發症,嚴重者可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早期進行篩查與評估來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礙及其風險程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或高度懷疑有吞咽障礙,需來正規醫療機構康復醫學科進行臨床功能評估和(或)儀器評估檢查,並進行有效的吞咽障礙治療,這樣可降低併發症, 縮短恢復時間,維持身體的營養健康狀態,對老年人是非常有益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vZQJGwBmyVoG_1Zd9bT.html